“道德”这一抽象的概念分解为三个成分:
1、道德感
2、道德判断
3、道德实践
道德感:(Moral feelings)道德感是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行为时所体验到的情感。这句话说明了几个问题。
首先,情感也许是我们道德的基础。孟子就有过很好的论述: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颧颧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看到小孩子掉到井里,难免就为他难过心痛,并不是和孩子的父母有什么交情,或是要什么荣誉。我们只是有一种恻隐之心,否则我们就不是人了。
所谓的”恻隐之心“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共情(Empathy,有些人译为同理心,哎,还不如恻隐心呢)。每个正常人都是有同情心的,别人的痛苦,常常能让我们掩泣,别人的快乐,也能让我们开心。正是因为我们能感受到别人的喜怒哀惧,我们才会用道德来对待别人。
其次,道德也是社会性的。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就不存在所谓道德与不道德了。而因为道德具有社会性,所以古今中外、各个民族,他们的道德就会存在区别。比如,中国古代有裹小脚的传统,欧洲人贩卖黑奴,在那个时代可以被接受,在我们现在就不行,就是因为整个社会价值发生了改变。
道德判断:道德就是人们对社会行为来进行价值判断,形成道德观念。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对道德判断及道德发展做了很好的论述。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道德判断的一些分类。
根据儿童的回答,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推理存在三个层次,每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前习俗层次,年龄在4-10岁左右
第一阶段:这个时候儿童的道德完全依赖于是否受到惩罚。孩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就是,“海因兹是不对的,因为警察会抓他。”
第二阶段:这个时候儿童的道德依赖于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比如,孩子们会说,”海因兹的老婆要是对他好,就应该去偷,对他不好,就别偷。“这种道德,是互惠型的,而非有什么原则。
(2)习俗层次,年龄在10-13岁。
第三阶段:这个时候道德是一种习俗,如果行为能得到表扬,那么就是好的。孩子们会说,”他偷药会让家人蒙羞,她其中也不一定要吃,他不应该去偷。“
第四阶段:这个阶段的道德是强调权威的,就是说看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是否遵从权威。”他偷东西是不对的,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他妻子的情况就变得合法。“或者,”偷东西是不对的,但是不这么做,他又没有尽到做丈夫的义务。“
(3)后习俗层次。年龄在13岁以后
第五阶段: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规范的存在,是为了集体的利益。因此规范是可以质疑的,也可以进行理性分析、进行协商。孩子们会说,”他不应该偷药,丈夫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务。药剂师虽然不对,但是这毕竟是他的权利。“,”法律禁止偷窃,但是没有考虑为了救人而偷窃的情况,这说明法律存在问题。海因兹是对的,错的是法律不够完善。“
第六阶段:道德是基于普遍的伦理原则,比如平等、尊严、自由、生命等。这个时候的道德往往成为一种体系,会根据个人所选择的某些伦理原则而形成系统的、全面的道德体系。这个时候的回答就会变成,“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尊重其他生命,这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海因兹的偷盗即使受到惩罚,那也是值得的。”“海因兹这么做是不对的,也许城里还有其他人得病,他们本来可以买到,但是因为他的偷窃他们却得死去。他的偷盗是自私的表现,对别人不公平。”
科尔伯格认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到达最后的道德阶段,有的人一生都停留在权威阶段。因为最后的阶段,人的道德水平是基于他的理性认识才产生的。他必须认识到道德的相对性,然后懂得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伦理原则是要取舍的。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道德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道德包含着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包括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规范等等。它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为政治道德、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等等。道德的主观方面,包括道德行为或道德活动主体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等。这方面的内容构成了道德原则和规范,它要求转化为个人道德的实践,实现这个转化过程,需要通过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提高个人对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从而逐渐形成个人的道德信念、道德习惯和道德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