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被史家划分为春秋及战国两个时代。 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划为春秋时代,以诸子百家争鸣为社会特征。 战国时代则是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为止,以各诸侯国互相兼并的战争为社会特征。
根本原因: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
东周的主要特点就是乱,不断的战争与领土的争夺,但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在政治上有社会体系的改变:中国由奴隶社会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文化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儒家、道家、法家、杂家......出现;经济上由于商鞅变法为主的各类改革出现了私有制经济。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上层建筑的矛盾,小农经济的大力发展导致原有的经济体系无法适用
东周时期主要的社会特点是分裂与变革。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封建经济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也应作出相应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