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内的大部分空间是空的,那真的存在绝对实心的东西吗?

2025-03-28 10:07:4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在微观尺度下的时空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我们不能用经验世界里的空间概念去思考微观尺度下的空间结构。其次,物质的状态也跟我们宏观表现得不同,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它们即是粒子又是波。所以,在原子的内部电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能同时测量的,这就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在原子内部,电子其实是按照不同的概率分同时分布在不同位置(空间)上的。我们不能说电子处于原子核外什么地方,只能说某个地方电子出现的概率要高或者是低。

人类对于物质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原始人肯定会认为石头就是实心的,后来的金属器械,人造的实体本身,人类也会认为它们是实心的。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一直分割下去,不能再被分割的东西,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实心的。随着现代物理学的高能物理实验(粒子对撞机)的出现,科学家们一共发现了62种基本粒子,这些粒子在目前是无法被继续分割了,可以认为它们就是实心的。

当能量以光的形式落在电子上时,它可以吸收一些能量并上升到更高更快的“舞蹈”模式。光束不会穿过我们的桌子,因为所有的原子中的电子都渴望从光中攫取一些能量。经过很短的时间,他们失去了这个刚获得的能量,在吸收和反射光的模式的变化,给予反射和颜色变化,所以我们看到桌子是固体。

原子核的直径只占整个原子的千分之一,在这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空间里,电子在上下乱窜着。我们以前所说的能级电子轨道,从量子学来说,只是某个电子窜到这个位置的概率大一点而已。

回答(2):

人类对于物质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原始人肯定会认为石头就是实心的,后来的金属器械,人造的实体本身,人类也会认为它们是实心的

回答(3):

不会吧,可能还有更小的物质我们还没有发现。

回答(4):

在微观尺度下的时空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我们不能用经验世界里的空间概念去思考微观尺度下的空间结构。

回答(5):

我个人认为这个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