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古诗文运动的成就

2025-04-15 14:15:2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北宋诗文革新,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风改革,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这场文学运动同时对诗、文进行革新。宋代立国,一些文人,满怀国忧,要求改革政治,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的“文从字顺”,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后来以范仲淹等人为代表,认为写作诗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警时鼓众”、“补世救失”,使运动形成高潮。最后王安石等人又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文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欧阳修(1007-1072)是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

回答(2):

宋代古文运动

宋代古文成就丝毫不比唐代古文逊色,后人极为推崇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只有韩、柳是唐代人,其余六大家全是宋代人。宋代六大家之中,欧阳修,苏轼的散文尤其杰出,与韩、柳合称为「韩、柳、欧、苏」。自从柳宗元,韩愈相继去世后,中、晚唐的古文创作逐渐衰落,骈文死灰复燃,宋初,韩、柳古文仍是不受重视,至欧阳修再度提倡古文,终於使古文成为中国散文的主流。所以欧阳修对古文实有很大的贡献。

●产生原因

宋代古文运动,远承唐代韩愈,柳宗元,酝酿於宋初,而完成於欧阳修。韩愈,柳宗元去世后,韩门弟子仍然写作古文,成就较高的是李翱和皇甫湜。但他们的成就显然不及韩、柳,所以古文运动衰落。尤其李商隐更是骈文的能手,无论议论,抒情,都十分精彩。此后唐末五代,骈体又占压倒优势。

宋初文人多写华而不实的骈文,而且内容以歌功颂德为主,成就不高。宋真宗时,高官钱惟演,杨亿,刘筠等人大力提倡绮丽文风,刻意模拟李商隐,号为「西昆派」。在科举亦以此为选拔进士的标准,故读书人都争相学习西昆体。当时,文人如柳开等,已不满於这种现象,提倡「革弊复古」。

当时,古文家和理学家的文学观点虽然有些不同,但反骈这方面却是一致的。所以理学的兴起,对古文运动也有推动作用。

●古文运动影响

以韩、柳为首的唐代古文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i)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绩。

ii)对唐代的文学发展有所影响。

iii)使骈文的浮华风气大受打击。

iv)直接影响於宋,而远及於清。

v)由於重视古文,经史遂成为文学的正统。

vi)偏重文学的实际功用,而轻视美的价值。

vii)造成后世贵古贱今的观念。

回答(3):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唐代古文运动之后,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散文以及文论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此后,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一直为元明清散文家奉为正宗,而明清散文更多取法于欧阳修、曾巩、苏轼等。诗歌方面,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也给予南宋金元诗以及明代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清代宋诗派以深刻的影响。但是,由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带有“正统”观念,也有要求文学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意味,助长了诗的散文化和“以议论为诗”的概念化倾向,为南宋理学家的散文所师法。这就表现出这一革新运动在思想上的历史局限。
宋代古文成就丝毫不比唐代古文逊色,后人极为推崇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只有韩、柳是唐代人,其余六大家全是宋代人。宋代六大家之中,欧阳修,苏轼的散文尤其杰出,与韩、柳合称为「韩、柳、欧、苏」。自从柳宗元,韩愈相继去世后,中、晚唐的古文创作逐渐衰落,骈文死灰复燃,宋初,韩、柳古文仍是不受重视,至欧阳修再度提倡古文,终於使古文成为中国散文的主流。所以欧阳修对古文实有很大的贡献。

回答(4):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唐代古文运动之后,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散文以及文论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此后,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一直为元明清散文家奉为正宗,而明清散文更多取法于欧阳修、曾巩、苏轼等。诗歌方面,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也给予南宋金元诗以及明代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清代宋诗派以深刻的影响。但是,由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带有“正统”观念,也有要求文学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意味,助长了诗的散文化和“以议论为诗”的概念化倾向,为南宋理学家的散文所师法。这就表现出这一革新运动在思想上的历史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