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如题,请 各 列举两个
2024-11-25 10:31:5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拜月娘妈,泉州人将月亮称为“月娘妈”,表示对月亮十分崇拜。旧时到了中秋之夜,民间妇女有拜月习俗。几乎家家户户摆香案于庭院天井中,陈列时令瓜果和月饼,虔诚祭拜月娘妈,焚香祈祝,祈求称心如愿。

2、烧塔仔,中秋节到来的前两三天,乡下的孩子们便到处拾砖头瓦片,在旷野中叠成一个圆形“塔仔”,孩子们还相邀互相参观。

3、划拳和摇骰子,这是泉州酒文化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人猜的是闽南拳,也可以叫泉州拳,因为同厦漳两地划的闽南拳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4、公鸡娶妇,指已定好婚期的海外青年华侨,因种种原因,近期无法回家乡按时完婚,经男女双方家长协商同意,如期举行婚礼,新郎则以一只大公鸡代替。

5、哭嫁,新娘出嫁是大喜事,但是在泉州,新娘出嫁时是要大哭以示悲伤。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

回答(2):

  泉州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综述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40处。西晋年间--安史之乱(280年左右)中原发生五胡乱华,河洛人衣冠南渡,定居于晋江、洛阳江两岸,泉州自此兴起。迄今泉州部分家族的姓氏对应一个或多个郡望堂号,代表了泉州人的古代中原来历。唐、宋、元朝,泉州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大港,当地人们普遍信仰宗教,各种宗教的雕像、寺院、教堂林立。古代泉州河洛人民信仰道教,至唐朝时期佛教则更为鼎盛。宋、元时期的泉州,对外贸易发达,因此也有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故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泉州迄今保留着大量的历史文明,主要的代表有汉族原生态曲艺“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布袋戏等。
  民俗
  泉州素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泉州,周为七闽地,历年来出土的西周礼乐器和原始壁画,反映了二、三千年前泉州原住民古闽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风貌。唐朝中期以来,中原人南迁入泉;唐、五代时,不但城郊东湖常有游宴歌舞的记载,南安云台山下还建有常设性歌舞院馆。宋、元时代,泉州成为“市井十洲人”的“富洲”、“乐州”。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贪浪游,莫看百戏”。明、清时代,泉州地方戏曲、民间歌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泉州保留的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嘉礼”戏等剧种,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南音、北管、梨园戏和“提线木偶”。
  语言
  泉州方言是泉州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泉州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泉州方言曾是闽南方言代表。泉州当地的语言是闽南语。
  宗教
  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犹太教等诸多宗教,其宗教传播历史悠久、史迹丰富。
  唐代初期伊斯兰教传入泉州,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在泉州建造了7座清真寺。尚存有一座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泉州清净寺;又有一座闻名遐迩的伊斯兰教圣迹-灵山圣墓;还有被誉为国之瑰宝的伊斯兰石刻近300方。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摩尼教、印度教相继云集泉州。19世纪末叶,基督教、天主教再度传入。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游泉州时感慨“此地古称佛国,满地皆是圣人”这是对泉州宗教最好的诠释。
  建筑
  古民居
  泉州泉州古建筑中最有地方特色的是泉州民居建筑,尤其是贵族、官僚、富豪、士大夫阶层中的文人、画家,他们的宅第规模可观,形式讲究,其造型、格局、技艺、用材等都蕴含着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气质。
  千百年来,民风民俗的传承衍化,使泉州民居建筑自成一派天然风韵。有三开间或五开间红砖白石双坡曲燕尾脊的汉式古大厝,有“手巾寮”的纵向住宅,有骑楼式的商住合一的建筑,还有与山村环境十分协调的“吊脚楼”(木楼),就地取材,十分简朴,却独具风格。还有一种是外围护有高大坚固防御墙体,适应大家族集居特殊形式的土楼建筑中西合璧的住宅称“洋楼、番仔楼”。
  代表地:蔡氏古民居、杨阿苗故居、黄宗汉故居、李光地故居、林路大厝等。
  古寺庙
  泉州有“泉南佛国”、“闽南蓬莱”之名。这些宗教既在泉州建造了大量宗教活动场所,还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宗教人士和专家学者,不少高僧、高道受到朝廷的荣誉封号,许多著作成为珍贵的宗教典籍。同时,又留有大量胜迹、文物,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极其珍贵的学术研究资料。各种宗教的传播,对于泉州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风俗民情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泉州宗教文化丰富多彩,是构成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涵之一 ,也成为世界罕见的奇迹,说明了泉州人心胸开阔和具有广大的包容性。
  代表地:开元寺、承天寺、清净寺、天后宫、草庵等。
  文物
  泉州境内有包括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伊斯兰教博物馆、泉州南建筑博物馆在内的多家博物馆。此外,泉州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0处,分别是安平桥(五里桥)、清净寺、开元寺、郑成功墓、崇武城墙、洛阳桥、泉州天后宫、清源山石造像、九日山摩崖石刻、屈斗宫德化窑遗址、伊斯兰教圣墓、草庵石刻、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泉州府文庙、磁灶窑址、德济门遗址、泉州港古建筑、陈埭丁氏宗祠、安溪文庙、施琅宅、祠和墓。

回答(3):

1、提线木偶
千年来,泉州傀儡戏既充分发挥其巫文化潜质和“沟通人神”的独特功能,与道教等宗教科仪活动相结合,成为泉州乃至闽南语系地区民众生、老、病、死等人生礼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又以其独特技艺和精彩演出,成为一般民众、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成为创造地域特色文化,塑造地域人文品格,构成本地民众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内容的有机部分。

2、佛生日:
佛生日是闽南一带特有的传统民间节日,有“第二春节”之称。作为一种独特民俗,在闽南一带,世代沿袭。特别是在泉州地区一带尤为重视。每年的佛生日,都要唱戏,一般唱三天左右的戏。佛生日是当地村民供奉的佛祖的生日,一到这天,亲朋好友都会来“吃佛生日”,家家传出喝酒猜拳声,整个乡村的晚上便沸腾起来,哪家的声音响亮,便是客人多,人气旺。

回答(4):

文化:1、提线木偶、2、南音

习俗:1、正月十五是泉州最热闹的节日,除吃元宵圆、赏灯,当晚泉州官方会举行民俗大游行,城内人山人海。

2、佛生日:泉州各地佛生日节,不尽相同,有的是四月八,一般全村组织举行,相当贵州的看会,节日往往不止一天,敬佛祭祖,耗资巨大,有时政府出面干预要节俭,节日期间举行篮球、高甲戏、南音、拍胸舞等表演。

可参考http://tieba.baidu.com/f?kz=120717547

回答(5):

泉州人通常将月亮称为“月娘妈”,以表达对月亮的崇拜。旧时中秋,泉州家家祭祀祖先,妇女还有拜月的习俗。家家户户摆香案于庭院天井中,陈列龙眼、石榴等时令瓜果和月饼、甘薯、芋头,虔诚祭拜祖先和月娘妈,焚香祷祝祈求称心如愿。



中秋抗元故事


在泉州,有一首民谣是这么唱的:“八月十五番薯芋,逐家众人恶。烧塔仔,放火号。月饼内夹信号,刣元兵有所靠,大家立志愿,三家养一元,一暝刣完全。”


相传元朝末年社会动荡,驻扎泉州的朝廷将领施行空前的苛政,把手下军队分散到百姓家中,强迫每三家供养一个元兵。为了防止百姓反抗,还禁止聚集、练武、夜行,把民间的铁器全部没收。后来,泉州的抗元志士们秘密商议,一方面派人与进入闽北的红巾军联络,一方面制定消灭元兵的计策。


为防事泄,他们利用中秋送月饼的风俗,事先将写有“中秋宴请元兵,傍晚前将其灌醉,待月出以烧塔仔为号,一齐动手除尽元兵”的纸条藏在月饼馅中。由各村联络人传达到各家各户,让大家做好准备,统一行动。


转眼到了中秋节,黄昏之前,各户元兵都被灌得酩酊大醉。直到明月升起,塔仔同时燃烧起来,义士们纷纷夺取元兵兵刃,一夜之间,不可一世的元廷势力便被泉州百姓消灭了。以后每年的中秋,泉州百姓便用炊熟的槟榔芋头代替元兵首级祭祀祖先,以此纪念先辈反抗压迫的英雄气概。


中秋应节食品


在泉州,传统的月饼又叫团圆饼,看起来又大又圆,每当泉州人中秋拜月时,通常会将月饼作为供品,祈求出入平安、吉祥如意。



传统的馅料以五仁为主,包含三层肉、花生、芝麻、冬瓜糖、葱头油、生葱等食材,选料、调馅、包制、烘烤都非常考究,吃上一口,芝麻、花生的香味在舌尖、鼻尖萦绕,越嚼越香。如今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本地月饼师傅也陆续推出豆蓉、芋蓉、莲蓉、叉烧、咸蛋黄、水果等口味的月饼。


在泉州风俗中,中秋当天中午要蒸甘薯、芋头,备月饼 (旧时自煎芋饼),祭祀祖先神明后作午饭。安溪则有制作“芋包”分赠亲邻的习俗,旧时受赠者还要故意说些“今年芋包不好吃”等贬语“回敬”。嫌的人越多,送的人越高兴,今年家里运气就越好,故俗语有“芋皮包,包肉馅;贴人吃,贴人骂”。芋包以湖头最为有名,刚出锅的芋包白嫩嫩、香喷喷,外皮芋香十足,口感丝绵,搭配咸香的馅料甘咸相宜,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中秋一般正值农业收成的时节,农村以“芋魁”供奉之俗在泉州被称作“敬田头”,甘薯、芋头这两种根块作物形状硕大而圆,象征丰收与完满。中秋这天,泉州人用篮子装上蒸煮的甘薯和芋魁,分别到自家的田头地角去祭敬,祈望土地公保庇无虫无灾,耕作顺利。另外甘薯内黄、芋头内白,亦有包金包银、发财致富的美好寓意。由于甘薯、芋头吃下容易发酵腹胀,泉州还有“饱胀中秋,漏肚五月节”的俗语。



博饼(卜状元饼)


博饼又称“卜状元饼”。泉州博饼的起源有多个说法,一说是元末时的中秋,人们假借月饼嬉闹游戏聚集在一起,起事反抗元朝统治者,这一游乐逐渐演化为“博饼”的习俗;另一说是由郑成功部将洪旭等人设计,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为化解部下的乡愁,用这套游戏让官兵们在中秋节尽情玩乐,后来便逐渐在闽南和台湾民间流传开来。


更普遍的说法则是源自唐时进士登第御宴的宫廷点心“红绫饼”(进士饼),泉州自从出了历史上第一个进士欧阳詹,之后高中状元、进士者连绵不绝,文风之盛有着“海滨邹鲁”的美称,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泉州私塾先生中秋送给学童的月饼还叫“进士饼”。既然有“进士饼”,就该有“状元饼”,状元只能有一个,于是便有了“博”的游戏,这沉积着读书人“十年寒窗,金榜题名”的文化心态。



卜状元饼的时间一般在中秋节夜晚,所卜的状元饼是63个大小不一的月饼,称“全盒”,内分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六式,其中状元饼只有一个,大如碗面,秀才饼多达32个,仅铜钱小。玩时六枚骰子,每人轮流掷彩,卜取各式月饼。夺得状元饼者兴高采烈,有的还放鞭炮庆祝,更添节日欢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