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扩展资料:
本著作的主要内容概括:
本书描写了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十多年间的各种激烈矛盾和残酷斗争,塑造了以保尔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现了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的主题。
这本书是以作家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的,但是并不能因此就把这部小说看成作家的自传,因为作家的创作意图不在为自己作传,而在于塑造一个共青团员的典型形象;作家并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做了大量典型化处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工人家庭,因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去世时年仅32岁。
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扩展资料:
在1930年4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和妻子搬到莫斯科,住在克鲁鲍特金大街一条僻静的胡同里。秋天,他开始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党和组织的关怀下,给他配备了秘书和打字员,他的写作速度大大提升了。一年时间,这本书的上卷便完成了。
1932年4月,《青年近卫军》杂志上开始连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年,该书单行本正式出版发行,接着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参考资料: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百度百科
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1930年,他以自己经历为素材写就了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儿时因家中贫困,11岁当童工以减轻家中负担。1919年加入共青团,为国战斗,后来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1929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可他并未向病魔低头。1930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著作横空出世,获得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