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人不是成为别人谈论的对象,就是去谈论别人。我曾一度信奉这句话,因为现实几乎就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也因为这句话,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谈论别人,特别是不要在背后谈论别人。
我不是没有吃过这方面的亏。记得那是十多年前在一所山村小学教书,我的一位学生初中毕业想升学,她母亲就找我出主意。当时那位家长问我,读成人技校好不好?我说,若能读高中应该去读高中。读技校要弄清情况,有的是有学历文凭的,有的是属于培训,没有文凭,这种最好不读。因为她是我堂哥的亲戚,而且她家的房子就在操场边,当作了学校的围墙,靠得近,平时关系还不错,所以我就那样对她说。没想到,她到成人技校后,居然对那儿的领导说,你们的学校不好,我们村里的老师说的。而且提到了我的姓名。结果可想而知。
这当然不是背后谈论别人,但性质差不多。
如今,我总觉得环境不是那么舒畅。也许这正如周老师所说的,处于低谷。种种遗留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其实这是正常现象,照理没有必要值得大惊小怪。因为事物就是这样曲折发展的。然而问题是,经常处于这样的生存状态,不仅对健康无益,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学校工作,许多事情必然受到钳制。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毕竟很少有人会真正领悟,且付诸行动。在物欲横流,权力至上的社会,浮躁与追名逐利成为现在进行时。
真正能够沉淀下来的,是有分量的;浮在水面上的,毕竟是轻小的东西。
所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意大利着名诗人但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自己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甚至有人为了更适合自己而改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等,一系列“经典”的语言。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句话用在任何一件事情上,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正确的吗?我给你讲两个有关的小故事,也许你会明白。
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一个流浪汉身上。有一天,流浪汉在外面乞讨。无意间,看见墙上贴满了招聘广告,上面的语言分外诱人——“本公司招聘分公司经理一名,一旦录取,底薪5000……”流浪汉再也经不住诱惑,到了自己的陈旧的小屋里拿出自己已经积攒了好长时间的钱,买了一套并不高档的衣服,准备前去参加应聘。可是,没有一个人支持他,个没有一个人鼓舞他,就连平时佩服他的兄弟也对他说:“兄弟,放弃吧!咱们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乞丐,可世上的天才有很多……”可是他依然坚持,还在临走前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他到了应聘的现场,队伍之长超出了他原有的想象。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他,对他议论纷纷,可他自己却满不在乎。应聘结果出人意料——流浪汉被录取了。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这句话在这个故事中就是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去听取别人的闲言碎语。
接下来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小偷身上。一个想快点得到钱的人做了一名小偷,在夜里入室盗窃时多次被房主发现,有的人甚至把他送进了公安局,被拘留了好多次。家人也多次劝说他:“孩子,改行吧!咱不干偷偷摸摸的事了,如果你缺钱,就给我说,我一定如数给你……”可是他就是听不进去,还常常对他妈妈大发雷霆:“我自己选择的路,用不着你管,我走自己的路,让你尽情去说!”最后,他被公安局抓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再告诉我们做错了事情可以改正,可千万不要一错再错!
听了这两个故事,你一定明白了——这句话虽然可以当作座右铭,但是一定要运用在正确的事情上,要走正确的路。
董家镇中心小学 六年级二班 名字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