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的来历

...
2024-11-02 19:19:2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粤剧历史沿革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梆子、徽调、汉调等,传入广东,广东本地戏班演出的声腔受这些外来声腔的影响很大,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被称为"广腔 ", 从现在粤剧的音乐中还可以看出弋阳腔和昆腔的痕迹。清代道光年间,广州的戏班分为本地班和外江班。外江班大都演徽班戏,而本地班大都演梆子腔。本地班早期的活动中心在佛山。清乾隆年间外省戏班来粤者甚众、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了丰富的养份,艺术日臻成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山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山腔、弋阳腔、广腔, 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 此时的本地班已经与外江班"判然迥殊",进而逐渐形成粤剧。

回答(2):

粤剧,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公元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答(3):

粤剧,汉族地方戏曲,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公元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答(4):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广府大戏,属于皮黄系统,受昆、戈、汉、徽、秦、湘等剧种的滋润和影响,借取其唱腔之所长又吸收地方音乐和民谣并以粤语方言演唱,既与传统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又别具典型的地方特色。
清雍正五年间,北京名伶张五,人称摊手五,因躲避清迁的追捕,化装易服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粤伶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建立“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佛山遂被称为粤剧的故乡。其时佛山多迎神赛会,逢神诞必要上演粤剧,清代有一首竹枝词描写了这一盛况:“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年,万人围住看琼花”。
粤剧的清唱形式是粤曲,特别喜唱以广东音乐填词的小曲。民间业余自发的粤曲演唱会称“私伙局”,以其自备乐器,自由组合,自娱自乐而得名。这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

回答(5):

粤剧音乐的构成,与弋阳腔(高腔)、昆腔、梆子腔和皮黄腔的传入,有极其紧密的关系。
弋阳腔,明万历年间传入广东;嘉靖年间昆腔的足迹也几乎遍及全省城乡。延至清雍正年间,广州地区曾有过“土班”、“土优”唱“广腔”的记载。《粤游纪程》称之为“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凡演一出,必闹鼓良久,再为登场。”
早期的粤剧中,曾有高腔剧目《琵琶记》、《金印记》、《玉簪记》等,以及《钓鱼》、《访臣》、《送嫂》的演出,因久已辍演,今已失传。今保留的开台例戏《六国大封相》,即《金印记》中的《封赠》一折,所唱乐调艺人抄本记为“大腔”。
粤剧的昆腔剧目,现仍保存的主要有《思凡》、《和番》、《弹词》等,所用曲牌与联套习惯都与昆曲基本相同。另外还有近百支曲牌,或用于《八仙贺寿》、《天姬送子》等开台例戏,或被作为器乐曲演奏而单独使用,艺人就统称之为高昆牌子。
梆子,是继弋阳腔、昆腔后,形成发展的又一种声腔。粤剧“梆子”的来源,尚未发现明确的历史记载。有关梆子的资料有:清康熙年间,黄石牧《桂林杂咏》中说桂林有“秦音演乱弹”的诗句。《番禺县志》记乾隆末年,广州有“锣鼓三谭姓,其技能合鼓吹二部而一人兼之……金鼓管弦,杂沓并奏,唱皆梆子腔。”乾隆四十六年,江西巡抚郝硕《复奉遵旨查办戏剧违碍字句一褶》中说:“秦腔……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盛行。”道光八年成书的《越讴》序文也有“珠儿珠女,雅善赵瑟,酒酣耳热,遂变秦声。”有关粤剧梆子的来源,也有几说。一说来源于乾隆年间的秦腔梆子,并把历史追溯到明中叶,或更远。一说清中叶以后北方梆子板式化以后传入广东,形成粤剧梆子。艺人口碑则源于汉调,麦啸霞亦持此说。欧阳予倩认为,由徽班传入,后受祁阳戏的影响。
今考粤剧“梆子”发展的历史胳络与现状,可以看出它是广采博纳的。曲调有属南方梆子(安庆梆子)的吹腔、“安庆调”、“安春调”;有乱弹诸腔的“七句半”、“大板”、“湖广慢板”等;其梆子的主体诸板式,更兼具吹腔常用的板起板落和北方梆子腔眼起板落的规则(Shining 注:北方梆子的‘眼’等于我们粤曲所说的‘叮’),行腔颇具西皮(特别是弹腔北路)的风格,而落音又多循吹腔、拨子习惯。乾隆时人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说:“弦索流于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桁阳腔(石牌腔,即吹腔),湖广人歌之为襄阳腔;陕西人歌之为秦腔”。道光时广东人杨掌生在《梦华琐簿》中要说:“广州乐部分为二,曰外江,曰本地班”,“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近西班”的本地班在与外江班的交流学习中,不断地广收博采,融汇贯通,并结合本地的语言和音乐特点,逐渐形成了兼容吹腔,襄阳调、梆子、西皮(特别是弹腔北路)诸因素,而又风格独特的粤剧梆子。
粤剧的二黄腔是由徽班传入的。二黄类唱腔中,有叫“西皮”的,实是白话“四平”的讹音,与“二簧平板”是同一类曲调。粤剧二黄的基本板式结构和曲调特征与邻省剧种之二黄腔(南路)比较接近,特别如“慢板”、“首板”(也称“导板”)、“流水”等保留传入时的面貌较多。粤剧二黄的曲调,与湖南祁剧的弹腔南路的关系十分密切。特有的其它板式,如“八字二黄”、“长句二黄”、“长句二流”等,则是艺人从原来的慢板和流水板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粤剧的唱腔,先有梆子然后与二黄合流,从传统剧目中可得以证实。凡属梆子曲调,只须标出板式,不用标明声腔;而二黄曲调则一定标明二黄。一九零三年美国物克多唱片公司录制的粤剧单面唱片招纸上也只标“广东大戏慢板、中板……”也是另一佐证。由于粤剧吸纳梆子、二黄有先有后,故早期粤剧的梆、黄是分开使用的。以梆子一腔到底的,称“梆子戏”,传统剧目有《打洞结拜》、《闺留学广》、《仁贵回窑》、《六郎罪子》、《陈宫骂曹》、《岳武穆班师》、《王彦章撑渡》、《李白和番》、《周瑜归天》等。而以二黄一腔到底的,称“二黄戏”,代表剧目有《三娘教子》、《月下追贤》、《夜困曹府》、《仕林祭塔》、《乌江自刎》、《五郎救弟》等。
粤剧在吸收二黄的同时,梆子腔也开始融汇西皮的某些特点,吸收了西皮眼起板落的节奏特点和柔和宽广的风格;唱腔、过门旋律增加了迂回、缠绵的色彩。
清乾隆以后,广东原来流行的弋腔、昆腔已逐渐为乱弹诸腔所取代,梆子和二黄逐步成了粤剧的主要声腔。同治、光绪以来,粤剧戏班上演本地文人新编的剧目,梆子、二黄两腔开始在同一剧目中交替使用,并与广东民间歌谣、杂曲等相结合。广东的民间歌谣比较丰富,仅粤语地区就有木鱼、南音(广东南音)、粤讴、板眼、芙蓉、咸水歌等多种形式。
粤剧简介

粤剧是一种唱腔多样化的剧种。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善于吸取其它剧种的长处,她的唱腔有着极为丰富的表现能力。
粤剧是岭南剧派的主要品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和香港、澳门,在东南亚和欧美等华侨聚居的地区经常有演出。明代弋阳腔、昆腔、梆子、皮黄等声腔剧种,在广东常有演出,清初徽班、湘班又在广东风行,随后,出现广东“本地班”,汇集众腔之长,独创自己的特色。后以梆、黄为基础,溶汇弋、昆诸腔,并与南音、粤讴、木鱼、龙舟等广东民间音乐曲调结合,遂成为南方一大剧种。
粤剧腔调有梆子(源自江西省的弋阳腔和江苏省的昆山腔,相当于京剧的西皮)、二黄(源自安徽省的吹腔和高拨子)、西皮(源自陕西省的秦腔,相当于京剧的西平调)、南音、粤讴、龙舟、木鱼、咸水歌、梵曲等。伴奏乐器多样,除高胡、三弦、月琴、沙鼓、高边锣等民族乐器外,现代还运用了小提琴、大提琴、萨克斯管等西洋乐器。表演艺术和舞台美术、灯光方面较多吸收话剧、电影、西洋歌剧的特长,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粤剧角色分类原在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大行当,后来演变为生、旦、文武、武生(须生)、公脚、小武、六分、拉扯等行当。清末民初,新编剧本层出不穷,剧目总数累计约有五至六千个。
近百年来,粤剧界人才辈出,曾涌现出薛(觉先)、马(师曾)、廖(侠怀)、桂(名扬)、白(驹荣)等流派及一大批才华出众的演员。
广州是粤剧的发源地和活动中心,几百年来人才辈出,影响遍及全球粤语华人地区。1949年后,粤剧艺术在广州更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享有“南国红豆”的盛誉。名伶马师曾、薛觉先、白驹荣、红线女等云集广州,在50年代使广州的粤剧艺术大放异彩,涌现出《搜书院》《山乡风云》等经典性剧目。红线女的《昭君出塞》、《荔枝颂》、《羊城八景》等粤曲更是历唱不衰,声名远播海外。
80年代中期以来粤剧受娱乐风尚变化的影响活力锐减,但由于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提倡,以及编剧人员素质的提高,粤剧演出的剧目在艺术质量上日臻完美。《三脱状元袍》、《南唐李后主》、《金陵残梦》、《睿王与庄妃》,现代题材粤剧《土缘》等,都曾获国家和省市奖。近年经过体制改革后,粤剧演出显示出新的活力,有影响力的演员也相继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