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在不到20岁时就已出任濮阳县长。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之后,袁绍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洛阳。 袁绍虽然自称隐居,表面上不妄通宾客,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许攸等人。直到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以后,东汉朝廷被迫取消党禁,大赦天下党人。袁绍这才应大将军何进的辟召。何进是汉灵帝刘宏皇后的异母兄,以外戚贵显,统领左右羽林军,对宦官专政不满。袁绍有意借何进之力除掉宦官,而何进因袁氏门第显赫,也很信任袁绍。从此,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东汉朝廷另组西园新军,置八校尉。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但大权掌握在宦官、上军校尉蹇硕手中,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调度指挥。
袁绍实际上并未参与镇压黄巾军。
参与镇压黄巾军主要官员:朱儁、皇甫嵩、卢植、董卓、曹操、朱儁等。
黄巾起义的时候袁绍还是中军校尉,是西园八校尉的二把手,西园八校尉掌握都城和都城附近的军队。
后来大将军何进要诛杀宦官,就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掌管八校尉和全部禁军。
董卓进京以后,袁绍和曹操等相继出逃,袁绍逃往河北,开始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袁绍(153-202),字本初,汉族,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建安四年(199)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建安五年(200)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于建安七年(202)病死封邺侯,是东汉西园八校尉之首、十八路诸侯的盟主(其史书为十三路),也是三国时代前期势力最强的诸侯。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以后,东汉朝廷被迫取消党禁,大赦天下党人。袁绍这才应大将军何进的辟召。何进是汉灵帝刘宏皇后的异母兄,以外戚贵显,统领左右羽林军,对宦官专政不满。袁绍有意借何进之力除掉宦官,而何进因袁氏门第显赫,也很信任袁绍。从此,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当时,宦官的势力仍然很大,中常侍赵忠、张让等并封侯爵。郎中张钧上书痛斥宦官专政之害,竟被捕杀狱中。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东汉朝廷另组西园新军,置八校尉。袁绍被任命为中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但大权掌握在宦官、上军校尉蹇硕手中,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调度指挥。
袁绍家世显赫,所以年轻时先后担任大将军何进的掾,又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188年,袁绍被举荐为中军校尉,成为汉灵帝新建立的西园军的副领袖。
但没有任何记载表明他参加了平定黄巾之乱的战斗。
没有任官职,没有参加黄巾之乱。他当时应该是他兄弟在洛阳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