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为什么有的投奔蜀国,有的投奔魏国,有的投奔东吴。都是抱着什么目标去的?

2025-04-05 00:51:4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有些人是因为个人恩怨投靠的,受主公猜忌,被迫投靠另一个主公。比如王平本是徐晃手下将领,因被徐晃排挤,被逼得投靠蜀国,希望能避开小人排挤,得到重用。张郃,高览因袁绍多疑,听信郭图谗言,被袁绍与郭图逼得投靠曹操,成为魏国将领,希望受曹操重用。夏侯霸因为忠于曹氏家族,反抗司马懿,因为势单力狐,被司马懿军队打败。因为无力诛灭司马懿,被迫降蜀,以为曹氏家族报仇。有些是因为敬佩主公或主公情谊深而投靠的。贾诩为张绣手下谋士,贾诩投靠曹操是因为佩服曹操宽宏大量,能成霸业。周瑜因为与孙策为旧友,加上认为孙策有雄才大略,于是投吴。三国演义中像关羽,程普等人是因为与主公情谊深,选择投蜀,投吴。

回答(2):

投奔蜀国的是忠义,博爱正义的!魏国是图魏实力强大!有望能一统天下的!投奔东吴是东吴君臣团结,万众一心去的!各有各的目标!

回答(3):

有的是志向相投,比如周瑜和孙策小时候关系就好而且志向相同,刘关张三人结义有的觉得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比如郭嘉程昱效忠曹操,有的被逼无奈司马懿几次推脱曹操的招募,甚至把自己的腿弄断最后还是被曹操强行招募。陆逊所在的陆家和孙权有大仇一样是为孙权效力也一样是被逼无奈,还有的家族多方下注,荀家荀彧荀攸在曹操那,荀堪在袁绍那,诸葛家诸葛瑾在吴国,诸葛亮在蜀国,诸葛诞在魏国,虽然选择的是符合自己心里想的但是也有多方下注的心理。

回答(4):

投奔蜀国很多都是因为佩服刘备的仁义和心存汉室的人,刘备是大汉皇叔算汉室正统。投奔魏国是因为魏国最为强大,地盘独霸中原,是最强大的一方,投奔魏国可以更好的统一。投奔东吴是因为孙权算比较英明的主,他的用人非常强,而且东吴全拒长江有地利之便。

回答(5):

三国时期有的投奔蜀国,有的投奔魏国,有的投奔东吴,这些人既有文官又有武将,他们都有一技之长,都有抱负和理想,为了实现他们的目标,各投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