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劳动模范的事例有哪些?

2024-11-08 11:41:2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孟广彬

他注册“雷锋号”小鞋摊,几十年如一日,用一针一线穿写出诚实守信的人生信条,以一个平凡劳动者的坚守,诠释了一名草根工匠的社会价值。

孟广彬出身贫寒,因小时候得到过很多乡亲的帮助,便立志用自己的双手回报社会。孟广彬把雷锋当作自己的榜样,1988年起,他开始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外摆摊修鞋。

他的鞋摊旁有块小黑板,上面写着:“鞋子穿坏请别愁,广彬为您解忧愁;生活之中互帮助,雷锋精神记心头。

他还制作2000多张优惠卡分发到学生手中,凡是贫困学生、老人和残疾人来修鞋,一概分文不取。几十年来,他义务修鞋十余万双。无论刮风还是下雪,他都要等到学生们放学把鞋取走再收摊,他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

1995年8月24日,家人发来电报,在山东的母亲病重,要他速回。但看到鞋摊上还有五双修好的鞋没人来取,他就一直等到傍晚学生们把鞋取走,才匆忙赶到火车站。

1992年春天,孟广彬在收拾修鞋摊时,捡到一个棕色皮包,里面有1万元钱。孟广彬一直等到失主前来寻找,把皮包交还失主。

29年来,生活并不富裕的他拾到并交还的现金、支票等钱物近20余万元。每逢节假日,他总是骑着自行车,带着修鞋箱,到福利院、孤儿院和社区,为特困户、残疾人、烈士家属、抗美援朝老功臣义务修鞋。他还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资助对象达百余人。

2、侯凤改

女,十七岁入党,十八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曾任县棉织厂副厂长,1991年调任县城监大队副队长兼环卫队队长,现任清河县环境卫生管理处主任,党支部书记,清河县政协常委。

她从事环卫工作十七年来,带领三百多人的职工队伍,风里来雨里去,每天把清河县城的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为城区居民营造出一个舒适、整洁、美好的生活环境,“宁脏我一个,换来万人洁”已成为她的团队的共同心声。

由于长年超负荷工作,侯凤改先后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和乳腺癌,长时间的化疗给她造成了巨大的伤痛,但她没有因病而影响工作,她身先士卒忘我工作的精神鼓舞激励了全处的环卫员工,城区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3、杨进京

1983年毕业于辽宁阜新煤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杨进京,同年分配到准能公司露天矿从事电气维修工作,先后获准煤公司“十大青年标兵”、“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岗位能手”、“神华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国资委“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随着杨进京名气的增大,不少国内外知名的同行企业来找他。平朔煤矿、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PH公司等单位先后以十分优厚的条件想挖走杨进京这个工人电气专家。工友们也说:辛辛苦苦干了20多年,再有本领你也只是个工人,还不如跳槽到外企做个白领挣大钱!

面对种种诱惑,杨进京也动过离开准能的念头。他在矛盾中一次次扪心自问:我的技术难道只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组织的信任,,没有工友的支持,让我挑起技术大梁,我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吗?不,是各级党组织给了我胆识和荣誉,我绝不能在公司最需要我的时候离开。

最终,杨进京义无返顾地留在了他奋斗了20多年的黑岱沟维修现场,投身到准能公司的”二次创业“的伟业中。

他说:“每个人都有他最适合的岗位和环境。但是,有的人穷其一生也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不明白自己的潜力所在。我很幸运找到最爱干的活,找到了最适合发挥潜力的环境,只有在排除电气故障中我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

4、卢宪发

1991年筹建包装公司,在无资金、无厂房、无设备、无技术力量的困难条件下,带领百余名员工,硬是靠红嘴人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经过六年的艰苦拼搏,创建了全省唯一一家集包装、印刷、印铁、注塑于一体的综合性包装集团公司产品共有四大系列,上百个品种。

固定资产由1991年的47万元,增加到1996年的2,500万元,累计增长53倍;工业总产值由1991年的210万元,增长到1996年的3,800万元,累计增长18倍;利润由1991年的6万元,增长到1996年的350万元,累计增长58倍。

十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圭省同行业列第一位,综合实力在全国同行业列第五位,成为红嘴集团总公司的第三大支柱企业。公司先后被评为吉林省乡镇企业明星、吉林省百强乡村企业、吉林省最佳效益企业、吉林省质量可信企业、吉林省质量管理奖,吉林省用户满意产品企业、全国优秀行业。

卢宪发先后被评为四平中乡镇企业家、吉林省乡镇企业家、吉林省十佳厂长(经理)和全国包装优秀企业家。

5、王彦庆

王彦庆一直以一名优秀年轻企业家所特有的胆识和魄力,带领惠达集团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以创中国名牌为目标,改革创新,拼搏进取。

他积极更新企业经营理念,加快营销改革步伐,全方位开拓国内外两大市场。产销量、企业效益、出口创汇等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惠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惠达牌卫生陶瓷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目前,惠达品牌价值已达90亿元,继续在同行业中拔头筹。王彦庆的突出贡献,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他先后被评为唐山市劳动模范、河北省劳动模范、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荣获“河北省杰出企业家”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广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卢宪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彦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进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侯凤改

回答(2):

时传祥
时传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是一位“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人,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1952年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随后被评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

李素丽
李素丽,女,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公交“李素丽服务热线”负责人。曾任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后,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1992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199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售票员”称号;1994年被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回答(3):

1、孟广彬

他注册“雷锋号”小鞋摊,几十年如一日,用一针一线穿写出诚实守信的人生信条,以一个平凡劳动者的坚守,诠释了一名草根工匠的社会价值。

孟广彬出身贫寒,因小时候得到过很多乡亲的帮助,便立志用自己的双手回报社会。孟广彬把雷锋当作自己的榜样,1988年起,他开始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外摆摊修鞋。

他的鞋摊旁有块小黑板,上面写着:“鞋子穿坏请别愁,广彬为您解忧愁;生活之中互帮助,雷锋精神记心头。

他还制作2000多张优惠卡分发到学生手中,凡是贫困学生、老人和残疾人来修鞋,一概分文不取。几十年来,他义务修鞋十余万双。无论刮风还是下雪,他都要等到学生们放学把鞋取走再收摊,他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

1995年8月24日,家人发来电报,在山东的母亲病重,要他速回。但看到鞋摊上还有五双修好的鞋没人来取,他就一直等到傍晚学生们把鞋取走,才匆忙赶到火车站。

1992年春天,孟广彬在收拾修鞋摊时,捡到一个棕色皮包,里面有1万元钱。孟广彬一直等到失主前来寻找,把皮包交还失主。

29年来,生活并不富裕的他拾到并交还的现金、支票等钱物近20余万元。每逢节假日,他总是骑着自行车,带着修鞋箱,到福利院、孤儿院和社区,为特困户、残疾人、烈士家属、抗美援朝老功臣义务修鞋。他还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资助对象达百余人。

2、侯凤改

女,十七岁入党,十八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曾任县棉织厂副厂长,1991年调任县城监大队副队长兼环卫队队长,现任清河县环境卫生管理处主任,党支部书记,清河县政协常委。

她从事环卫工作十七年来,带领三百多人的职工队伍,风里来雨里去,每天把清河县城的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为城区居民营造出一个舒适、整洁、美好的生活环境,“宁脏我一个,换来万人洁”已成为她的团队的共同心声。

由于长年超负荷工作,侯凤改先后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和乳腺癌,长时间的化疗给她造成了巨大的伤痛,但她没有因病而影响工作,她身先士卒忘我工作的精神鼓舞激励了全处的环卫员工,城区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3、杨进京

1983年毕业于辽宁阜新煤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杨进京,同年分配到准能公司露天矿从事电气维修工作,先后获准煤公司“十大青年标兵”、“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岗位能手”、“神华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国资委“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随着杨进京名气的增大,不少国内外知名的同行企业来找他。平朔煤矿、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PH公司等单位先后以十分优厚的条件想挖走杨进京这个工人电气专家。工友们也说:辛辛苦苦干了20多年,再有本领你也只是个工人,还不如跳槽到外企做个白领挣大钱!

面对种种诱惑,杨进京也动过离开准能的念头。他在矛盾中一次次扪心自问:我的技术难道只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组织的信任,,没有工友的支持,让我挑起技术大梁,我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吗?不,是各级党组织给了我胆识和荣誉,我绝不能在公司最需要我的时候离开。

最终,杨进京义无返顾地留在了他奋斗了20多年的黑岱沟维修现场,投身到准能公司的”二次创业“的伟业中。

他说:“每个人都有他最适合的岗位和环境。但是,有的人穷其一生也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不明白自己的潜力所在。我很幸运找到最爱干的活,找到了最适合发挥潜力的环境,只有在排除电气故障中我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

4、卢宪发

1991年筹建包装公司,在无资金、无厂房、无设备、无技术力量的困难条件下,带领百余名员工,硬是靠红嘴人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经过六年的艰苦拼搏,创建了全省唯一一家集包装、印刷、印铁、注塑于一体的综合性包装集团公司产品共有四大系列,上百个品种。

固定资产由1991年的47万元,增加到1996年的2,500万元,累计增长53倍;工业总产值由1991年的210万元,增长到1996年的3,800万元,累计增长18倍;利润由1991年的6万元,增长到1996年的350万元,累计增长58倍。

十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圭省同行业列第一位,综合实力在全国同行业列第五位,成为红嘴集团总公司的第三大支柱企业。公司先后被评为吉林省乡镇企业明星、吉林省百强乡村企业、吉林省最佳效益企业、吉林省质量可信企业、吉林省质量管理奖,吉林省用户满意产品企业、全国优秀行业。

卢宪发先后被评为四平中乡镇企业家、吉林省乡镇企业家、吉林省十佳厂长(经理)和全国包装优秀企业家。

5、王彦庆

王彦庆一直以一名优秀年轻企业家所特有的胆识和魄力,带领惠达集团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以创中国名牌为目标,改革创新,拼搏进取。

他积极更新企业经营理念,加快营销改革步伐,全方位开拓国内外两大市场。产销量、企业效益、出口创汇等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惠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惠达牌卫生陶瓷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目前,惠达品牌价值已达90亿元,继续在同行业中拔头筹。王彦庆的突出贡献,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他先后被评为唐山市劳动模范、河北省劳动模范、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荣获“河北省杰出企业家”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广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卢宪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彦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进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侯凤改

回答(4):

1、韩伟

韩伟,男,高中学历,中共党员,北京市宣武区邮政投递局永安路投递部投递员。他投送邮件400万件,消灭瞎信2万多封,被群众誉为“体贴为民的绿衣使者”。

16年来,韩伟走街串巷,以一颗赤诚之心为几十万用户准时投信送报,每天三频次,工作时间每天在 10个小时以上。韩伟总说:“用户是咱投递员的亲人,咱要掏心窝子为亲人分忧代劳,用自己的双手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这些年来,韩伟走街串巷为用户既送报又送“心”,用自己的双手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了千家万户。

2、孟广彬

他注册“雷锋号”小鞋摊,几十年如一日,用一针一线穿写出诚实守信的人生信条,以一个平凡劳动者的坚守,诠释了一名草根工匠的社会价值。

孟广彬出身贫寒,因小时候得到过很多乡亲的帮助,便立志用自己的双手回报社会。孟广彬把雷锋当作自己的榜样,1988年起,他开始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外摆摊修鞋。他的鞋摊旁有块小黑板,上面写着:“鞋子穿坏请别愁,广彬为您解忧愁;生活之中互帮助,雷锋精神记心头。”他还制作2000多张优惠卡分发到学生手中,凡是贫困学生、老人和残疾人来修鞋,一概分文不取。

几十年来,他义务修鞋十余万双。无论刮风还是下雪,他都要等到学生们放学把鞋取走再收摊,他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1995年8月24日,家人发来电报,在山东的母亲病重,要他速回。但看到鞋摊上还有五双修好的鞋没人来取,他就一直等到傍晚学生们把鞋取走,才匆忙赶到火车站。

3、陶玉国

陶玉国,矿工,全国劳动模范。生活中的陶玉国是一个乐观豁达的煤矿汉子,别人说他劳苦功高,他总是腼腆地说自己就是一个平常的“拔牙工”。

煤矿是高危行业,而他从事的是高危行业中的高危工种:采面回柱,这个工作煤矿工人有个形象的比喻,叫“虎口拔牙”,就是采煤工作面煤层采完后,回收采空区的设备和支撑顶板的柱子,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对技术、体力、耐心、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陶玉国从未过分渲染这项工作的危险和艰难,也从不向领导提条件讲报酬,总是默默地承受,一次又一次安全地完成任务,在采面上一干就是20余个寒暑春秋。

4、杨金福

杨金福(1938——)江苏吴县人。全国劳动模范。

1949年起历任江苏吴县越溪乡张墓村农会主任、一大队党支部书记、农工商联合公司总经理。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积极发展集体经济,稳定农业,搞活副业,兴办工业,闯出了一条农副工三业协调的路子。全村430户家家依靠集体经济成了万元户,村荣获全国农业先进单位。1979年在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中共十二大代表。

5、时传祥

时传祥(1915年1月1日—1975年5月19日),出生在山东德州齐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起了掏粪工。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4年,北京环保局分配部分青年学生作掏粪工。时传祥时任崇文区清洁队青工班班长,为转变部分青工怕脏怕丑的思想,年近半百的时传祥,脏活累活抢在前,对青年工人言传身教,以“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职业道德观,教育影响青年一代安心本行业工作。

回答(5):

1、孟广彬
他注册“雷锋号”小鞋摊,几十年如一日,用一针一线穿写出诚实守信的人生信条,以一个平凡劳动者的坚守,诠释了一名草根工匠的社会价值。
孟广彬出身贫寒,因小时候得到过很多乡亲的帮助,便立志用自己的双手回报社会。孟广彬把雷锋当作自己的榜样,1988年起,他开始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外摆摊修鞋。
他的鞋摊旁有块小黑板,上面写着:“鞋子穿坏请别愁,广彬为您解忧愁;生活之中互帮助,雷锋精神记心头。
他还制作2000多张优惠卡分发到学生手中,凡是贫困学生、老人和残疾人来修鞋,一概分文不取。几十年来,他义务修鞋十余万双。无论刮风还是下雪,他都要等到学生们放学把鞋取走再收摊,他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
1995年8月24日,家人发来电报,在山东的母亲病重,要他速回。但看到鞋摊上还有五双修好的鞋没人来取,他就一直等到傍晚学生们把鞋取走,才匆忙赶到火车站。
1992年春天,孟广彬在收拾修鞋摊时,捡到一个棕色皮包,里面有1万元钱。孟广彬一直等到失主前来寻找,把皮包交还失主。
29年来,生活并不富裕的他拾到并交还的现金、支票等钱物近20余万元。每逢节假日,他总是骑着自行车,带着修鞋箱,到福利院、孤儿院和社区,为特困户、残疾人、烈士家属、抗美援朝老功臣义务修鞋。他还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资助对象达百余人。
2、侯凤改
女,十七岁入党,十八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曾任县棉织厂副厂长,1991年调任县城监大队副队长兼环卫队队长,现任清河县环境卫生管理处主任,党支部书记,清河县政协常委。
她从事环卫工作十七年来,带领三百多人的职工队伍,风里来雨里去,每天把清河县城的大街小巷打扫得干干净净,为城区居民营造出一个舒适、整洁、美好的生活环境,“宁脏我一个,换来万人洁”已成为她的团队的共同心声。
由于长年超负荷工作,侯凤改先后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和乳腺癌,长时间的化疗给她造成了巨大的伤痛,但她没有因病而影响工作,她身先士卒忘我工作的精神鼓舞激励了全处的环卫员工,城区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3、杨进京
1983年毕业于辽宁阜新煤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杨进京,同年分配到准能公司露天矿从事电气维修工作,先后获准煤公司“十大青年标兵”、“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岗位能手”、“神华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国资委“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随着杨进京名气的增大,不少国内外知名的同行企业来找他。平朔煤矿、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PH公司等单位先后以十分优厚的条件想挖走杨进京这个工人电气专家。工友们也说:辛辛苦苦干了20多年,再有本领你也只是个工人,还不如跳槽到外企做个白领挣大钱!
面对种种诱惑,杨进京也动过离开准能的念头。他在矛盾中一次次扪心自问:我的技术难道只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组织的信任,,没有工友的支持,让我挑起技术大梁,我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吗?不,是各级党组织给了我胆识和荣誉,我绝不能在公司最需要我的时候离开。
最终,杨进京义无返顾地留在了他奋斗了20多年的黑岱沟维修现场,投身到准能公司的”二次创业“的伟业中。
他说:“每个人都有他最适合的岗位和环境。但是,有的人穷其一生也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不明白自己的潜力所在。我很幸运找到最爱干的活,找到了最适合发挥潜力的环境,只有在排除电气故障中我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