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辖2个乡9个镇: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本号镇、隆广镇、三才镇、光坡镇、文罗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
1、椰林镇
位于陵水县的东南面,是陵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由汉、黎民族组成,全镇总面积77.1平方公里。
2、新村镇
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部,东临黎安镇,西面与英州镇相邻,南濒南海,北面与三才镇接壤。新村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12公里、距三亚市50公里、距环岛东线高速公路英州出入口13公里,海榆东线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3、英州镇
位于海南省陵水县南端,三面环山,南临大海,有18.6公里的海岸线,土地总面积132.4平方公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雨量充足,青山连绵,绿树掩映,土地肥沃,良田万亩,是发展农业的绝佳之地。
4、本号镇
位于陵水县西北,国家森林公园吊罗山脚下,距陵水县城约15公里,东邻提蒙乡,西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玲镇相壤,南与文罗镇相接,北临岭门农场至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太平镇交界。土地面积309.2平方公里,是全县土地面积最大、地域范围最广的边远纯少数民族乡镇。
5、隆广镇
位于海南岛陵水县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东与文罗镇相邻,北部与南平接壤,西南与英州镇交界,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
6、三才镇
北接陵城,南靠新村镇,海榆东线公路贯穿其境。境内驻有航九师、机场站、飞行团、雷达营等部队。
7、光坡镇
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北部,距县城5公里,东线高速路出口处1公里,东临大海,南和椰林镇相接,西连提蒙乡,北依岭门农场,土地总面积75平方公里。
8、文罗镇
位于陵水县中部,东南部与椰林、三才镇接壤,西部和隆广镇毗邻,北至陵水河。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丘陵地区,一般海拔30-50米,属热带气候特点,多热少寒,高温多雨。
9、黎安镇
位于陵水县东南部,北与椰林镇接壤,西与三才镇毗连,东南临南海,与新村镇隔海相望,海岸线长6公里左右,行政区域面积42.8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渔农结合的沿海乡镇。
10、提蒙乡
位于陵水县西北部,土地面积6.6万亩,居住以黎族为主,杂居有汉族和苗族。提蒙既位于全县最大的水库——小妹水库猪总灌溉区的“水头”位置,在该乡北部还有一个中型水库--小喃平水库,水源十分充足,有“天旱三年也吓不着提蒙”之说。
11、群英乡
位于陵水县西北部山区,北邻保亭县什玲镇,南邻隆广镇,东邻国营南平农场,西邻保亭县六弓乡,与陵水县城之距28公里,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山区黎族乡。
扩展资料:
陵水黎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唐扈三代为南交之地,秦为象郡外缴,汉为詹耳郡地。公元前110年(西汉武帝元封元年),汉军平定越地在海南岛上置珠崖、詹耳两郡,领十六县,陵水属珠崖郡山南县。公元前46年(汉元帝初元三年),改珠崖郡为蛛卢县,属合蒲郡。
622年(唐武德五年),置崖、詹、振三州,陵水县属振州。662年(龙塑二年),置万安州,陵水改属万安州,五代因之。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改万安州为万安军,领万安、陵水等四县。1136年(宋高宗绍兴六年),废万安军,陵水县改属琼州。1143年(绍兴十三年),复设万安军,陵水县还属万安军。元因之。
1370年(明洪武三年),升琼州为府,陵水县属琼崖妥蜻处,1913年(民国二年),陵水县属琼州镇守府。从1921年(民国十年)始,陵水县先后归属琼崖善后处、琼崖妥蜻委员公署,广东省第九行政督察委员公署,海南特别行政区。1927年至1931年间,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建置四年。
1945~1946年成立陵保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置2年。1948~1950年4月,成立陵水县民主政府,建置二年。1950年4月28日,陵水县解放。1951年8月14日成立陵水县人民政府,隶属海南行政区。1954年1月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12月,陵水、崖县、保亭三县合并为榆林县,次年2月改称崖县,隶属海南行政区公署。
1961年6月1日,陵水从崖县分出,恢复陵水县建制。1962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恢复,陵水县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7年12月,陵水县改称陵水黎族自治县。此期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撤消,陵水黎族自治县隶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1988年4月,海南建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隶属海南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陵水黎族自治县
截至2011年,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辖2个乡9个镇: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本号镇、隆广镇、三才镇、光坡镇、文罗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
扩展资料:
1、椰林镇
位于陵水县的东南面,是陵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由汉、黎民族组成,全镇总面积77.1平方公里。
2、新村镇
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部,东临黎安镇,西面与英州镇相邻,南濒南海,北面与三才镇接壤。新村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12公里、距三亚市50公里、距环岛东线高速公路英州出入口13公里,海榆东线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3、英州镇
位于海南省陵水县南端,三面环山,南临大海,有18.6公里的海岸线,土地总面积132.4平方公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雨量充足,青山连绵,绿树掩映,土地肥沃,良田万亩,是发展农业的绝佳之地。
4、本号镇
位于陵水县西北,国家森林公园吊罗山脚下,距陵水县城约15公里,东邻提蒙乡,西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玲镇相壤,南与文罗镇相接,北临岭门农场至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太平镇交界。土地面积309.2平方公里,是全县土地面积最大、地域范围最广的边远纯少数民族乡镇。
5、隆广镇
位于海南岛陵水县西南部,距县城15公里,东与文罗镇相邻,北部与南平接壤,西南与英州镇交界,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
6、三才镇
北接陵城,南靠新村镇,海榆东线公路贯穿其境。境内驻有航九师、机场站、飞行团、雷达营等部队。
7、光坡镇
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北部,距县城5公里,东线高速路出口处1公里,东临大海,南和椰林镇相接,西连提蒙乡,北依岭门农场,土地总面积75平方公里。
8、文罗镇
位于陵水县中部,东南部与椰林、三才镇接壤,西部和隆广镇毗邻,北至陵水河。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丘陵地区,一般海拔30-50米,属热带气候特点,多热少寒,高温多雨。
9、黎安镇
位于陵水县东南部,北与椰林镇接壤,西与三才镇毗连,东南临南海,与新村镇隔海相望,海岸线长6公里左右,行政区域面积42.8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渔农结合的沿海乡镇。
10、提蒙乡
位于陵水县西北部,土地面积6.6万亩,居住以黎族为主,杂居有汉族和苗族。提蒙既位于全县最大的水库——小妹水库猪总灌溉区的“水头”位置,在该乡北部还有一个中型水库--小喃平水库,水源十分充足,有“天旱三年也吓不着提蒙”之说。
11、群英乡
位于陵水县西北部山区,北邻保亭县什玲镇,南邻隆广镇,东邻国营南平农场,西邻保亭县六弓乡,与陵水县城之距28公里,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山区黎族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陵水黎族自治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椰林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村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州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号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隆广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才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坡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罗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黎安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提蒙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群英乡
截至2011年,陵水黎族自治县辖2个乡9个镇: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本号镇、隆广镇、三才镇、光坡镇、文罗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8°22′-18°47′、东经109°45′-110°08′。东濒南海,南与三亚市毗邻,西与保亭县交界,北与万宁市、琼中县接壤。陵水县是个以黎族、汉族、苗族人口居多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市县。陵水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产、热作、旅游和海洋资源尤为得天独厚。
陵水县始置于公元610年(隋大业六年),1987年12月31日成立陵水黎族自治县。
陵水县境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32公里。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 。海榆东线公路和东线高速公路均从陵水县境内穿过,北距海口197公里,南距三亚65公里 。辖11个乡镇、114个村委会、611个自然村,境内有2个国营农场和吊罗山林业公司。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602436.htm?fromtitle=陵水县&fromid=10869055&type=syn
陵水黎族自治县辖2个乡9个镇: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本号镇、隆广镇、三才镇、光坡镇、文罗镇、黎安镇、提蒙乡、群英乡。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8°22′-18°47′、东经109°45′-110°08′。东濒南海,南与三亚市毗邻,西与保亭县交界,北与万宁市、琼中县接壤。陵水县是个以黎族、汉族、苗族人口居多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市县。陵水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产、热作、旅游和海洋资源尤为得天独厚。
陵水县始置于公元610年(隋大业六年),1987年12月31日成立陵水黎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历来有变。这里仅简单叙述1948年秋以来,本县区乡变动的情况。解放前夕,我民主政府在陵水境内设置3个区,辖10个乡。即陵一区辖光安乡(今光坡、提蒙一带)和桃源乡(椰林);陵二区辖陵南(新村、长城、黎安、三才一带)、拾善(军田)、红廖(田仔)、陵西(隆广、文罗)、红海(英州)5个乡;陵三区(万宁)辖南桥、杨梅(莲花)、陵新3个乡。1950年下半年至1951年初,政府机构设置由县直辖九乡一镇。1951年8月14日,成立陵水县人民政府,恢复区建制,以区辖乡。设3个区,辖38个乡。1952年4月增设陵四区(隆广)
1955年7月1日,县人民政府改称为“县人委”。同时取消4个区原称,分别改称为桃源区、新村区、南桥区、隆广区。分别辖9、5、5和7个乡,共26个乡。1956年4月撤区并中乡。1958年并中乡建大乡。此时期共置14个乡、2个农场(南平、南林)。1958年12月1日,陵水、崖县、保亭及万宁县的兴隆农场合并大县。原拟称“榆林县”,因与陕西省“榆林县”重名,未被批准而改称崖县。此时期起取消大乡建制,成立人民公社。1958年11月,大里大队由琼中县划归陵水。1960年秋,原属陵水县管辖的南桥区划归万宁县。1961年5月,原保亭县管辖的保亭第二区,即今本号、祖关(大坡)、群英三个乡镇划归陵水。1961年6月,陵、崖分县(保亭1959年11月先分出),恢复陵水县建置。1968年6月1日,成立陵水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3日,六届人大通过取消“革委会”名称,改称陵水县人民政府。1987年12月,改称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自1961年6月,陵、崖分县后至今,除英州镇的公新村、加福村和田仔乡的架马、母调、响水共五个村,于1981年划给南田农场(三亚市)外,行政区划基本稳定下来。此间,县、区、乡组织建制的名称、招牌虽有变更(如公社改为区,大队改为乡。县、区、乡革委会改称政府。区改为乡镇、乡改为管区等)。但其辖区范围仍然维持其社、队的原状。海南建省后,除了县及乡镇的民族族别按民族人口比例划分出民族县和民族乡镇外,辖区未作变动。1990年全县有7个乡,10个镇,共17个乡镇。其中10个黎族乡镇,有114个管区(66个黎族管理区),有643个村民委员会(459个黎族村委,3个苗族村委)。在17个乡镇中,有2个渔业镇,6个渔业管理区。此外,境内有国营岭门、南平农场和省属吊罗山林业公司。
2002年5月省政府批准我县撤乡并镇,把原17个乡镇合并为11个乡镇(即:陵城镇合并为椰林镇,军田乡、田仔乡合并为英州镇,祖关镇、大里乡合并为本号,长城乡合并为新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