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x0d\x0a2、一次摊销法\x0d\x0a3、平均年限折旧法\x0d\x0a4、实际成本法\x0d\x0a5、无/如果你单位有财务软件比如说,“用友,金蝶”,就写这个软件的名,没有就写:“无”\x0d\x0a6、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x0d\x0a\x0d\x0a感觉好的话,别忘记推荐最佳哦。
财会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报告及财务报表种类.doc,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2zOtkyM8PIZLHlHfIDZVQ
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报告是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在领取税务登记证件后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一、填写原则概述:
1、财务、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或者小企业会计制度,一般前者
2、低值易耗贫摊销方法:一次摊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一般前者
3、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或者年数总和法或者加速折旧法,一般前者
4、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定额法等.一般前者,也可按实际选择
5、会计核算软件:金蝶,用友,管家婆等,按实际选择,没有就填没有
6、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二、具体填写如下
标题为“关于使用XX财务会计及核算软件备案的报告”
主送:主管税务分局(全称)
内容: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经营范围和财务会计核算现状,本单位将按<XX财务制度>、<XX会计制度>、<XX会计处理办法>执行,同时启用<XX会计核算系统>,本单位的低质易耗品摊消方法采用XX,折旧方法采用XX,成本核算方法采用XX。特此报告备案,如有不当,请予以指正。
落款:XXXX(公司)
日期:XX年X月X日
三、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抵触的,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税款。
扩展资料
纳税人应提供资料
1.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核算办法
2.财务会计核算软件、使用说明书(使用计算机记账的纳税人)
纳税人办理业务的时限要求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纳税人使用计算机记账的,应当在使用前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核算软件、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报告
·我国企业会计标准颁布时间及实施范围
企业会计标准 颁布时间 适用范围 备注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 1985 中外合资企业 现已被《企业会计制度》所取代
《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 1992年 股份公司 被《企业会计制度》所取代
《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 1992年到1993年 所有企业 仍然有效但范围逐步缩小
《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1998年 股份公司 被《企业会计制度》所取代
16项具体会计准则 1997年至2005年 适用范围不同 所有企业适用《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教育》《或有事项》《借款费用》《租赁》七项准则,《投资》《无形资产》《存货》《固定资产》四项准则股份公司实行,鼓励其他企业先行实施,《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收入》《建造合同》《中期财务报告》五准则上市公司适用
《企业会计准则》 2000年 除金融企业及小企业外的所有企业分布实施 股份公司2001年实施,外商投资企业2002年实施,国资委国有企业2005年前实施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2002年 金融企业
《小企业会计制度》 2003年 小企业
《企业会计准则及38项具体会计准则》 2006年颁布 上市公司先行,鼓励其他企业使用,执行38项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具体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006年10月30日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低值易耗品摊销的主要方法有:
1.一次摊销法;
一次摊销法是指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价值全部一次转入产品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价值低、使用期限短,或易于破损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等。采用这种方法摊销低值易耗品价值时,其最高单价和适用品种必须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各期产品成本负担,以及影响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防止损失浪费。
2.分期摊销法;
分期摊销法是根据领用低值易耗品的原值和预计使用期限计算的每月平均摊销额,将其价值分月摊入产品成本的方法。摊销期一般不应超过一年。这种方法适用于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或一次领用数量较多的低值易耗品。
3.五五摊销法;
五五摊销法亦称五成摊销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先摊销其价值的50%(五成),报废时再摊销其价值的50%(扣除残值)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低值易耗品报废以前在账面上一直保留其价值的一半,表明在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占用着一部分资金,有利于对实物的使用进行管理,防止出现大量的账外物资。这一方法适用于每月领用数和报废数比较均衡的低值易耗品,如果一次领用的低值易耗品数量很大,为了均衡产品成本负担,也可将其摊销额先列入待摊费用,而后分期摊入产品成本。
4.净值摊销法。
净值摊销法是根据使用部门、单位当期结存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净值和规定的月摊销率(一般为10%),计算每月摊销额而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净值是在用低值易耗品的计划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后的余额。采用这种摊销方法,从单项低值易耗品来看,其各期的摊销额随着使用期间的推移,摊余价值的递减而逐期递减。在它报废前会保留一部分未摊销的价值,这样有利于对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和监督。对比五五摊销法,其产品成本负担比较合理。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种类复杂、数量多、难于按件计算摊销额的低值易耗品。
任何方法的使用都是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但所用的方法不能随意变动。
·常用折旧方法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通常,企业按分类折旧来计算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100%
采用分类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简单,但准确性不如个别折旧率。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又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平均年限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第一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如: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为:
双倍余额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 000-2 400)×40%=1 440(元)
从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旧额=(10 000-4 000-2 400-1 400-200)/2=980(元)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
或: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仍以前例来说明,若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的折旧额如下表:
原值-净残值 每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
年份 尚可使用年限 变动折旧率
(元) (元) (元)
1 5 9 800 5/15 3 266.7 3 266.7
2 4 9 800 4/15 2 613.3 5 880
3 3 9 800 3/15 1 960 7 840
4 2 9 800 2/15 1 306.7 9 146.7
5 1 9 800 1/15 653.3 9 800
由上表可以看出,年数总和法所计算的折旧费随着年数的增加而逐渐递减,这样可以保持固定资产使用成本的均衡性和防止固定资产因无损耗而遭受的损失。
·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一)、原则:
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
2. 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
3.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
(二)、
1、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
2、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参与分配。
六、个人对此法的评价
1. 核算基本准确,能满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够精确。
2. 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没法。
3. 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感觉没有理论依据,适用范围也不太广,主要适用于已做过详细成本核算、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业。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虽然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样,效果却相近。
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正常性停工与非正常停工
2. 委托加工问题(互相多重委托)
3. 生产研发耗用问题
4. 试生产阶段无产品产出耗用问题
八、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
3、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管理特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特点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层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管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
4、正如中国会计视野网友qiqiaoao所说,我国现行的所得税法是重损益而轻资产,即对期间损益作了大量详细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而对资产价值及生产成本的计量却缺乏相应的规定。可是资产最终会通过折旧、摊销、销售等方式转化为期间费用,现在的资产价值即是今后的期间费用的来源和依据,在我国的成文法中法无禁止即为合法,税法既然没有对相关的资产计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规定,那么会计功夫的深浅就会决定今后期间费用的多少,而会计本身就是介于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它离不开估计、判断并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会计魔术,这为企业纳税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因此现行税法重损益而轻资产计量的做法无异于开门闭窗。这也为在成本核算这方面提供了足够的筹划空间。
·会计核算软件
根据企业具体使用的软件名称
·会计报表的种类
分类的依据 会计报表的种类
按照会计报表反映
内容的性质划分 财务状况类报表,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
经营成果类报表,如利润表
成本费用类报表
按照会计报表反映
内容的主次关系分类 主表、附表
按照服务的对象分类 内部报表、外部报表
按照编制主体分类 单位报表、合并报表
按照编报时间分类 中期报表(包括月报、季报和半年报)、年度报表
按照计量用的货币分类 记账本位币报表、外币报表
具体的情况根据你企业的实际情况去填写吧
这个报告内容很简单:
标题为“关于使用XX财务会计及核算软件备案的报告”
主送:主管税务分局(全称)
内容: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经营范围和财务会计核算现状,本单位将按<XX财务制度>、<XX会计制度>、<XX会计处理办法>执行,同时启用<XX会计核算系统>,本单位的低质易耗品摊消方法采用XX,折旧方法采用XX,成本核算方法采用XX。特此报告备案,如有不当,请予以指正。
落款:XXXX(公司)
日期: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