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

2025-04-13 16:40:3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多鼓励、孩子都有自尊心,叛逆的孩子自尊心更强,做什么或学什么,总想做的最好,总想得到父母的认可,若孩子有点小小的成绩时就给予鼓励,那么孩子就感觉自己有价值,得到了别人的关注,他就会更加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2、换位思考。父母或老师要常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孩子,你会怎么做,假如你做了同样的事情,你想得到什么,站在孩子的角度角度多想想,不要老是说你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这样的话语往往带有强制性,孩子是最不喜欢听的。

3、多聆听。孩子和你叙述一件事情时,你要耐心听着,听完后再发表意见,,不要听了就生气,生气了就批评。孩子常说:我和你三观不合,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那么,家长和老师怎么能走进学生的心里呢,就要多听听孩子说话,多开导孩子。

4、把孩子看成小大人。家长或老师不要总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什么都替他做,什么苦不让他吃,不吃苦中苦哪有甜上甜,孩子成长过程中都要经理酸甜苦辣,不要老是把他看成不懂事的孩子,孩子的烦恼比你都多,因为孩子的生活领域很广阔,特别是网络的今天,孩子懂的更多,知道的更多,你要把他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尊重孩子。

回答(2):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说一半是幼稚,一半是成熟。
面对学习和生活,尽管离不开学校和父母,但是青春期孩子已经开始拥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自己以往的成长经历。十几岁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质疑、反抗和叛逆,实际上是孩子成长的标志,意味和象征着孩子的思维独立性正在开始萌芽。

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空有雄心壮志,却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也更喜欢自己思考。青春期孩子的适度任性,其实是孩子个性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萌芽。所以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适时转变思路和方式:
既不能时时处处惯着孩子,也不能对孩子过于求全苛责。

溺爱让孩子任性妄为,打骂使孩子质疑逆反。
归根到底,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的情感冲突,是因为父母对孩子长期以来的教育方式过于陈旧、固化,没有顺应孩子在成长中思维、能力和心态的剧烈变化。
因而,一旦孩子表现出对家长权威的质疑和不满,父母们就立刻大发雷霆,轻则批评责罚,重则棍棒教育。其结果,要么促使孩子叛逆暴戾,要么导致孩子自卑怯懦。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其实是父母和家庭的情感矛盾。
对于孩子来说,其叛逆行为是作为独立个人,对于自身天性发展的大胆尝试。孩子的离家出走,往往是一时冲动,对其感到窒息、憋闷和困惑的家庭情感的埋怨和质疑。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痛苦与彷徨,父母可以忽视,但是不应该打击。

面对无比真实的社会现实,孩子其实是无辜的,十多年的人生阅历,不足以解答自己对于学习生活、家庭学校中的困惑和迷茫。同学间的嘲笑、父母的责备,或是老师的批评,都有可能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灵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像武汉那个14岁初中男生,因为父母扇了耳光,就愤而跳楼。
在旁人眼里,这似乎只是一个荒诞、惊悸的家庭教育悲剧,但是在孩子的心中,或许父母的打骂责罚,在当时一瞬间,就击垮了自己所有的自尊和自信。

青春期孩子的悲剧,大多是父母求全责备,孩子意气用事。
可是,这些孩子需要的不是批评责骂、唠叨叮咛,而是真心诚意的理解和脚踏实地的帮助。骂孩子很简单,打孩子很容易,可是伤了孩子的心,却可能需要一生去弥补和忏悔。
青春,本就是迷茫的。
当孩子在青春期的烦恼和痛苦中挣扎,聪明睿智的父母,应该学会理解、陪伴和尊重。有些父母只知道管教责罚,却从来不曾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揣摩,遇到孩子的质疑反抗,就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这样的教育,不可能立德树人,只会教育出自卑怯懦、顽劣暴戾的孩子

回答(3):

父母在这个时期跟孩子的沟通很重要,具体这样做:
1、“叛逆期”是孩子在成长、学习的表现,父母绝对不能用“熬”的心态,消极被动的等待时间自然过去,反而应当积极参与,帮助和引导孩子,使孩子在这一阶段能够学到更多,成长更快。
2、孩子还不知道那些东西是对是错,都会去尝试,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认识“我”的概念,“我的”东西“我”有决定权,“我的”事情“我”自己做;“我”有权利提要求,但可能无法实现。明确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规范必须遵从,不讲条件。无条件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帮助孩子认识伤心、快乐、嫉妒、害怕等各种情绪,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宣泄。给孩子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交流。
3、了解孩子逆反行为的原因与动机,要想了解孩子的需求,父母无法假手他人,只有平时注意观察,多学习儿童教育的知识,多和孩子交流。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要自己尝试、独立表现的要求,尽量多创造一些条件,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适当的或充分的满足。
4、原则问题不迁就,叛逆期的孩子一方面不断挑战规则,另一方面又不断追求规则。父母在制定规则时要慎重科学,规则一旦制定,就必须遵守.抓大放小,要有重点。除危及生命、健康的坚决不能做之外,其余鼓励孩子尝试,多数时候宽松,该严格的地方说不就不。
5、孩子的负面情绪平静耐心对待,孩子情绪激动时,千万不要和孩子讲道理。静静的听孩子哭一会,让孩子平静。帮助孩子搞清楚为什么哭,是哪一种情绪,伤心还是愤怒。对孩子表示同情和理解,等孩子情绪平静了,提出新的办法转移注意力。
6、无论何种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对孩子打骂,以暴制暴,只会适得其反。也不能语言威胁孩子,不要老拿孩子跟其他人作比较,“你看看,隔壁的妹妹都会XX了,你怎么还不会”的比较行为。

回答(4):

教育叛逆的孩子应该态度和爱跟孩子讲清道理,千万不能用武力,或者是反对孩子,等孩子过青春期叛逆的时候就会好转。

回答(5):

叛逆期孩子教育要注重了解、倾听、跟孩子讲道理、同孩子做协商等等方法。

1.多多了解孩子。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

2.耐心倾听孩子,真正放下身段。 

3.跟孩子讲道理。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4.让孩子去体验。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5.同孩子做协商。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盛怒时不管教孩子。修正对孩子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