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药品招标,一个药品从厂商到医院的流程。处方药和OTC流程区别?

2025-03-29 10:39:3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指多个医疗机构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组织,以招投标的形式购进所需药品的采购方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从源头上治理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销工作,减轻社会医药费用负担。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范围一般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服务的临床使用药品。常规使用及用量较大的药品必须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应遵循安全第一、质量优先、兼顾价格、理顺渠道、分步实施、逐步推开的原则,既要符合医药管理的法律法规,又要符合实际,达到规范药品购销行为,服务广大群众的目的。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药理作用大、治疗较重病症、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的各类药品规定为处方药,患者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方可使用。处方药是医生为帮助病患者的病症在临床上用药的主体。所以开此类药的医生必须有医师的职业资质,而病患者须在医生的监护指导下购买、使用。

非处方药则是方便消费者自我保健,用于快速、有效地缓解轻微病症的药品,不需要请医生来开处方,可以自行判断、选择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主要包括感冒药、止咳药、镇痛药、助消化药、抗胃酸药、维生素类、驱虫药、滋补药、通便药、外用药、避孕药、护肤药等。被列入非处方药的药物,一般都经过较长时间的全面考察,具有如下诸多优点:具有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便于贮存等。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还明确要求:非处方药的标签与说明书要十分详尽,药品说明书内容项目除有药品名称外,还要求该药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贮存方法以及批准文字等,以便利病患者能够按照自己身体出现的症状作出自我判断,然后对照说明书进行自我治疗。

有人认为,“OTC”比处方药疗效差。有的不按说明书服用,加大剂量或缩短间隔时间使用;有的则不相信“OTC”,有病仍是按习惯跑医院找大夫,耽误了不少功夫。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是认识上的误区。在临床上,一些有经验的专科医生也常常利用非处方药来为病患者治疗,为的是减轻处方药的毒副作用或增进其功效。由此可见,处方药与“OTC”并非疗效的“好”与“差”之分。

尽管“OTC”方便了病患者治疗疗效,但是,我们不能忘却“是药三分毒”的民俗警语,要警惕因使用不当而致病的现象出现,应根据病情应用,杜绝盲目以大剂、重剂治疗的不良倾向。同时,欲购非处方药,一定要到悬挂全国统一的红十字灯箱、店内悬挂《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的正规药店购买药品。要找店内有药师证的营业员咨询购买什么药好。同时建议使用非处方药的患者,要建立买药记录本,将用药后有无过敏反应以及使用方法和疗效如何作详细记录,以备为今后购药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