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成书于清朝中期(公元1810-1840年)的文学作品。两者不搭边际,屈原无法评价林黛玉。只不过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多愁善感。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她是老太君贾母的外孙女,在大观园中是住在潇湘馆。黛玉原是太虚幻境中的绛珠仙草,受神瑛侍者滴水之恩,陪其下人间还他一世的眼泪,转作人世。黛玉祖籍姑苏,生于扬州,她极工诗词,所作之诗皆文笔与意趣俱佳,故有才女之称。 我认为得分析作品中的人物。要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林黛玉或许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对象。要正确评价林黛玉,我以为应该把林黛玉放在她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去分析。林黛玉在贾宝玉眼中是个天仙似的人物,但林黛玉的外形美是那种病态美;她经常表现为小心眼,但小心眼背后有坦诚;她之所以不能接受贾宝玉逢场作戏似的求爱的方式,是因为她追求真爱。 林黛玉具有一种悲剧美。当人们说《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时 ,指的就是在封建专制社会里万千青春少女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同悲剧。黛玉之悲也是其中之一。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悲剧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越深刻,越动人、越让人难以忘记。 病态美的林黛玉。“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这些语句来形容她的美。凤姐用“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的语句来赞扬她的美。宝玉则用“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语句来称赞她的美。这是一个“绝美”的林黛玉。这是林黛玉的“外在美”。然而她的“外在美”是“娇袭一身之病” “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病态的美。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同悲剧。而其中最悲者莫过于黛玉之悲了。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悲剧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越深刻,越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