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梅的诗?

2024-11-06 17:39:1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惠州一绝》宋代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梁园吟》唐代 李白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译文:身旁有平头奴子摇着扇子,炎热的五月就如同十月清秋一样凉爽。侍女为你端上盛满杨梅的玉盘,再为你端上花皎如雪的吴盐。

3,《杨梅》宋代 余萼舒

摘来鹤顶珠犹湿,点出龙睛泪未乾。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支应不到长安。

译文:摘来像鹤顶一样红的杨梅还带着露水,这样的杨梅真是点睛之笔。要是让杨贵妃知道这个美味,那就不会千里迢迢的运送荔枝到长安来了。

4,《食杨梅》宋代 陶弼

岭北土寒无荔子,人言形味似杨梅。 

译文:漠北土地贫瘠没有荔枝,人家说外形和味道都像杨梅。

5,《食杨梅荔枝思去年》宋代 张舜民

杨梅味已酸,荔子色能丹。火齐骊龙脱,江绡玉露团。

译文:杨梅味道已经酸了,荔枝颜色才变红。红火的像骊龙一样,像一团江绡玉露出来。

回答(2):

梅雨季还未来临,朋友提早送来一蓝杨梅。看着这蓝子红艳艳的果实,早已馋涎欲滴。品着那酸酸甜甜的杨梅,从网上找出了几首杨梅的“诗”——尝味赏诗,快乐人生!
南朝梁代文学家江淹是将杨梅入诗的第一人,他诗名《杨梅颂》“宝跨荔枝,芳轶木兰;怀蕊挺实,涵黄糅丹;镜日绣壑,霞绮峦;为我羽翼,委君玉盘。”这诗写尽了杨梅的色、香、味、形,连生长环境、装盘品尝描写得极为形象而优美。
李白有诗:“玉盘杨梅为君设,呈盐如花皎白雪。”这就是描写白杨梅的诗句。明朝吴宽有诗:“五月果初熟,枝头鹤顶丹。”这是描写红杨梅。杨循吉也有“满盘新摘恣狂唉,十指染丹如茜著”句。吃杨梅手指都染得红红的,可见杨梅多么红艳了。唐代宋之问有诗:“冬花釆卢桔,夏果摘杨梅。”杨梅果色艳丽,有红,有白,有黄,有紫。
宋代杨万里有诗:“梅出稽山世少双,惟知风味胜他杨。玉肌半酸生红粟,墨晕微深染绿囊。火齐堆盘珠径寸,醴泉浸齿蔗为浆。故人解寄吾家果,未变蓬莱阁下香。”宋代方岳在《杨梅》诗中写道:“筠笼带雨摘初残,粟上生寒鹤顶殷。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宋代诗人平可正赞美杨梅的诗句“五月杨梅己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
明代余姚孙陛在京城当官时,经常忆起故乡的杨梅:“旧里杨梅绚紫霞,烛湖佳品更堪夸。自从名系金榜后,每岁尝时不在家。”明人卢襄也有思念故乡杨梅诗:“北方地冷无南果,最恨杨梅未得尝。极目杭山涎欲下,移家聚坞勿能忘。”故乡的杨梅,迷倒了多少在外的游子。明代徐玑有诗:“折来鹤顶红犹湿,剜破龙眼血未干。若知太真知此味,荔枝焉能到长安。”诗中就以为杨梅胜过荔枝。

回答(3):

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郭祥正《杨梅》

聊将一粒变万颗,掷向青林化珍果。
仿佛芙蓉箭镞形,涩如鹤顶红如火。——张兹《谢张户部慧山杨梅》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胜河溯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
飞艇似间新入贡,登盘不见旧供吟。诗成一寄山中友,恐解楼头爱渴心。——平可正《杨梅》

筠笼带雨摘初残,粟粟生寒鹤顶殷。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方岳《咏杨梅诗》

折来鹤顶红犹湿,剜破龙睛血未干;
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徐阶《咏杨梅》

绿荫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
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
斜插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
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扎千株。——陆游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