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人教版语文课本上的一篇老课文。讲述宋朝时,怀丙和尚利用浮力将陷入河底的8头铁牛成功打捞起来的故事。在宋史中也记载了怀丙和尚捞铁的事.
捞铁牛课文
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捞铁牛课文插图
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和尚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
和尚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
这个和尚个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这篇课文曾收录入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课本(1987年11月第二版)中,是其中的第14课。
《宋史》中的捞铁牛记载
在《宋史》卷462列传第221方技下中,记录了怀丙和尚打捞铁牛的事。原文如下:
僧怀丙,真定人。巧思出天性,非学所能至也。……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后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紫衣。寻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