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样品主要有土壤、岩石、水溶液、植物、动物活体等,品种繁多。要测定的核素品种有天然核素和人工核素。样品含量有高有低,特别是应急监测,要求快速测量,尽快给出结果,并进行环境评价。
环境样品,特别是核事故应急样品,核素成分复杂,样品量可能很大,射线种类和能量不清楚,是否为受污染的样品也不清楚。因此,首先对所有的样品进行放射性活度测量,即进行总α活度测量、总β活度测量和γ能谱测量。其目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采集的大量样品进行筛选和分类,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放射性污染。选出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样品。
2)大致了解各单样的活度水平。
3)判断样品中有无最危险(或最具毒性)的控制排放最严格的核素。
4)在整个采样区,比较总放射性活度数据,初步判断比本底值高的或污染的地区。
总放射性活度测量,是核事故应急监测中的常规方法,尤其是核事故早期,用于食物、饮水、土壤等不清楚核成分的情况下进行测量时使用。在商品检验工作中,也常用到总放射性活度测量。
总α活度测量要求先制样(即样品制备),然后用半导体探测器或正比计数管等α测量仪测量。总β活度测量使用塑料晶体探测器测量即可。γ能谱测量使用多道γ能谱分析仪测量,它可以确定样品中核素的种类及单个核素的比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