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棘手的课堂纪律,老师该怎么办

2024-12-05 14:31:2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
提前进入教室
学生下课的时候可能玩得很疯很投入,上课铃响了也听不到。这个时候老师去上课,就会看到学生仍然是依然我行我素,乱哄哄的。
所以第一条建议就是——老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老师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客观上能督促学生自觉做好课前准备,提前进入上课状态。如果用这几分钟做好课前准备,同时检查预习,这对不预习的学生是无声的批评,久而久之,还能促使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2
宽容法
某些学生搞小动作,并不一定有恶意,而是一种舒缓疲劳的方式。即使是成年人,要求其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持续四十五分钟都是困难的,更何况孩子。
对一些无伤大雅、纯属舒缓疲劳的小动作(挠头,咬指甲,伸腿,用手托下巴等),你不妨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
3
非语言警告法
老师可以一边讲课,一边与讲话的同学对视;佯装踱步,向他走近,拉近距离造成压迫感,促使其收敛。
4
点名批评法
点名批评学生时要做到具体清晰,不仅告知其不应做什么,也要告知其应做什么。
例如不要笼统和苍白地说:“王同学,你不要讲话了”,而是说:“王同学,你讲的话与本课无关,请你不要打扰我们”,“王同学和李同学,你们的私事请放到下课后再谈,现在不是讲它的时候”。
清晰明了,短促有力,是点名批评学生时的诀窍。
5
调桌法
有的捣乱行为是同桌之间搞出来的,老师可以采用临时调桌的方法。
例如,“王同学和李同学(王同学是一个与同桌打闹的人,李同学是与他距离较远的人),你们两个将座位换一下,下了这堂课,再换回来。”

6
驱逐法
“李同学,你现在到我的办公室去。那里有把专用学生椅。下课后,我会去办公室找你。”
提及一点,你需要在办公室准备一把专为此类学生使用的椅子,你的同事一发现有学生坐在上面,便知道此名学生有问题,先由他们开导他。
如果讲话的同学比较多的时候,可能你需要用到下边这两个办法了。
7
重申纪律法
“同学们,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与我一起念班规第十五条,连念三遍,之后我们再上课”。请注意你的用词,是“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而不宜说“喂,你们不会安静点么?”

8
集体沉默法
“同学们,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我已无法讲课。大家与我一起沉默三分钟,之后我们再上课”。
切记,如果整个班级弥漫一种躁动的空气,你应果断终止讲课,让双方都平静一下,绝不要硬头皮讲下去,也不要被躁动的情绪所传染,自己也变得烦躁。
这些方法都是从解决学生讲话来谈,但上课学生乱讲话的原因很多,上课时发生类似的现象,还得找一找原因从源头解决才好。
只有师生共同努力配合,才会有一个高质量的课堂效率。

有教育专家这样说,“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如果没有它,知识的光芒就照射不进来。”
如果不知道如何训练孩子注意力,很多孩子就会在课堂上经常走神儿、溜号儿、东张西望,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时间久了就会造成对知识点的疏漏,这样不仅会降低听课的效率,更加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作为老师,除了要学会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方法外,还应该善于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
记录法
给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专门用来记录走神的内容。
比如,今天数学课中学生想起要去游乐园玩儿,那么,就要在本子上做记录:“数学课——游乐园”……
这样记录几天以后,孩子从头至尾认真看一遍,会发现自己胡思乱想的东西是多么无聊,浪费了多么宝贵的时光。渐渐地,学生就会对走神越来越厌恶,记录本上的内容也会随之越来越少。
2
情境想象法
无论多么爱走神的学生,当参加重要的考试或竞赛时,他也会尽可能地集中注意力作答。
因此,每次做作业时,不妨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正参加某次大考或竞赛,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使自己真正紧张起来,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
平时做作业像考试一样认真,考试时就能像做作业一样轻松。
3
表扬暗示法
这里说的暗示是采用语言形式间接的暗示。
也就是说,当老师发现有的学生思想“溜号”时,不直接批评思想“溜号”的学生,而是表扬全班同学,或者表扬比较好的学生,从而对思想“溜号”的学生发出警告。
例如,一位老师发现一名同学课堂上摆弄小刀,他对同学们说:“现在同学们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没有一个同学搞小动作。”而这名同学听了老师的话以后,立刻把小刀收了起来,专心听课。
4
示目暗示法
示目,就是老师用目光注视学生。这种暗示是老师直接用表情、动作向学生暗示。
当老师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思想溜号时,不改变正常教学,而是抽出空余时间,用目光注视那个学生,从而让那个学生觉察到老师已经发现自己思想溜号,并从老师的眼神上看到已对自己不太满意,这种以目传情的直接暗示法能使思想溜号的学生马上把注意力集中起来。
5
提问暗示法
提问暗示法是老师通过提问向学生直接发出的暗示。
例如,在课堂上,当老师发现有的学生思想溜号时,有意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者是重复及补充别人的发言。
这种暗示是具有惩罚性的,它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会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可暗示他要在以后的课堂上把注意力集中起来。
但是这种方法不宜多用。特别是不要把这作为管理学生维持课堂纪律的主要方法。
6
用学生名字来作为教学例子
在课堂中,把练习题中的名称改成班级学生的名字,这样会让他们因为身边人的事情而感到有趣。
比如在在数学课上,数学广角中合理利用时间中一道题改成:
我们班李雷开了一家理发店,我们班三位同学同时到了理发店。张伟理发要20分钟,王磊洗头要8分钟,夏普吹风要5分钟,请大家谈谈怎样安排使他们等待的时间最短。
这几个同学都是我们班上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后,他们个个都会去积极思考,因为大家都在念他们的名字交流意见。
最后,我还幽默的问问李雷:你觉得这样的安排好不好?从鲜活的例子中给与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平常的练习题中涉及到的人名都用本班学生的名字替换,让他们参与到具体的数学情境中去,会增加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
7
用特定动作来调整学生情绪
学生大部分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产生厌倦情绪在所难免。特别是下午的课,整个课堂有些沉闷,学生心不在焉,这个时候又不好具体提醒谁。
如果让学生突然做一些有趣的动作,如全体同学双手举起,放下,再举起再放下。或者向右摆头,向左摆,每次的动作都不尽相同。
学生在笑一笑、做一做中得到片刻的休息,调节他们的神经,也有助于让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上来。
8
用夸张的神态刺激学生感官
没有哪一个人会对一成不变的事物感兴趣。学生对老师也是如此。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变化语调、丰富的表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人。
9
用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吸引学生
做课堂练习时前,出一些类似的题目集中评讲,并且直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我们等一会要做的题目,请大家认真听。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绝大部分同学都会高度集中注意力。

课堂小动作是影响学生上课效率的杀手之一,也是让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的学生“顽疾”。
小动作特指学生在课堂上各种轻微动作,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玩铅笔、尺、橡皮、纸巾之类的小物品;咬手指,咬笔杆等等。
然而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可爱表现的重要属性。我们应当正视这种行为,正确地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为了课堂教学的稳定和结果而去单方面斥责、甚至惩罚孩子。
1
激趣法
学生上课时做小动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学习不感兴趣。
如果在教学中通过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将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使小动作大大减少。
比如,在教学《小猫钓鱼》一课时,首先媒体出示一幅会动的卡通小猫图,让学生跟小猫打招呼。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特别浓厚,正在做小动作的学生也“刷”地一下把目光转向了屏幕。大家纷纷向屏幕上的小猫挥着一只只小手:“小猫,你好!”“小猫,欢迎你!”
揭示课题后,为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有几个学生可能认为这个问题其他学生一定会回答,自己考不考虑无所谓,所以又做起了小动作。
此时,播放课文动画,让学生带着刚才的疑问有目的地看。使做小动作的学生重又将注意力转移到课文中来。
大家都被生动形象的课文动画深深吸引住了,连平时最好动的学生也睁大眼睛专注地看着动画,生怕漏看任何一个情节。
所有的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对象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做小动作的现象。
2
榜样法
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的模式,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树立典型做榜样,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努力。
老师可以经常给孩子讲有关专心学习的故事。如陈毅小时候由于学习很专心,以至于拿墨水来当饼吃; “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
讲故事不仅使孩子的注意受到激励,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言行。
同时老师还应当随时随地在班中树立榜样,如:“某某同学坐得真好,老师看看谁能像他那样。”“某某同学能坚持到现在,没做过一次小动作,进步真大!看看还有谁像他一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