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资人和股东是一样的吗

2025-03-30 14:31:3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股东,顾名思义就是出钱办公司的人,出资人可以是董事会里的行政人员,但不一定是股东。股东会是公司里的权力机构,对公司的管理做出实质性的决策.

股东拥有的是所有权,出资人拥有的是资金债权。

股东一般不能退股,只能转让。出资人到期后,出资人可以向资金债务人请求偿还。

拥有公司股份就可以参与公司决策。拥有出资人与决策权无关。 股东可以享受分红。出资人最多只有利息。

出资人一般可以按照“出资”份额来分配公司的剩余资产;而无论“投资”金额的多与少,只要不是入股形式的出资,都不能取得分配公司剩余资产的资格。

“出资”作为股份的表现,将通过股东分红的方式实现回报;而“投资”则一般是通过投资协议所约定的利润分配方式实现回报。

出现“出资”不足时,公司清算时债权人可追究股东的补充出资责任;而“投资”不足时,公司债权人不能追究投资人的出资责任。

回答(2):

按照你的描述,你们是国企改制,你们可能存在员工持股委员会,委员会代出资员工持股,即员工持股委员会为公司法理论上的显明股东,出资员工为隐名股东。而出资证明,证明的是你确已出资,为该公司的隐名股东,股份由持股委员会代持。

而持有股权证代表的是你为经工商部门登记的,该公司的股东。

回答(3):

出资人和股东是公司筹建的不同阶段的名称,公司成立前是出资人,成立后是股东。
公司分为四类:一人公司
有限公司(50人以下)
国有独资公司(一个股东)
股份有限公司(不限人数)

回答(4):

出资人和投资人的区别主要是投入资金的时间不同、投入资金的目的不同、投入资金的表现形式不同、收取回报的表现不同、对公司债权人的意义不同、对资金主体的意义不同。
具体分析:
投入资金的时间不同。
“出资”在公司设立之前必须实际投入并缴足;而“投资”既可以在公司设立之前投入,也可以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分期投入。
投入资金的目的不同。
“出资”的目的在于缴足注册资本进而设立公司;而“投资”的目的则在于公司业务的开展或扩大经营。
投入资金的表现形式不同。
“出资”一般通过章程约定并由公司出具《公司法》规定的出资证明书作为投入资金的表现;而“投资”则一般通过内部投资协议,由公司出具非正式证明文件作为投入资金的表现。
收取回报的表现不同。
“出资”作为股份的表现,将通过股东分红的方式实现回报;而“投资”则一般是通过投资协议所约定的利润分配方式实现回报。
对公司债权人的意义不同。
出现“出资”不足时,公司清算时债权人可追究股东的补充出资责任;而“投资”不足时,公司债权人不能追究投资人的出资责任。
对资金主体的意义不同。
清算完毕后,出资人一般可以按照“出资”份额来分配公司的剩余资产;而无论“投资”金额的多与少,只要不是入股形式的出资,都不能取得分配公司剩余资产的资格。

1.实际出资人是隐名股东,相对应的,经工商登记的股东是显名股东。工商登记的信息主要是起对外公示的作用,在公司内部,股东之间的协议具有约束力。
2.实际出资人应该享有股东权利。不过,建议在公司内部的股东名册上应该列上该实际出资人。
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