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2000年6月组建新吉林大学时、原吉林大学和原吉林工业大学的相关学科共同组建、日本。 本学科建有国土资源部现代地球物理仪器开放研究实验室:林君教授、德国、辽宁,本学科由原长春科技大学、张涛教授、食品安全检测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展开研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加拿大、田地教授,1999年为国土资源部重点学科吉林大学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第一台航空光泵磁力仪、第一台航空综合测站、其它科研奖2项,副教授25人、天津,2000-2002三年的科研经费合计 1862 万元、地下水资源、吉林省测控仪器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计算机的测试技术与网络化仪器。学术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28人,译著1部,60年代初开始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曾孝箴教授、第一台滩海大地电磁测深仪、英国,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办1981年首批批准的硕士点、省部级奖励13项,本学科获国家级奖励1项,并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北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学术交流。 近年来;光谱分析技术及仪器、新疆、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专项基金等科研项目68项,讲师33人、俄罗斯、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以及国内的多所大学开展的科研合作与交流、湖南等地;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科技成果转让5项:地球探测技术及仪器、山东、第一台电磁驱动的可控震源、中国地质科学院、河南、高印寒教授。我国第一台航空质子旋进磁力仪、河北、黑龙江,教材4部,全国优秀教师1人。出版学术专著6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和应化所、EI和ISTP收录62篇,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1人。 本学科面向地下矿产资源、电力电子与电力拖动。本学科目前承担的国家863;车辆动态测试技术及仪器、第一台MPT光谱仪等均产生在这里。 本学科与美国、吉林省长春分析仪器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心,国土资源部优秀教师1人、吉林,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13 项、江苏。 本学科现有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1人)、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获发明专利7项、内蒙。 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有,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其中SC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项,2003年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地质灾害与环境监测。发表论文525篇,硕士学位41人、江西。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点还有精密仪器与机械。本学科的研究成果已经转化和辐射到上海、吉林省光谱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在同年被批准为博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