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是和谥号连在一起的。桓公,孝公,穆公都是后人在他们死后的称呼。因此就会出现期各诸侯国均有桓公,孝公,穆公。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私谥可能始于东汉,或谓春秋时期已有。民国以后,称谥在一段时间内仍存在。谥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如岳飞谥曰武穆,海瑞谥曰忠介。
一般来说,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
详情请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1072.htm
楼上都回答的很正确了,我修正说一点~
春秋时期这些某某公的“公”,绝对不是公爵的意识,而是对君主的尊称。事实上齐恒公的爵位是“侯爵”,他是世袭姜太公的爵位,在春秋时期,非宗亲能封“侯爵”已经是最高的爵位了,而某些小国的国君顶多就个伯爵,甚至子爵。而周室宗亲,比如周公旦,他的爵位才是“公”。
而那些恒,孝,穆等都是谥号,就好象有汉高祖,也有唐高祖一样。这个谥号都是死后才评定的,主要是评价此人的一生,字面上的意识,比如“文”,就是文治出色,“武”就是武力强盛。“孝”“穆”这些都是好的谥号。
公指的是爵位,公侯伯子男嘛,而桓、孝指的是谥号,也就是根据这个人一生的作为所做的评价,古代有专门的谥号法则,比如苏轼谥号是文忠,文指的是他的文章,忠指的是对君上。所以当然就会有重复的,就好比一个人取名字,可不就有很多重名嘛。
桓公,孝公,穆公 这些是他们死后 群臣根据他们一生的行为而定的谥号 儒教中的谥号制度是为了约束君主的行为,让他们有所忌讳,比如“文”,就是文治出色,“武”就是武力强盛,“幽”是暗弱
公 只是个古代尊称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