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同工酶的临床意义。

2025-03-28 09:39:0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同工酶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现象,至今在分类、概念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在临床应用上,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都是很有帮助的,可以把同工酶理解为一个包括有多种能催化相同生化反应的酶族,在这一族中虽然都催化相同的生化反应,但各个同工酶在理化性质上有差异,因此可以根据同工酶的差异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将其分离测定医|学考试网。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差异和酶蛋白结构有关,这些结构差异又可引起酶蛋白抗原性的变化,因此现在利用免疫原理来测定同工酶的方法有了很大发展,并用之于临床。

由于同工酶的分布有明显的组织差异或细胞内的定位不同,使其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意义。因为存在组织差异,所以可根据其变化来推测受损的组织或器官。例如CK MB活性增高对判断心肌梗死有意义。心肌有损伤时虽然可有总LD活性上升,但诊断意义不大,如果LD.活性上升,且LD1>LD2则说明有心肌疾病,如果在此基础上还出现LD5>LD4则说明在心肌损伤的同时并伴有肝的损伤,例如右心衰引起肝淤血的状况。

有一些同工酶只是在细胞内定位不同,也有临床意义,这其中有诊断意义的主要是线粒体同工酶,线粒体中有些酶的性质和结构与胞质中同工酶有明显差异,有临床意义。用的较多的是线粒体AST,此酶较难进入血清,但当肝病变严重、细胞坏死时,线粒体同工酶可进人血中使其升高,对判断疾病的程度和预后都有帮助。

另外,还发现有些同工酶在从组织进入体液后,进一步分化为几个不同的类型,即所谓同工酶亚型。CK-MB的亚型有MB1、MB2,CK-MM的亚型有MM1、MM2、MM3.这些亚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溶栓效果的判断都优于CK-总酶和同工酶。所以,同工酶和同工酶亚型的临床应用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回答(2):

同工酶(isozyme,isoenzyme)广义是指生物体内催化相同反应而分子结构不同的酶.按照国际生化联合会(IUB)所属生化命名
委员会的建议,则只把其中因编码基因不同而产生的多种分子结构的酶称为同工酶.最典型的同工酶是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同工酶的基因先转录成同工酶
的信使核糖核酸,后者再转译产生组成同工酶的肽链,不同的肽链可以不聚合的单体形式存在,也可聚合成纯聚体或杂交体,从而形成同一种酶的不同结构形式.同
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在生物学中,同工酶可用于研究物种进化、遗
传变异、杂交育种和个体发育、组织分化等.例如最原始的脊椎动物七鳃鳗(Lamprey)只有一种LDH肽链,进化到较高级的鱼类才有A、B两类肽链.又
如通过对地理分布不同的物种间某一同工酶谱的普查可以推测物种的地理来源.动、植物的遗传变异可通过子代和亲代同工酶谱的比较来鉴别.法医学中也可用多种
同工酶谱的分析来鉴定亲子关系.细胞杂交或植物杂交育种后是否出现新品种也可用周工酶谱的比较来确定.在个体发育中,从胚
同工酶图谱

到出生,再到成年,随着组织的分化和发育,各种同工酶谱也有一个分化转变的过程.某型同工酶在胚胎的大多数组织中出现,成为主要型式,称为原始型同工酶.
但出生后在某些组织中逐渐减少而被另一型同工酶取代,后者在胚胎组织中几乎不存在或含量极微,只在分化成熟的少数组织中存在,称为成年型同工酶.在植物的
不同发育阶段,同样可见同工酶谱的相应改变.
  在医学方面,同工酶是研究癌瘤发生的重要手段,癌瘤组织的同工酶谱常发生胚胎化现象,即合成过多
的胎儿型同工酶.如果这些变化可反映到血清中,则可利用血清同工酶谱的改变来诊断癌瘤.此外.因同工酶谱有脏器特异性,故测定血清同工酶常可较特异地反映
某一脏器的病变,如血清的LDH1(B4)或MB型肌酸激酶(CK-MB)增加是诊断心肌梗塞较特异的指标,较测定血清LDH或肌酸激酶(CK)总活力更
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