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的玻璃是钠钙硅系统的玻璃,如建筑玻璃,汽车玻璃,日用瓶罐玻璃等等,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 氧化钠 氧化钙 氧化铁 氧化铝 氧化硼等。这些化学成份主要由石英砂、纯碱、石灰石等矿物融化后形成,因此也就觉得了玻璃属于一种无定型态的物质(非结晶态),从微观方面说物质的结构是在小范围内是有规律可循的,遵循一定的固定结构,大的范围内又是杂乱无章的,无规律可循。
2、再回到化学组成方面来看,每种玻璃都有不一样的配方,每种配方导致生产出的玻璃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对于氧化硅含量比较高的玻璃,其性质必然倾向石英玻璃,即热膨胀系数小,密度低,硬度高,导热性低等等;如果玻璃中氧化铝的成分高,则其具有比较好的机械性能,若氧化铁的成份特别高则玻璃的透光性低,有的甚至加入金属氧化物来形成不同颜色玻璃,若氧化铁含量极低,则可用在做透光率高的太阳能玻璃和光学性能优良的光学玻璃等,若在配方中引入极低的碱金属氧化物并且加入一定的稀土,可以生产液晶玻璃,由此可见不同化学成份可以形成不同性质不同种类的玻璃。
3、若对不同的玻璃进行后续加工可以生产导致玻璃性能出现一定变化,例如钢化玻璃就是来利用玻璃受热时的热应力来抵消外界物体的冲击力;镀膜玻璃是利用表面镀层的氧化物膜来用在太阳能行业
以上为本人拙见,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