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在去超市的路上或者是外出的时候看到很多的沿街乞讨者。他们中有拿着话筒诉说自己不幸身世的;有用二胡拉出忧伤曲子的;有抱着孩子在路边不断向路人行礼的;也有直接拦住行人去路,把盛钱的饭碗放在你面前的;甚至有学生模样的人,身背一书包,蹲在路边,低着头在路上用粉笔写上一行娟秀的字“乞讨一元钱买馒头”或是“需要六元钱坐车”;有时候还会在宿舍里遇到自称是聋哑人的女孩子,她们会拿出手工做的娃娃熟练之类的,写在纸上告诉你,说是为聋哑人筹钱.......... 这些人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的乞讨者,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乞讨者登门拜访,他们乞讨的不多,给点米或是几毛钱就行了。但是必须是要给的,因为如果不给他们就会在你面前吐痰诅咒你,淳朴的农民不仅善良而且迷信。所以在我小的时候母亲就经常教导我,如果有人上门乞讨是一定要给的,而且还要热情! 到了读书的年龄,很少待在家里。逢年过节去集市看到了更多不一样的乞讨者,他们都衣衫褴褛,很多都是残疾人。不过施舍者却并不多。也许随着人们认识的逐渐加强,他们开始理性的看待这些乞讨者了。甚至有很多人开始埋怨这些乞讨者,说他们阻碍了交通、影响了市容市貌、也影响了商人的生意,影响了购物者的心情……….。那时候我渐渐的为繁重的学业所累也就没有怎么关心这些事情。只是有时候看到那些乞讨者心里会很酸楚,觉得他们很可怜自己却没有能力去施舍。 终于奋斗到了大学,课余时间多了,经常和同学一起到外面去逛逛。每次路过地下通道总看到有很多人在那里乞讨,当我准备施舍时候,同学提醒我说:“那些讨钱的都是以此为职业的,其实很富有,不要被骗了!”于是伸出去的手慢慢的缩回来。第一次将乞讨者与骗子联系到一起,以前也听说过有乞讨者天天在外面乞讨,其实家里都盖楼房了,一直不相信。现在开始慢慢的怀疑,他们是真的需要别人的施舍的弱者吗? 再来说说出售工艺品的聋哑女孩吧!曾经听同学说,看到那个女孩在楼下打电话。我曾经在寝室遇到过一个向我卖毛线娃娃的女孩,当时手里没有零钱所以就没有买。那些娃娃是用泡沫球和毛线制成的,很粗劣。几乎可以说她就是在讨钱。后来又一次再自习室遇到一个女孩,这次亲自证实了她的谎言,当你说你没有钱的时候她装作听不懂,而你问有什么可以买的时候,她却会马上把东西拿给你看。这肯定不是巧合! 前几天去超市的时候竟然在超市门口看到一个女生拿着话筒讨钱,旁边还有音响,我和同学都很怀疑,乞讨的方式进步的可以和计算机的速度相比了。乞讨本来是一个体现社会关爱的现象。但是现在看到的却是商业化,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文章写的是一些人,他们拾弃婴,然后把那些可怜的婴儿都弄成残疾人,让可怜的孩子在路边讨钱,而他们却用那些钱肆意挥霍。无论是残忍的利用他人来乞讨,还是变换手法去骗取别人的同情。我看到的是,乞讨已经不再是让人同情的事情。人们越来越厌恶那些虚伪的乞讨者,因为他们连做人最基本的素质都没有,他们只是以欺骗为职业的无耻之徒! 于是面对那些乞讨者,我们首先应该判断他们是不是真的需要帮助。比如说有学生写下要钱买饭吃,我们大可帮他把饭买来,而不用给钱。讨钱坐车的话,就帮他买好车票看着他上车。聋哑人我们需要他们出示残疾证明。作为一个大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和未来的主力军。我们不能盲目的慷慨捐赠自己的同情给那些可耻的人。因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会很坚强的面对生活,如果有爱心的话可以通过正当的途径捐赠,比如说慈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