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是共有71个诸侯国,绝大部分是同姓(姬姓)诸侯国,一小部分是异姓诸侯国。分封列国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异姓诸侯国主要是功臣封地(如齐国是姜尚的封地)或者是古帝后裔的封国(如夏朝的后人封于杞,黄帝的后人封于蓟,商朝后人微子封于宋等)。
比较有名的诸侯国有:
秦: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
楚:湖北和湖南一带,后来扩展到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和山东一带
齐:山东北部一带
燕: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晋:山西、河北南部和陕西中部,前403年分为韩赵魏三国
陈:河南淮阴县
郑:河南新郑
鲁:山东南部
宋:河南商丘
卫: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中山:河北灵寿、唐县
曹:山东定陶县
吴:长江下游一带
越:浙江一带
蔡:河南上蔡县和新蔡县一带
邾(皱):山东皱县一带
郜:山东成武县东南
莱:山东黄县东南
蓼:河南唐河
皖:安徽潜山县北
郇:山西临绮县一带
藤:山东藤县西南
许:河南许昌县东
杞:河南杞县
邶(bèi):河南汤阴南
庸:河南新乡市南
还有虢、滑、豳、莒、巩、邠、褒、申、缯、焦、霍、蓟、祝、管、虞、芮、成、徐、荆、巴、蜀 等等很多
这也只是西周初分封的一些诸侯国,到了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经常不断爆发兼并战争,一些国家消失了,还有的一些国家分裂了,如韩赵魏三家分晋(韩:河南东部和山西东南部 赵: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带 魏: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 )。
春秋五霸: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一说为:齐桓公 晋文公 宋襄公 秦穆公 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周初共分71国,
周公死后继续分,一共达到800个诸侯
这是西周的
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失势,那些诸侯国打来打去,并来并去,也就减少了
365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