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的历史

2024-10-30 22:09:3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邮票的祖先——黑便士
邮票家族的祖先是谁,在哪年什么样背景下而诞生的。这个词题,现在有一 些刚刚踏入集邮大门的集邮者,他们还没有了解清楚这个问题。早在邮票出世以 前,人们就有信件往来。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使得人们的书信往来日益频繁。那时候还没有邮票,邮寄信件的费用是由收信件 的人来付,寄信人反而不用花钱。说起邮票的诞生,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广泛 地流传着:一百多年前,英国一个小姑娘收到一封来信,她接到信后只往信封上 看一眼,就交给邮递员氢信退回去。她说:“我没有钱收信。”邮递员和她争执 起来。这时有个叫罗兰。希尔的英国贵族散步走了过来,看到这种情况,问明争 执原因,他掏出钱为小姑娘交了邮费。小姑娘很感激他,并向他说了实话。
她说,这是她远方亲人的来信,因为家里很穷,拿不出钱来交邮费。她们事 先约好,如果他的身体健康,就在信封上画上一个圆圈,她收信时看到信封上的 圆圈:就知道她身体安好,可以不必付钱取信了。这位英国贵族明白了小姑娘拒 绝收信的理由,觉察到邮政管理上有漏洞,认为邮政制度需要改革。 1837 年, 罗兰。希尔印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可行性》。书中 提出了改变收费办法,降低邮费、统一邮费等系列改革建设。他建议印制统一的 邮票,由寄信人付钱购买贴在信封上寄出,收信人不必再支付邮费。
他的建议得到广大群众和工商界的支持,一些顽固守旧的人却加以阻绕。
但是,改革是不可阻挡的,两年后英国政府终于采纳了他的建议,开始进行 邮政改革。罗兰。希尔为设计邮票图案忙碌着。他举办邮票设计公开竞赛,参加 竞选的邮票国案很多,最后选用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侧面像,两边有简单的图案作 装饰。
这种邮票于1840年5 月6 日正式发行,在这一年中,重印了十一次,印了6800 万枚。这种邮票是黑色的。按照罗兰。希尔的建议,不管一封信寄往多远的地方, 邮费一律定为一便士(便士是英国货币的名称),所以这样邮票就有了“黑便士” 的别称。“黑便士”票幅很小,没有齿孔,使用时要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前开, 稍不注意就把邮票剪坏了。后来英国一些小商店为了赚钱,就买进整张邮票剪开, 然后再一枚一枚地出售。可见,最初的邮票是不完善的。但是,罗兰。希尔这个 卓有成效的改革,导致了邮政事业的巨大转度,它简化了邮件收费的繁琐的手续, 加快邮件传递速度。从“黑便士”出现到今天,人类用邮票已有一百五十多来的 历史了。在这一百多年中,各国发行了数10万种邮票,“黑便士”——邮票的祖 先,它一到世,为人类的文化生活开辟了新的领域,集邮活动很快地出了。人们 忘记不了罗兰。
希尔的功勋,为了纪念他,许多国家都发行了纪念他的邮票。
TOP
邮票名称的来历
最早,邮票一词是从英文POSTAGE.STAMP.直译来的,意思就是“邮资凭证“.1840年,英国最早发行的邮票印有女王的肖像继而各国仿效,纷纷发行图大多是君王将头像的邮票,流传到我国后便叫“人头“.1879年上海<<申报>>上就曾刊登一则广告:收买信封老人头:部局书信馆人头每百个价二角;海关人头 每百个价二角;东洋人头每百个价三角..... 六年后,<申报>上刊出又一则告:“收买信面旧人头” 1878年,,清光绪四年发行中国第一套以“云龙”为主图 的邮票,接着发行小龙.蟠龙邮票.我国早期的邮票上多带有“龙“的图案,民间俗 称为“龙头“.直至民国期间,人们还这样习惯地称呼 1880年,上海清心书 馆编 印的<<>花图新报>曾刊登一篇<各国信馆之印图>的文章,称邮票为“邮钞” 这一时期,在邮局往来的正式公文中,常称邮票为“图记纸”清国家邮政 公布的邮政章程中规定“邮政局制造信票.以便粘信面“.称邮票为“信票”,表示该票是寄信专用的,因上面有图案,又称为“信资图记” 在我国台湾省 ,邮票曾被称为“士担纸“,即英文STAMP的音译.1888年,台湾设立文报总局 ,在其颁布的<台湾邮政票章程>中,首次出现“邮票“二字.总局印发了两联单 式的台湾邮票,用以在传递公文中分清职责和传递时间,官用的称“邮票”,民 用的称“商票",但这里所说的邮票与现在的意义不同. 在我国邮政史上,正式使用“邮票"一词从1899年开始的,这时邮政汇总已开办,邮政业务扩大了 ,“信票"上的“信字已不能包括全部邮政业务".1912年,我国发行的“光复纪念"邮票上,第一次印上了“邮票"字样.
TOP
中国第一枚邮票的故事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 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分三次刷发行。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 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距离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 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 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著名的孤品;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较珍贵,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 110 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 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 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 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 大龙邮票纪念专集> ,还摄制了< 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大龙邮票> 电视专题片
TOP
世界各国最早发行的邮票
邮票的发明,大大简化了繁琐的邮政费手续,加快了信件传递速度,使邮政收入逐年增加。于是各国纷纷效仿。
法国10世纪末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殖民中家之一,自1849年开始发行邮票,主图大部分是选用希腊神话或罗马神话中的神像,都是著名的雕塑或绘画作品。法国邮票的设计水平和印刷质量一向居于世界前列。比利时王国1849年发行第一批普通邮票,票面末印国号,只印法文邮政标记,主图是国王利奥波德一世像,国王胸前佩戴一枚大奖章,通称“大奖章邮票”,是比利时王国早期邮票中的珍品。西班牙历史悠久,1850年开始发行邮票,票面主图是女王伊萨贝娜二世像及西班牙微志等。奥地利和瑞士同年发行邮票。奥地利邮票主图是皇冠和双头鹰微志,票面印有奥。匈两国名称,邮票适用于奥,匈两国。1851年丹麦发行邮票。荷兰王国最早于1852年发行邮票,票面末印国名,只印“邮政”字样,主图是国王威廉三世像。卢森堡是年也发行邮票时,就印有“瑞典”国名,早期的邮票主图多为微志。雄狮纹章。数目字。三顶王冠和国王奥斯卡二世像。挪威于同年也发行邮票,翌年,芬兰发行邮票。1860年波兰。马耳他发和邮票。19世纪中叶,意大利这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同861 年撒丁王国改称意大利王国后统一发行邮票 . 希腊是欧洲的文明古国,于1861年发行了第一套邮票,标记印“希腊邮票”主图是希腊神话中的信使之神赫尔梅斯侧面像。匈牙利,圣马力诺1871年,冰岛于1873 年保加利亚于1879年,摩纳哥于1885年相继发行邮票。素有“邮票王国”之称的列支敦士登1912年发行邮票。巴尔干半岛之国阿尔巴尼亚1913年始发行邮票。捷克斯洛伐克1918年发行邮票发来,以其票幅较大,印制精美为世人称道。前苏联邮票设计水平和印刷质量
在世界各国邮票中均属上乘。1923年最早发行的普票10枚,主图是工人像4 枚,农民和士兵像各3 枚,票面印“CCCP”标记。
比起欧洲来,亚洲国家发行邮票较晚。阿富汗于1871年开始发行邮票,当时国名是“喀布尔王国”。同年日本以行“切手”(即邮票)。中国于1878年正式发行“大龙”邮票,朝鲜于1884年建立近代邮政并发行朝鲜第一套邮票,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境内的6 个协约邦于1884 年使用加盖邮票印度共和国邮票则于1950年发行。尼泊尔于1881年开始发行本国邮票,泰国(原称暹罗)于1883 年开始发行邮票,票面标记为暹罗文,末印国号,只印邮政或邮票字样,主图是拉玛五世国王像。土耳其的邮票可追溯到奥斯曼帝国于1886年发行的邮票。伊朗史称波斯,波斯帝国于1870年开始发行邮票票面无国号,只印面值和狮子微志, 1864年发行的“荷属印度”邮票是印尼最早的邮票菲律宾1889年印制邮票,票面图案即现在菲律宾国旗上的微志,马来西亚1990年首行统一邮票香港邮局自1862 年起发行7 分一96分面值不等的邮票,一套7 枚,澳门1884年宣布设立澳门邮政司,同年正式发行邮票,到20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家挣脱殖民枷锁,纷纷宣布独立,开始发行本国邮票。
非洲大陆备受殖民统治者的奴役,在古奥斯曼帝国和英,法,葡萄牙,德意志,西班牙等殖民者的统治下,非洲各国都曾使用或发行殖民国邮票,近代纷宣布独立,开始发行本国邮票。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在,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上第二个(1843年)发行邮票的国家,美国于1847年统一发行邮票之前,1845一1846年曾经有10个州的12年城市以行邮票或使用过邮资已付戳记。英属圭亚那于1850年,加拿大,特立尼达于 1851年巴巴多斯于1852年,智利于1853年,古巴于1855年,阿根廷与墨西哥于1856 年,秘鲁共和国于1857年哥伦比亚,巴哈马于1859年开始发行邮票,牙买加,圣卢西亚于1860年开始发行邮票,同年开曼群岛使用牙买加邮票。
1861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格林纳达岛国发行邮票。安提瓜与尼加拉瓜于1862 年,玻利维亚和哥斯达黎加共和国于1863年开始发行邮票,厄瓜多尔,洪都拉斯于1865年,萨尔瓦多于1867年,巴拉圭共和国于1870年危地马拉于1871年,多米尼加于1874年,蒙特塞拉特于1876年巴拿马。马尔维纳斯于1878年开始发行邮票, 1880年多巴哥开始发行邮票。多山之国海地自1881年起发行邮票,法属圭亚和马提尼夏天古岛于1886年开始发行邮票,美洲各国早斯邮票图案多为微志,国王像及邮政标记类的文字。
大洋洲的新西兰自1855年起发行邮票,票面印有“新西兰”标记,主图是维多利亚女王青年时正面像,汤加是南太平洋一个历史悠久王国,于1886年开始发行邮票,主图是王朝第一位国王侧面像,澳大利亚于1913年统一发行邮票,第一套邮票主图是澳洲地图和一头袋鼠。许多岛国被殖民者占领后,使用占领国邮票,直独立后才发行自已国家的邮票。
南极洲由于地理。气候条件恶劣,无人居住,从18世纪末,英国开始南极探险以来,一些国家相继对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为供南极考察站使用,曾加盖和发行了“英属南极领地”邮票。“澳属南极领地”邮票。法属南方及南极领地邮票和新西兰站用“罗斯属地邮票等。”1959年< 南极条约> 规定1961一1991年冻结一切领土主权和领土要求1983年以马来西亚为首的一些国家在联合国提出并通过“南极这人类共同财富”的提案。

瑞典的黄色3基林错色票,成交价100余万美刀。大概是10多年前的成交价了。买家是保密的,谁也不知道

回答(2):

邮票(Postage stamp)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是邮件的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证明,发送者将邮票贴在信件上,再由邮局盖章销值,以用于在邮件被寄出前,证明寄邮人已支付费用。邮票的发行由国家或地区管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主权的象征。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邮票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财源来源。收藏邮票的爱好叫集邮。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
诞生历程

 邮票的诞生,是由于邮资的征收对象的改变:1.降低了邮费2.按重量计费3.先付邮费。通信因此走入寻常百姓家。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
  邮票的雏形最早出现于17世纪中叶。165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区开办邮政的物权赐给维拉叶。维拉叶在巴黎设立了“小邮局”,还在街道设立了邮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递信件。维拉叶采用一种名为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出信给用户。寄信人把邮资付讫证套在或贴在信封上,写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邮局收取信件以后便把邮资付讫证撕毁,然后把信件投送给收信人。这种邮资付讫证的标签,可以说是邮票的前身。这种标签随用随撕毁,没有留传下来。
  在1836年来自卢布尔雅那的奥地利人劳伦斯·科师尔(Lovrenc Ko?ir)向奥地利政府提出建议,引入邮票简化邮政服务。苏格兰书商詹姆斯·查门斯(James Chalmers)在1838年递交了类似的建议。建议可能为罗兰·希尔所采纳,而后者在1835年受不列颠政府委托去对邮政进行改革。希尔因此成为邮票使用的倡导人。
  在19世纪早期,邮资是按邮件送递路程远近和信件纸张数量分别逐件计算的,即“递进邮资制”,费用由收件人支付。按照规定,邮程在15英里之内收费4便士;20英里内收费5便士;300英里内收13便士……除此之外,按照邮递条件还会另加邮资。邮资非常昂贵。据记载,一封从伦敦到爱尔兰的信件就要花费一个铁路工人一个月工资的两成。如此高昂的邮资不仅平民望而却步,连国会议员也难以承受,为此国会竟决定议员可享有免费邮件。结果一些议员将这些免费邮件大肆赠送给亲朋好友,免费邮件竟占邮件总数的75%,邮政部门因此亏空严重。而民间也想尽办法逃避邮资,诸如请人代送或拒绝收件等方法层出不穷。
  希尔于1837年2月22日出版了一本叫做为《邮政改革—其重要性与现实性》的书籍,主张取消邮件免费特权,在英国本土邮件重量只有低于0.6盎司一律只收1便士的改革方案,并且由寄件人预付邮资,还提出用一种印刷精美的邮政用品来预付邮资,引起广泛回响。1839年7月22日,希尔的邮政改革主张终于在下议院通过。8月17日,该方案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的通过,决定自1840年1月10日正式实行。1840年3月,第一批邮票240个邮票模版制作完成,4月15日开机印刷,并于同年5月1日正式发行,并且在5月6日生效(但在5月2日已有人在使用了)。因为其面值1便士且用黑色油墨印刷,所以收藏家称之为黑便士(One Penny Black)。这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图幅为19mmX23mm,无铭记,无齿孔,有背胶,有小皇冠水印。
  最初的两枚邮票设计也是多得罗兰·希尔。为之他收到数千份设计,最后都为他弃之不用。邮票上的画像来自于一枚他特别喜欢的1837年纪念币。面值1便士的邮票是黑底的,2便士面值的则是蓝底。亨利·科巴(Henry Corbald)为之制作雕版,而印刷工作则由珀金斯,培根·珀斯印刷厂(Perkins,Bacon Petch)承担。而黑便士邮票也有其不足之处,邮票上的黑色邮戳不易看清,且容易洗掉,因此有人钻空子(漏洞)将其反复使用。为此,之后的1便士邮票改用红色印刷,1841年2月10日,红便士宣告诞生。
编辑本段
历史发展

  在1840年邮票诞生以前,出现过有很多种邮件付费形式。巴黎邮局的佃户让—雅各·雷奥尔德·德·维利埃(Jean-Jacques Renouard de Villayer)在1653年发明了一种名为“付款票”(或应付票据,法语:Billet de port payé),这是与邮票类似的纸样收费条,价值“一苏”。这种付款条背面并无粘性,需要用夹子或绳带固定在信件上。目前这种付款票已很难见到,而且流传至现世的情况不详。
  在英国也有类似邮票前身制品。自1680年起伦敦芬尼邮局(London Penny Post)的商人威廉·杜克瓦(William Dockwra)和罗伯特·穆里发展出新的邮价统一系统,他们为发信者的邮件盖上邮戳的做法非常受欢迎,致使当时约克公爵在邮政领域的垄断地位岌岌可危。不过公爵向芬尼邮局施压,迫使后者在两年后放弃该项业务,而且被并入邮政总局。而芬尼邮局一些流传下来的三角形邮票(英语:triangular postmarks)现在依然可在博物馆见到。另外最少有四枚为私人所收藏。 三角邮票19世纪初一些城市出现了所谓的“城市信封”(Stadtkuverts),也可看作为贴在信封上印刷邮票的前身。1818年撒丁岛出现一盖有邮戳的信纸(Carta postale bollata),1821年前后由不列颠报纸发出的回复卡也已经有邮戳印记。世界上第一张印有邮票的明信片是在1838年从悉尼发出的邮简(letter sheets)。
编辑本段
推广过程

  两枚邮票诞生后不久,其他国家也开始跟着使用起邮票来。1841年和1842年在美国出现了一些邮票。1843年巴西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套邮票,共3枚,面值分别为30、60和90雷依斯,被称为牛眼邮票 牛眼邮票,是世界珍邮之一。1843年3月1日,瑞士苏黎世州发行地方邮票,分别以阿拉伯数字4和6为主图案,这是世界第一套双色邮票。1849年,法国发行了第一套邮票,以谷物女神色雷斯为图案。德国的第一枚邮票则是黑一,在1849年11月1日由巴伐利亚王国发行。1850年德国城邦汉诺威,普鲁士,萨克森,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还有巴登紧随其后。奥地利则在1850年6月1日开始发行邮票,它们在列支敦士登境内同样有效。中国的第一张邮票是大清邮政在1878年1月发行的大龙邮票。大龙邮票有三个版式,即薄纸大龙、阔边大龙和厚纸大龙。 
  中国满清烟台发行的一套地方邮票很快就有新的邮票种类诞生,例如在奥地利1851年出现的报纸邮票。而1871年秘鲁值第一条铁路开通之际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纪念邮票。但并非所有历史学家都赞成此观点。邮票开始具有广告效果。 邮票
当代邮票

  随着当代盖邮戳机的应用与电子邮件的迅速普及,邮票的使用量在不断减少。即便如此,邮票的每年世界使用量还是数以十亿计的。
  收藏者是邮票的一大主顾,为了迎合这些用户,邮政当局发行了很多纪念邮票,例如正值世界杯之际发行的世界杯纪念邮票,还有一些仿古制品。一些小国家的邮票已经不再是为了邮政用途,而是向收藏者售卖,作为自身财政一大来源,如梵蒂冈,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还有一些非常贫困的第三世界国家。

回答(3):

邮票起源于19世纪中叶,最早出现在英国。当时英国邮局负责发行邮票,以便于管理和收费。英国第一张邮票于1840年发行,上面印有女王维多利亚的肖像,面值一便士。不久之后,面值两便士的邮票也被发行。这两种邮票被称为“黑表头”,因为它们的设计是黑白的。邮票的出现彻底改变了邮局的业务方式,同时也推动了邮政业的发展。邮票的使用方便快捷,减少了管理和收费的难度,使邮政服务更加普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发行自己的邮票。邮票逐渐成为了一种国家形象的象征,上面印有国家元首、重要建筑物、历史事件等图案。同时,邮票也成为了收藏家们钟爱的珍品,邮票收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项热门的文化活动。邮票历史的重要里程碑是1901年的万国邮政联盟的成立。该组织旨在促进国际邮件和电报的交流,标准化邮票的设计和发行,以及邮政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至今,联合国的邮票依然是邮票收藏家们关注的重点。

回答(4):

自1840年世界首枚邮票在英国问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发行了数十万种邮票。根据发行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来叙述。
自1840年到1889年的半个世纪内,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约1万种邮票。 这些邮票可称作世界早期邮票。其图案共有1900余种,可归纳为头像、徽记、数字三大类?
这其中以头像为主,超过1000种,所以邮票在以前又称为“人头”。头像中又以欧洲 国家的帝王头像最多。世界首枚邮票就是以英女王维多利亚头像为图的。这枚邮票黑色, 面值1便士,故又称为“黑便士”。这时,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荷兰等国的邮票也 是国王头像为图。这些头像还印在近百个殖民地的邮票上。最早的殖民地邮票,是英属毛里求斯于1847年发行的,也是英女王头像,目前存世仅20余枚,是世界珍邮之一。美洲都 是共和国,多以民族领袖、总统、将军的头像为主图,如富兰克林、华盛顿、林肯、伊达尔戈、胡亚雷斯、圣马丁、玻利瓦尔等.再一类是神像,如法国的收获之神、希腊的信使之 神、好望角的希望之神、利比里亚的自由之神等。某些地方还采用守护神像。著名的有瑞 士的的“海尔威士”和英殖民地的“不列颠娜”。
另一种是徽记图案。欧洲国家的徽记以鹰、狮、王冠、盾牌、十字、城堡为多。美洲国家徽记既有对欧洲风格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创造,如火山、山峰、帆船、“自由帽”等。
世界最昂贵的单枚邮票,是英属圭亚那1856年发行的品红1分票,就是以殖民地徽记帆船 为主图的。亚洲国家的徽记另有自己的特点,如朝鲜的阴阳、阿富汗的虎头、土耳其的星 月、中国的龙。所以从前我国又称邮票为“龙头”。
再一种是以面值的数字为主图的。巴西的“牛眼”邮票和瑞士的苏黎士地区邮票,都 以阿拉伯数字居于图框之中。另一枚世界珍邮夏威夷“传教士”邮票主图是一个“2”字。 以上头像、徽记、数字三种图案,占这一时期全部邮票图案的95%以上。数字是用来标 明邮票的面值,说明邮票是邮资已付的凭证;而头像和徽记则作为权利的象征,用以说明 这一凭证是政府机构所发行,从而坚强凭证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这在邮票问世不久的年代 里有,是有必要的。
除了上述头像、徽记、数字三类图案以外,其他图案虽有,但极少,不到100种。其中 引人注目的有巴塞尔的信鸽、西澳大利亚的天鹅、加拿大的海狸、奥兰治的桔树、萨摩亚 的棕榈、新不伦瑞克的火车、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汽船、埃及的金字塔、巴拿马的地图、美 国的历史名画。还有若干国家发行了哥伦布、卡迪艾尔、科克三位探险家的邮票。这些邮票数量,不多但富有生命力,是今天大量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的先驱。
自1890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5年间年,又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邮 票。但由于若干国家的统一和某些地区的变化,到1914年实际发行邮票的国家和地区仍为200多个。
25年间共发行了2•4万余种邮票。这些邮票起着早期邮票向中期邮票过渡的作用, 所以称作早中期邮票。 这一时期的邮票,根据发行当局的性质,可分为独立国家邮票、殖民地邮票和殖民国 家在半殖民地擅自使用的“客邮”三种。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已把世界殖民地瓜分完毕,并进入再分割阶段。反映在邮政和邮 票发行上,各列强在殖民地逐渐停止使用宗主国家的邮票,而健全了各殖民地邮政。设立邮局,为殖民地特印邮票,并形成各自的特色。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爱德华七世头像先 印在60余个殖民地的邮票上。葡萄牙也有15个殖民地的邮票印有葡王头像。法国近30个 殖民地的邮票主图一律为“和平女神”、“贸易之神”像,还明确印有“殖民地邮政”字样。德国也采用统一图样印制殖民地邮票,主图都是德皇游艇。而美国则采用在本国邮票 上加盖殖民地地名的办法。 殖民地国在半殖民地则是强行设立“海外邮局”,发行“客邮”,使这些地方出现两 个邮政系统,使用两种邮票。“海外邮局”早期使用的邮票多系殖民国家本土的邮票。而 这时期大量发行“客邮”,多为在本土邮票上加盖半殖民地地名的邮票。先后有俄、奥、意、德、英、法、罗、日、美、波10个国家,在土耳其、摩洛哥、埃及、中国、朝鲜等半 殖民地国发行了“客邮”。 “海外邮局”已成了历史的陈迹,殖民地邮政也寥寥无几。这一时期发行的纪念邮票 仅有160余套,数量虽不多,却有极强的生命力,使邮票有了新的内容。
世界首枚纪念邮票是秘鲁为铁路通车20周年发行的,主图为火车和徽记,四周边框是 车站站名和面值。这枚邮票虽于1871年即已问世,然而在此后20年内,相继发行的只有两套。一套是1887年英国女王即位50周年纪念。一套是1888年新南威尔士殖民地建立100 周年纪念。直到19世纪最后10年,11个美洲国家和地区分别发行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 周年纪念票,7个葡萄牙殖民地用统一图案发行达•伽马发现新航路400周年纪念票。纪念邮票作为一个新的票种,至此方得到承认,并日益增多。其中1892年美国纪念哥伦布的一套,多达16枚,面值自1美分至5美元,图案都是采自珍藏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博物馆中 的名画,记录了哥伦布一生的主要业绩。这是世界第一套典型的名画邮票,也是纪念邮票 中极珍贵的一套。其他有特殊意义并较珍罕的有:1896年希腊发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 一套,多达16枚,面值自1美分至5美元,图案都是采自珍藏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博物馆中的名画,记录了哥伦布一生的主要业绩。这是世界第一套典型的名画邮票,也是纪念邮票 中极珍贵的一套。其他有特殊意义并较珍罕的有:1896年希腊发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 邮票,这是最早的体育邮票;1905年西班牙发行的塞万提斯名著《堂•吉可德》出版300周年纪念票,这是最早的以文学艺术家为主题的邮票。 纪念邮票直接记载了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因而它的诞生赋予邮票以新的功能。这样, 邮票不仅是邮资已付的凭证,还成为历史进程的记录,殖民地国发行了“客邮”。
1915年至1944年,有近30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邮票约5万8千种。 两次大战期间政治上的动荡,导致邮票发行的混乱。大战一爆发,有的国家就增发军 用邮票。各交战国所占领地区发行占领区邮票。如德、奥、意、英、比、罗、保、波、芬?塞尔维亚、日本等国。其中德、意、日的数量最多,使用区域最广。这些邮票的使用期不 长,并多为加盖邮票。战争使一些帝国或王国瓦解。新政权一开始来不及印制邮票,就发 行代用邮票,在旧政权邮票上加盖新政权名称或标记。有奥、捷、匈、波、苏俄、乌克兰?亚美尼亚、外高加索等共和政权。战时或战后,某些地区,或有争执,或是割据状态,因 而发行地区邮票,如萨尔、阜姆、但泽、中立陶宛等地。这些邮票最初几套常是加盖的。 根据一次大战后签署的凡尔赛和约,有争议的地区应民族自决。为此,有7个地区印选举邮票,免费供居民在表达归属愿望的信函贴用。随着国际联盟、国际劳工局等国际组 织的成立,还出现了各自在瑞士邮票上加盖组织名称的公事邮票。 战争引起的财政困难和通货膨胀,在邮票发行上也有所反映。一是加盖改值邮票和高 面值邮票的大量发行。早期的加盖改值,多半是高面值改为低面值,这一时期大多数为低 面值改为高面值。其中改值面额最高的是1923年德国将1亿马克票改为100亿马克票。这 一时期许多国家还印制了大量的高面值邮票,特别是一些战败国,其中最高的也是1923 年由德国发行的,面值达500亿马克(注)。二是战争附加邮票、邮政捐税邮票和附捐邮票的 大量发行。尤其是附捐邮票,一次大战前只有十几个国家发行,到这一时期猛增到90余个 国家和地区。这些邮票还常常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如希腊首套邮政捐税邮票的票名称 为《战争的悲剧》。
上述邮票记录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但是战争又是新生事物的催生婆,使邮发行出现了新的发展。
首先是航空邮票的诞生。意大利于1917年发行了世界第一枚航空邮票,是在特快邮票 上加盖的。航空邮票的出现,使得邮票票种增加到40余种,此后,邮票票种又逐渐减少, 日益简化。
其次,一次大战后,俄国和匈牙利建立苏维埃邮政,发行邮票,1928到1930年间, 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等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先后成立 了赤色邮政和苏维埃邮政,并发行邮票。
再次,是邮品的扩大和精美,由于集邮已发展成一项群众性活动,所以自本世纪20年 代以来,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法国、摩纳哥、波兰、乌拉圭等国为邮展的举办;意大 利、法国为集邮会议的召开;日本、比利时、丹麦、芬兰、葡萄牙、巴拉圭、巴西等国为 邮票诞生若干周年都发行了纪念邮票。1940年墨西哥等国为邮票诞生百年所发行的邮票 有的以黑便士原样为主图,以典型的票中票出现。原来为便于出售和使用的卷筒邮票、小 本票,这是也成为集邮者的藏品;原来仅有自然实寄首日封,这时增加了特印的首日封。
小版张、小型张、小全张的出现,更是说明邮政当局已在考虑如何满足集邮者的需要,增 加品种,提高质量和印量,从而增加邮政收入。加上这一时期,轮转印刷机和影写版印刷 术开始应用到邮票印制上,邮票的印制日趋完美。
这时邮票已不仅是邮资已付的凭证和历史进程的记录,而是一种小型的艺术品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所发行的邮票,称作近期邮票。目前,邮票种数已近40万。 每年还以7000到9000种之数递增。数量庞大的近期邮票与早中期邮票相比较,有以下几 个特点和趋向。
一、邮政体系的非殖民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波兰、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 卢森堡、奥地利恢复发行邮票;法国、意大利改用新的邮票铭记;匈牙利、阿尔巴尼亚、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建立了新的邮政体系。1949年起,德国境内使用德意志民主共和 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柏林、萨尔(萨尔于1959年停止发行邮票)4种邮票。在亚洲,日本邮票自1946年将铭记改为“日本邮便”。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发行以“中国人民邮政”为铭记的邮票。因此,殖民地邮票从原来占世界发行总数的50%,下降到20%弱。而且,当代的殖民地邮票几乎都是人口少、面积小的岛屿所发行的。
二、邮票的商品化。由于集邮已成为群众性的爱好,邮票买卖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 行业,不少国家和地区通过发行远远超过通信需求量的邮票,来增加财政收入。因而邮票 的商品化已经成为近期邮票的特征之一。邮票的商品化,除了增加印量和种数以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非纸质邮票和异形邮票的出现。非纸质邮票,以50年代的匈牙 利铝箔邮票和波兰的丝绸邮票为最早,继而有钢箔、银箔、金箔、塑料、木质邮票的出现?
不丹王国还印刷了立体邮票和唱片邮票。异形邮票,主要是60年代以来,塞拉利昂和汤加 发行的。由于这些邮票使用不便,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作为邮资已付凭证的功能,因而并不 被集邮界所重视,只是当作趣味品收集。二是岛屿邮票的大量出现。50年代以来,有些岛 屿开始发行邮票,有些恢复发行邮票。这些岛屿人口稀少,个别岛屿甚至无定居居民。但 邮票发行量并不小,绝大部分作为商品出口。三是机印盖销邮票的大量出现。这些邮票多 为彩色大型票,选题多与本国无关,由国际邮商承包印刷、代销。由于数量大,在集邮界的声誉也较差。
三、票种的简化和特种邮票的系列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邮递函件日益增多, 为了简化手续,各国邮政部门都不断减少专用邮票,以通用邮票代替。目前各国使用的主 要票种大致为普通、纪念、特种、航空、附捐、欠资等六种,其中,特种邮票的出现虽在上世纪末,但大量发行,并被认为独立的票种,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我国1951年 率先定名为特种邮票。近年台湾也将特种邮票自普通邮票中划出,并将这两个票种另行编号。澳大利亚和若干英语国家在特种邮票编号前冠以“S”(英文“特种”的字头)。尽管有 的国家称作专题邮票或主题邮票,但这一票种已被承认。目前特种邮票每年发行套数和种数已远远超过普通邮票,而与纪念邮票相当,并日益趋向系列化。日本是发行系列邮票最 早和最多的国家,我国的生肖系列邮票也是深受国内外集邮者赞誉的。
四、邮票选题的国际化。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和国际组织的增多,反映国际组织、事 物和人物的邮票大为增多。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联合国和为联合国规定的国际活动所发行的邮票。如纪念“国际儿童节”、“国际残废人年”、“纳米比亚日”等,许多国家和 地区都发行了邮票。二是为一些大型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竞赛,也常有许多国家 和地区发行邮票,如万国邮联百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欧罗巴等。三是为了纪念世界名 人和重大事件,也常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不谋而合地先后发行纪念邮票。如政治家邱吉尔逝 世、哈雷慧星回归、美国建国二百周年等。
至此,邮票已经不仅是邮资已付的凭证,也不仅是历史进程的记录和小型的艺术品,
它还是国际文化交流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