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星球版)
第一单元 地球
第一课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①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
②我国东汉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
③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④1961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2. 地球真正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3.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1. ①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②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④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2. 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经纬线可以画无数条。
3. 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4. 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5. 纬度:北半球:0°至90°N,南半球:0°至90°S。
经度:东半球:0°往东至180°,西半球:0°往西至180°。
6.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习惯用20°W和东经160°E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
经度划分与东西半球划分示意图:
说明:经度小于20°的西经在东半球,经度小于160°的东经也在东半球;其余的都在西半球。(小小在东,大大在西)
7.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8.普通经纬网的判读:
第三课 地球的自转
1. 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2.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3.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
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
1.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周期为一年,约为
365天。
2.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3.关于二分二至日:
(1)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往返运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叫北回归线,23.5°S叫南回归线,一年有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直射,它们之外地区没有太阳直射。
(2)3月1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6月1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但依然昼长夜短;9月1日前后,太阳又一次直射赤道,全球又一次昼夜平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继续变短;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但依然昼短夜长;直到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再次回到赤道,全球再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出现极昼极夜情况、季节都相反。
(3)北半球的人们通常将3、4、5月作为春季,6、7、8月作为夏季,9、10、11月作为秋季,12月及次年1、2月作为冬季。4. 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将地球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热带)。热带地面获得的光热最多,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地面获得的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寒带地面获得的热量很少有极昼、极夜现象。
5. 北半球夏季,大部分地区日出早,日落晚,冬季正好相反。
6.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四季变化、地球五带的形成。
第二单元 地图
第一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
1. 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 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①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来确定方向。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来确定方向。
3. 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
4. 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同,当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第二课 地图的判读
1. 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 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常见的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3. 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图 山峰:中间高,中间低,等高线闭合。
陡崖: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向高处突出。
缓坡、陡坡: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第三课 地图的应用
地图家族新成员:影像地图,电子地图等。
第三单元 海洋与陆地
第一课 海陆的分布
1. 陆地:29%,海洋: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分隔,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称为岛屿,大陆与其附近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陆地分为七个大洲。
3.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洲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4. 亚洲与欧洲大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
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欧、非两洲分界线。白令海峡——亚、北美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南美、南极洲分界线。
5.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第二课 海陆的面貌
1. 各大洲地形的主要特点: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中间高,四周低,以高原、山地为主。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大洋洲: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大分水岭。
南北美洲:西部是山地,往东是平原和高原。
2.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亚洲);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
3. 地球最低处:地处太平洋西岸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
最高处: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4. 海底地形类型: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岭、海沟。
第三课 海陆的变迁
1. 促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一种来自地球内部,如地壳运动、火山运动、地震等;另一种来自地球的外部,如流水、风力、海浪等。
内力:地壳运动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火山喷发形成长白山天池;火山作用形成五大连池。
外力:流水侵蚀形成的长江三峡;风力侵蚀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风蚀地貌。
2.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2-3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联合大陆);以后大陆逐渐解体、分裂,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目前海陆分布的格局。
3.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4.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以海洋为主。
5. 板块运动,有的地方表现为张裂,有的地方表现为挤压。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形成高山、岛弧链或海沟。
6.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现象:红海不断扩张(处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边界)、喜马拉雅山不断长高(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边界)、地中海不断缩小(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边界)、大西洋扩张(处在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边界)。
7. 全球90%以上的地震和火山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第四单元 天气与气候
第一课 天气与气候
1. 天气指一个地方的短时间的变化,它是多变的,我们常用阴晴、气温高度、风力大小等语言来描述天气状况。
2.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所以气候用气温和降水情况来描述。
第二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变化的大小用温差衡量,有日较差、年较差;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的变化。
2. 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3. 热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小,温带和寒带气温的年变化大。
4. 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小。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气温低的地方,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
5.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地形因素: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6. 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的分布与纬线大致平行;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等温线更平直,这是因为南半球性质比较单一,海洋面积广阔,而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导致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弯曲的多。
第三课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
1.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降水的季节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 在地图上将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
3. 赤道多雨;两极少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量多,西岸降水量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多雨,内陆少雨。
4.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太平洋东岸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干极”。
6. 测量降水量基本仪器是雨量器。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第四课 世界气候类型
1.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
2. 热带气候类型:热带地区全年高温,但降水量的地区差异较大,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3. 温带气候类型:温带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面积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纬度较高的地区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4. 寒带气候:寒带气候又称极地气候,包括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地面覆盖着很厚的冰雪;苔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苔原气候的地面生长着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
5. 高原山地气候:在中低纬度的高山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终年低温,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第五课 影响气候的因素
1. 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2. 纬度因素: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不同纬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导致高度纬度之间气温和降水存在明显的不同。
3. 海陆因素: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润湿气流的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多;而远离海洋的地区,一般降水少。另外,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吸热与散热的情况也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则相反。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4. 地形因素: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约6℃。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六课 人类活动与气候
1. 气候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如水稻适宜生长在湿热条件下,小麦适宜生长在温凉干爽的环境中。
2. 人类活动也对气候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地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人类的某些活动,会导致气候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第五单元 世界的居民
第一课 世界的人口
1.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目前,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人口增长缓慢,非洲、南美洲、亚洲人口增长较快。
2. 人口分布的疏密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说明。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
3.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地区,人口稀少。
4. 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5. 人类必须控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第二课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世界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 欧洲、大洋洲、北美洲、亚洲西部和南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东南部、北部,美洲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中南部、大洋洲西北部、美洲。
2、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起源于西亚,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教。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佛教创始于古印度,后传入亚洲其他地区。在中国,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
3、宗教分布:基督教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西部、东南部和非洲北部、东部;佛教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4、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这6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第三课 人类的居住地
1. 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成为聚落。聚落一般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类型。
2. 聚落密集处: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
第六单元 地区发展与国际合作
第一课 地区发展差异
1. 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3. 一个国家与邻国(或公海)的分界线,就是国界。国界以内的领陆、内水、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4. 世界上还有30多个没有获得独立的移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
5.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挪威、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第二课 世界合作与国际组织
1. 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很多,例如人口和贫困问题,资源与环境问题,世界贸易的不平等问题等。
3. “南北关系”:国家上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称为“南北差异”;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4. 联合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
5.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永久性、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星球版)
第一单元 地球
第一课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①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
②我国东汉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
③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④1961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2. 地球真正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3.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1. ①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②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④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2. 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经纬线可以画无数条。
3. 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4. 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5. 纬度:北半球:0°至90°N,南半球:0°至90°S。
经度:东半球:0°往东至180°,西半球:0°往西至180°。
6.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习惯用20°W和东经160°E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
经度划分与东西半球划分示意图:
说明:经度小于20°的西经在东半球,经度小于160°的东经也在东半球;其余的都在西半球。(小小在东,大大在西)
7.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8.普通经纬网的判读:
第三课 地球的自转
1. 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2.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3.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
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
1.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周期为一年,约为
365天。
2.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3.关于二分二至日:
(1)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往返运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叫北回归线,23.5°S叫南回归线,一年有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直射,它们之外地区没有太阳直射。
(2)3月1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6月1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但依然昼长夜短;9月1日前后,太阳又一次直射赤道,全球又一次昼夜平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继续变短;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但依然昼短夜长;直到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再次回到赤道,全球再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出现极昼极夜情况、季节都相反。
(3)北半球的人们通常将3、4、5月作为春季,6、7、8月作为夏季,9、10、11月作为秋季,12月及次年1、2月作为冬季。4. 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将地球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热带)。热带地面获得的光热最多,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地面获得的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寒带地面获得的热量很少有极昼、极夜现象。
5. 北半球夏季,大部分地区日出早,日落晚,冬季正好相反。
6.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四季变化、地球五带的形成。
第二单元 地图
第一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
1. 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 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①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来确定方向。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来确定方向。
3. 比例尺: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
4. 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不同。当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第二课 地图的判读
1. 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作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 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常见的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3. 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图。将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深线。
4. 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点:
山峰:中间高,中间低,等高线闭合。
陡崖: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向高处突出。
缓坡、陡坡: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第三课 地图的应用
地图家族新成员:影像地图,电子地图等。
第三单元 海洋与陆地
第一课 海陆的分布
1. 陆地:29%,海洋: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分隔,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称为岛屿,大陆与其附近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陆地分为七个大洲。
3.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洲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4. 亚洲与欧洲大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
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欧、非两洲分界线。白令海峡——亚、北美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南美、南极洲分界线。
5.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第二课 海陆的面貌
1. 各大洲地形的主要特点: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中间高,四周低,以高原、山地为主。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大洋洲: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大分水岭。
南北美洲:西部是山地,往东是平原和高原。
2.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亚洲);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
3. 地球最低处:地处太平洋西岸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
最高处: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4. 海底地形类型: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岭、海沟。
第三课 海陆的变迁
1. 促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一种来自地球内部,如地壳运动、火山运动、地震等;另一种来自地球的外部,如流水、风力、海浪等。
内力:地壳运动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火山喷发形成长白山天池;火山作用形成五大连池。
外力:流水侵蚀形成的长江三峡;风力侵蚀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风蚀地貌。
2.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2-3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联合大陆);以后大陆逐渐解体、分裂,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目前海陆分布的格局。
3.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4.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以海洋为主。
5. 板块运动,有的地方表现为张裂,有的地方表现为挤压。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形成高山、岛弧链或海沟。
6.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现象:红海不断扩张(处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边界)、喜马拉雅山不断长高(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边界)、地中海不断缩小(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边界)、大西洋扩张(处在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边界)。
7. 全球90%以上的地震和火山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第四单元 天气与气候
第一课 天气与气候
1. 天气指一个地方的短时间的变化,它是多变的,我们常用阴晴、气温高度、风力大小等语言来描述天气状况。
2.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所以气候用气温和降水情况来描述。
第二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变化的大小用温差衡量,有日较差、年较差;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的变化。
2. 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气温日较差。
3. 热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小,温带和寒带气温的年变化大。
4. 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小。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气温低的地方,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
5.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地形因素: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6. 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的分布与纬线大致平行;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等温线更平直,这是因为南半球性质比较单一,海洋面积广阔,而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导致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弯曲的多。
第三课 降水的分布与变化
1.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降水的季节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 在地图上将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
3. 赤道多雨;两极少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量多,西岸降水量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多雨,内陆少雨。
4. 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太平洋东岸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干极”。
6. 测量降水量基本仪器是雨量器。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第四课 世界气候类型
1.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
2. 热带气候类型:热带地区全年高温,但降水量的地区差异较大,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3. 温带气候类型:温带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面积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纬度较高的地区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4. 寒带气候:寒带气候又称极地气候,包括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地面覆盖着很厚的冰雪;苔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苔原气候的地面生长着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
5. 高原山地气候:在中低纬度的高山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终年低温,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第五课 影响气候的因素
1. 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2. 纬度因素: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不同纬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导致高度纬度之间气温和降水存在明显的不同。
3. 海陆因素: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润湿气流的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多;而远离海洋的地区,一般降水少。另外,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吸热与散热的情况也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则相反。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4. 地形因素: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约6℃。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六课 人类活动与气候
1. 气候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如水稻适宜生长在湿热条件下,小麦适宜生长在温凉干爽的环境中。
2. 人类活动也对气候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地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人类的某些活动,会导致气候恶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第五单元 世界的居民
第一课 世界的人口
1.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目前,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人口增长缓慢,非洲、南美洲、亚洲人口增长较快。
2. 人口分布的疏密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说明。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
3.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地区,人口稀少。
4. 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导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
5. 人类必须控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第二课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世界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 欧洲、大洋洲、北美洲、亚洲西部和南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东南部、北部,美洲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中南部、大洋洲西北部、美洲。
2、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起源于西亚,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教。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佛教创始于古印度,后传入亚洲其他地区。在中国,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
3、宗教分布:基督教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西部、东南部和非洲北部、东部;佛教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4、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这6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第三课 人类的居住地
1. 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成为聚落。聚落一般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类型。
2. 聚落密集处: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
第六单元 地区发展与国际合作
第一课 地区发展差异
1. 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3. 一个国家与邻国(或公海)的分界线,就是国界。国界以内的领陆、内水、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4. 世界上还有30多个没有获得独立的移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
5.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挪威、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第二课 世界合作与国际组织
1. 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很多,例如人口和贫困问题,资源与环境问题,世界贸易的不平等问题等。
3. “南北关系”:国家上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称为“南北差异”;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4. 联合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
5.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永久性、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