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讲,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就是说,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就会提高了。其实,并不是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有许多途径,而降低成本只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但却不是唯一途径。
谈到降低成本,不免要说一下节约,我认为节约也是降低成本的一个途径,但同样不是唯一的。为什么要谈节约呢?我觉得降低成本固然有许多途径,如:依靠科技进步,改进生产工艺,或者增添新型设备,使设备运行达到最佳配置状态,这些都是降低成本的途径。但是节约却是必不可少的途径,通过动脑筋,想办法,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节约吗?
近几年来,我们的确在降低成本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生产上改进了现有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设备配置和运行方式,努力降低了各种能耗,在材料管理上采用可用旧物回收翻新再利用,等等,这些做法都很好的节约了资金,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也真正尝到了降低成本承包兑现的甜头,应该说这些成绩是可喜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我们周围还经常看到一些浪费现象,如:废旧材料随处可见,长流水的龙头屡见不鲜,员工节约意识淡薄,甚至个别设备的零部件出了故障,干脆整台设备换新的,根本不考虑检修……长期积累,浪费的数字也是惊人的!
说到这里,使我不由的想起曾看到过的一则报导:我国有个考察团访问日本,参观了日本一个大财团“丰田”公司。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卫生间里的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有几块砖,他们感到十分惊奇,公关人员见到客人面带异色,便笑着解释道:放砖是为了缓解水流速度,节约冲水量。节约,是“丰田”公司成功的一大因素。
在水箱里放砖头,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就是十足的“小家子气”。然而,日本“丰田”公司正是靠这“小家子气”发“家”致富,走向成功。这种巨富不忘节约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
相比之下,我们应该感到惭愧呀!
日本一个知名大财团尚且能够坚持从点滴做起,何况我们这个并不富裕的企业,不更应该时时处处牢记节约二字吗?
勤俭节约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如果想有所为,决不能奢侈享乐,铺张浪费,而必须把勤俭节约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当然,我们并不推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而是要从前辈的优良传统中汲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好比燕衔泥”,只有时时处处不忘节约,我们的企业才能日益富有,我们的国家才会兴旺发达。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没有富,要讲勤俭节约。倘若,我们富了,也应该勤俭节约,因为,日本“丰田”公司的“小家子气”为我们走向成功树立了榜样!
仅供参考!
“留人”是最节约成本的
员工辞职离开企业,尤其是核心员工离开企业,对企业会是一种损失,严重的会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正如本节开篇案例中所列举的大部分销售人员集体辞职,致使DX公司销售工作一时近乎瘫痪。
一位受访的企业老板访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人员流动频繁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只有企业自己知道……”
那么,企业为人员流失付出的代价(成本)究竟有多大呢?让我们一起来算几笔帐。
假设1,流失一名重要员工或者重要职位上的人才,至少需投入两个月时间、4个月的薪金才可以找到新的合适人选。此外,还要附加3-6个月的时间让新员工适应工作,才能令其真正开始发挥作用,而这期间的薪水及福利待遇当然也要算在公司的帐上。
假设2,流失一名重要员工或者重要职位上的人才是在试用期1-6个月内的,损失还不算大,如果在公司工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对公司的业务流程和人文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熟悉的员工离职,并且工作已进展到一定阶段,这会使前期的工作全部前功尽弃,最终对企业的损失有时是不可估量的。
假设3,流失的如果是一名人才,从对人的特质性研究中知道,人是有差异性的,其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有的创造力、沟通能力等潜能是不同的,其给企业创造的价值也会有大有小,甚至是天壤之别。并且人才是稀缺的,这种对企业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的。
重点关注:计算人员流失成本,旨在引起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留人”的重视。这些流失成本是:
•人员流失增加的企业经营成本。可具体细化为以下几方面成本:
A.员工招聘成本主要包括:招聘准备工作,筛选简历,面试成本,录用准备成本,办理录用手续等成本。
B.培训成本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准备,培训资料,培训管理成本等。
C.内部员工填补空缺成本主要包括:内部员工填补空缺成本,需要额外加班的成本,主管人员协调完成空缺岗位工作的成本等。
D.外聘人员填补空缺成本主要包括:A+B。
E.生产率损失成本主要包括:“半拉子”(未完)工作损失的生产率成本,岗位空缺损失的生产率成本,新员工适应工作损失的生产率成本。
F.各种薪酬福利待遇支出成本及其他不可估量的损失成本。
G.员工离职引起的其他员工多米诺骨牌式离职所造成的损失成本。有人这样计算过,如果企业员工离职率为10%,则有10%×3=30%的企业员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员工离职率为20%,则有20%×3=60%的企业员工正在找工作。如果这种计算方法是有一定的事实根据的,试想企业员工整天都在忙于找工作并处于观望迷惘状态,那么这种现象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成本将会有多大?
•人员流失造成企业后备力量不足的成本。
如果企业离职员工均是到企业工作满两年以内的大专以上的基层员工,这说明随着企业的发展,不稳定的基层员工因不具备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使企业今后在选拔中层管理人员时面临后继缺人的困境,进而使企业如果从中层中选拔高级人才,会出现无法从内部填充中层岗位空缺,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影响到企业人才梯队建设。
如果离职员工大部分是企业中层人员,同样企业也面临着后备力量不足的困境。
•人员流失造成企业核心机密泄露的成本。这些核心机密泄露包括技术的泄密、客户资源的流失、经营管理思想的再利用等等。如果这些离职员工带走的资料和信息流入到竞争对手,后果将更加严重,可能直接威胁到公司的生存。比如,一个关键技术职位上人员流失的同时也带走了关键技术,这个关键技术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很可能会使企业一蹶不振。
•人员流失造成企业名声被破坏的成本。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流动频繁,一方面,离开企业的员工,自然会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有些自我的评价,并且大多数是对企业负面的评价;另一方面,企业内外人员会对企业的这种现象有些猜忌和传言。这些评价、猜忌和传言会逐渐破坏企业名声。人们在选择加入企业时,总能会打听到关于企业的一些情况,这使企业面临着很难再次招聘到合适人才的尴尬局面。
面对如此巨大的、甚至是不可估量的各种人员流失成本,不免让人心生质疑,那些随意解聘员工和不在意员工频繁流失的企业就没有考虑和计算过人员流失成本吗?
或许有很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了人员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但苦不堪言,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或许真的有很多企业领导者还未意识到人员流失成本这个问题。
“人员流失”意味着企业成本支出,反过来说,“留人”则意味着节省成本,并能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