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失事后如何逃生

2024-11-01 01:35:0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一、如果影响水下航行安全,第一反应是紧急上浮,因为水上是较安全的,如不影响航行可以从水下自航返回,如果较严重也可以向指挥部求救,等待救援;如果水面有敌情,则要听从艇长的临时决定或执行出海前事先规定好的行动。

二、如果水下故障后无法上浮,应弃艇组织自救逃生,美国海军规定,出现下述险情应考虑逃生:进水或起火且无法控制;二氧化碳的浓度接近6%,并仍在增高;氧气浓度接近或低于13%;失事潜艇内部的气压达到1.7个大气压力之前、且救援不能有效进行时。200米将是失事潜艇艇员能够自主逃生的最大深度,超过这一深度只能采取外援救生。另外,由于艇员在自救上浮过程要承受海水压力由大到小的变化,所以在200米以内的较大深度自行逃生,也只有经过严格逃生训练的艇员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因为自主逃生一般从逃生舱口或鱼雷发射管“钻”出来,逃生舱口和鱼雷发射管都有前后两个密封盖,逃生人员备好呼吸器和救生浮标等脱险装具,首先打开后盖钻进;然后关上后盖,并注入海水和压缩空气使内外压力平衡;最后再打开前盖,人员钻出,顺着拴在救生浮标上的浮标绳缓慢上浮。这种逃生技术必须经过反复演练,防止海水倒灌进艇内,造成更大的事故。另外要精确掌握好上浮速度,若作用于人体的海水压力减压太快,会得一种致人于死命的“减压病”,因为人体在高压下会吸收较多的氮气,当失事艇员从深水向水面上浮的速度过快(即减压过快)时,氮气会在关节、血管和大脑中形成氮气泡,它们可造成人员肌体剧烈的疼痛,以致瘫痪和死亡。

现代潜艇一般在耐压指挥台围壳里带有可与潜艇脱离的漂浮救生舱,失事艇员可以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使用该救生舱逃生。俄罗斯的“台风”级核潜艇上甚至装备了两个这样的漂浮救生舱,可以容纳全部艇员。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沉没时,由于舱室和艇壳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使得漂浮救生舱和人员逃生口(如鱼雷发射管和逃生舱口)均无法使用。

有的国家的潜艇,在主压载水柜内装备了应急吹除系统,当潜艇失事时,系统内的固体燃料快速燃烧,产生高压燃气排出水柜的水,使潜艇上浮。

三、如果不能自行逃生,则可等待外部救援

目前较为成熟的外援救生技术是深潜救生艇(DSRV)和救生钟(SRC)

深潜救生艇。DSRV的主要任务是为被困在海底的失事潜艇提供救援。平时,DSRV停放在机场,当接到呼救信号后,由C—141型喷气运输机把深潜救生艇及其附属设备空运到距失事潜艇最近的港口;再由水面舰船或者经过特别改装的潜艇运往失事现场实施营救。作业中,DSRV边下潜边以声呐定位,通过水下电话与被困潜艇内的人员取得语音联络。在确定了失事潜艇的救援逃生舱口位置后,即与其进行对接,并根据现场的水深、海流及失事潜艇角度自动调整,确保对接口的水密性,最后利用电磁线圈将深潜救生艇牢牢固定在失事潜艇上。接着排干深潜救生艇对接舱内的海水,失事潜艇的艇员也将救援逃生舱内的海水排干,当两侧的压力一致后,打开逃生舱盖转移到DSRV上,同时DSRV向失事潜艇内运送氧气瓶、锂氢电池(照明用)、水、食品、药物等。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后因为艇上的救援逃生舱口严重变形,英国的LR5型深潜救生艇无法与其对接,痛失救援的机会。 

救生钟装置——这是一种价廉实用的救援装置,必须由水面舰船携带到失事潜艇的上方,利用绞索把救生钟放到失事潜艇上,并与失事潜艇的逃生舱口对接,将连接通道调节到正常压力,然后打开救生钟底盖和失事潜艇的逃生舱口盖,失事人员便可进入救生钟内。当把救生钟底盖重新关闭后,便可由停泊在水面的救援船只把救生钟起吊到救援舰船上。法国海军研制了一种可自航的救生钟,重约13吨,可对沉没在1000米深的失事潜艇实施救援。由于利用拖带电源电缆,因此在动力方面有足够的保证。

潜艇的前后甲板上一般都各设一个多为橘黄色的圆形“失事浮标”,内装电话、求救闪光灯、电源插头等。紧急时可使其脱离失事潜艇上浮到水面,失事浮标与失事潜艇之间由几百米长的钢索和电缆连接,便于救援人员与失事潜艇通讯联系,以及提供电源。

四、如果一切努力失败,就要高唱着国歌与潜艇一起为国家沉入黑暗的海底深渊。

回答(2):

潜艇失事后通过潜艇救援舰的帮助进行逃生。

潜艇救援舰,潜艇救援舰是指当潜艇遇到故障或出现事故时可以对潜艇进行维修的一种军用特殊舰种。 我国现有潜艇救援舰 中国的大江级别潜艇救援舰: 适用于救援失事潜艇与遇难的水面舰艇、深水救生和科研保障,配备有两部高频声纳、救生潜艇、潜水救生钟、减压舱、压缩空气系统和氦氮氧系统。该级舰也配备有长距离通讯设备和直升机起降平台,可作为科学考察船使用。在执行潜艇援救任务方面,对于在一定水深下由于故障而失去动力的潜艇,该舰可以以深潜救援艇、救生钟营救失事潜艇人员;可向失事潜艇提供高压空气,以排出潜艇的压载水使其上浮;必要时,还能打捞失事潜艇。

回答(3):

潜艇在设计过程中,就曾考虑到救助与艇员的逃生问题。通常在艇首和艇尾设置有逃生舱,而且各舱室之间均设有水密舱壁,一旦潜艇发生事故,艇员可集中在安全舱室待救或通过逃生舱脱离潜艇。失事潜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潜艇出现突发事故,潜艇艇体多处破裂,艇内充水;或者潜艇丧失了机动能力后,在水下等待时间过长,食品、淡水耗尽,艇内发生毒气泄漏等。在以上情况下,艇员必须马上撤离潜艇,一般采取自救措施。现代潜艇上均备有供个人离艇脱险用的救生浮标、浮标索、出艇装具和救生闸套等。同时,有些潜艇上还装有供集体逃生用的浮力箱和浮力球等。潜艇在失事后采取自救措施时,使用个人救生设备往往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即使艇员浮出水面,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护仍会有生命危险(如咸压病或气温过低等)。所以采用集体逃生用的浮力箱和浮力球,可以提高人员在脱险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种潜艇失事的情况是,艇体完好,但丧失了机动能力,此时潜艇可以坐沉海底(海深在耐压艇体可以承受的深度上);在艇内仍保持常压、空气净化装置工作正常、艇内的食品和淡水较充足的情况下,潜艇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等待外援救助。外援救助一般是由飞机或船只运载来的救生潜艇和深潜救生器来完成。这种方法是目前各国普遍采用和探索的较理想的方法。总之,由于失事潜艇所处的环境条件比较复杂,而且潜艇失事的因也很多,所以失事潜艇的救助工作一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失事潜艇救助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开发新一代救援器材,研究快速有效的救援方法,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回答(4):

在海底的话,只能赶紧去逃生舱。自救。如果深度不超过30米,可以从鱼雷管里爬出来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