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从学习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怎么反馈给我
2025-04-14 00:12:1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洋务运动从学习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的原因是为了打破了古老的科举制度,培养了一批不同于传统的近代科技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社会文化风气,为后面科举制的废除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派遣留学生,为了更系统的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洋务派向西方派遣 200 多位留学生,为洋务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西学知识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准备了最初始的文化条件。

扩展资料:

1861年辛酉政变以后,与原有保守势力有冲突的慈禧登上了统治的中心,为了能够坐稳统治地位,她对洋务派采取了扶植的政策,洋务派登上清朝的政治舞台后,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

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大炮、枪械、弹药、水雷、和蒸气轮船等新式武器;

装备了一些军队他们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为国防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洋务运动

回答(2):

因为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失败,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单纯地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改变制度是不能挽救中国的,因此改向学习西方制度,重点是政治制度,掀起了戊戌变法。

回答(3):

由于当时中外对比差距太大,处处落后,无论军事,经济,制度,文学,技术都不如西方,所以才崇尚学习西方

回答(4):

近代以来,中外在军事,经济,制度,文学,技术等方面对比差距拉太大,中国落后于西方,特别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统治日益腐朽,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剿发捻,勤远略),故而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封建自救在双半社会行不通,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力图挽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