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盆地一带就是楚国最初的封地,楚国最开始的国君封爵是子爵,中原诸国征战不休,但是楚国一直向南发展,兼并了汉水诸姬,但爵位一直没变,到了楚武王的时候,干脆不承认周朝的封爵了,直接称王,还把几个儿子都封王了,直接跟周朝分庭抗礼,楚国在南方称霸,后来才北上中原与晋国争霸,楚庄王时成了霸主,楚国也成了雄跨万里的大国。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南阳与襄阳构成南襄盆地。在古代交通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一道100米高的山岭足以阻隔岭两边人的交流活动。所以南阳相对来说与中原有一定的交通阻隔。而与襄阳联系紧密。现在南阳和襄阳的口音相同就是明证,而南阳西的邓州、淅川、镇平、内乡等地口音与中原口音有明显差别。
二、《左传》中齐桓公伐楚,楚国派使者屈完到齐军中交涉,屈完有“君若以德绥诸候,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方城是南阳盆地的东北盆沿,可见当时方城都是楚国地盘,在方城西南的南阳自然是楚国地盘无疑。
三、秦楚丹阳之战发生在丹水,就是现在的淅川境内,这一战楚国大败,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根基。屈原叩马谏王之地在邓州西南一带,现在成为丹江口水库库区。
四、战国后期,秦国对楚国不断蚕食,楚国为摆脱秦国威胁,不断迁都。最东竟迁到亳州一带,项羽的家族望地就是现在的河南项城。可以推断楚国的北部界线,大致在南阳、驻马店、信阳、周口一带。
结论:南阳在春秋战国时期不但是楚国地盘,而且是楚国进军中原的前沿阵地。
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是一个拥有多个诸侯国占领的地方,主要诸侯国有:宋国、陈国、卫国、管国、郑国、许国、应国、蔡国、魏国、韩国等10个诸侯国。所以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四大发明中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发明于河南。
河南是一个拥有多个诸侯国占领的地方,东周,定都洛邑(今洛阳),河南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宋国、陈国、卫国、管国、郑国、许国、应国、蔡国、魏国、韩国等主要诸侯国都城也均在河南境内。
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
截至2017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52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5个县,省会郑州市,常住人口9559.13万人,居中国第3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从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河南
历史上分属魏、韩、中山、楚、东周、赵、秦所有。但除秦外,谁都没有占领过河南全境,如东周占据洛阳京畿一代,魏国占据河南大部,韩占据河南西部宛城等地,中山占据河南北部一隅,后被赵所灭。楚国北进时占领过上蔡等地。晋国分裂成三晋,就不多说了。
春秋的时候应该最早的是郑国占河南最多的面积(现在还有郑州那),当是郑国是很强的,郑国公是辅佐周天子的。
有一部分是晋的,还有周边阿猫阿狗小国若干。
后来韩国灭郑,占河南最多的是韩和魏。
其实当时,或者从皇帝起,直到清朝介绍,河南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地方。所谓中原地区,就是指河南省和其周边一些地区,甚至中国这一称谓也是和中原一样,是特指河南省和其周边一些地区的。所以河南也是战争不断的地方,逐鹿中原,河南省注定不可能长期成为某个国家的领土的,所以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一部分,时多时少而已。
但是以大部分面值归属,和统治时间来看,魏国是统治时间最长和统治面值最大的国家,接着是韩国、齐国、燕国、中山国、秦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