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分别是什么意思?

2025-04-12 23:14:4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活劳动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过程。活劳动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只有投入活劳动,才能将生产资料改变成符合人们需要的另一形态的使用价值,成为新的产品。
物化劳动是指凝结在劳动对象中体现为劳动产品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包括两方面: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而形成的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扩展资料
①物化劳动是价值的实体,价值无论是商品形式还是货币形式都是一定量的物化劳动,区别仅在于,商品作为价值的物质载体,表明它物化了、积累了人类劳动,而在货币形式上,物化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
②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它作为新的劳动,不但物化成新的价值,还保存了原先存在于生产资料的价值并将其转移到产品中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活劳动

回答(2):

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物质资料生产中所用劳动的一对范畴。
前者指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能动的劳动力,是劳动者加进生产过程的新的、流动状态的劳动。
后者亦称死劳动,又称过去劳动或对象化劳动,指保存在一个产品或有用物中凝固状态的劳动,是劳动的静止形式。
商品价值包括两方面: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而形成的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只承认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而作为社会劳动凝结物的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是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同时也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
建筑工人把砂石等原料搅拌成砼(tóng
混凝土),这个搅拌过程就是活劳动。制好的混凝土被运往工地打地基,此时,当初的搅拌过程就变成了物化劳动;而打地基的打这个过程则是此时的活劳动。简单来说:物化劳动就是活劳动凝固在生产物资里了,也就是“物化”。

回答(3):

一、活劳动
活劳动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过程。活劳动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只有投入活劳动,才能将生产资料改变成符合人们需要的另一形态的使用价值,成为新的产品。离开活劳动,生产资料不过是一堆死东西,活劳动是社会生产中的决定性因素。
二、物化劳动
物化劳动是指凝结在劳动对象中体现为劳动产品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包括两方面: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而形成的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劳动过程结束后,流动形式的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成产品
(或半成品),成为物化劳动的形式,即转化为物,凝结在物之中。
拓展资料
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它作为新的劳动,不但物化成新的价值,还保存了原先存在于生产资料的价值并将其转移到产品中去,马克思把活劳动这一作用称之为它的“自然恩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5页)。
物化劳动是价值的实体,价值无论是商品形式还是货币形式都是一定量的物化劳动,区别仅在于,商品作为价值的物质载体,表明它物化了、积累了人类劳动,而在货币形式上,物化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至于商品的价值量,它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活劳动量,而不是劳动的物化形式。
体现物化劳动的新产品,除了一部分当作生活资料供人消费以外,还有另一部分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新的劳动过程,成为劳动得以继续进行的物质条件。所以,物化劳动在某一次劳动过程结束时,它既是这次劳动过程的结果,又可以成为下一次新的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活劳动物化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