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试中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怎样区分?

2024-11-03 03:26:5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逃避条件作用,是指条件反射实验方法。与“趋近条件作用”相对。以离开或撤除有害刺激作为强化方式形成的条件反射。如动物学会从迷箱中逃脱。动物在迷箱中由于饥饿和紧张,竭力要从中逃脱,经多次尝试,一旦触动开关,就得以逃脱,逃避禁锢就成了逃避条件作用的主要强化物。

回避条件作用(avoidance learning)亦称“回避学习”,指个体通过学习一 种“正确的”反应而事先避开即将到来的打击之过程。回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预示出现,个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逃避条件作用,根据研究对象所作的特殊反应的效果不同,可分为事后逃避学习和事先逃避学习。逃避条件作用形成后,很难消退。



但若一只实验动物事先已在无法逃避的箱中多次遭电击,再把它放到上述实验箱中,则不可能形成逃避条件作用。

回答(2):

你好,我最近也在看教育心理学,逃避好像是已经出现的刺激情景,例如屋内人嘈杂,暂时出去,回避是即将要出现的刺激信号,比如过马路红灯亮,为避免闯红灯停下来。这个问题我“研究”了好久,我是这样理解的,网上也没查到。要是不对的话见谅。

回答(3):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 例如:在自习室学习时,有同学大声喧哗,小明感到很愤怒,认为这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因此,拿起书包换到另一间自习室。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即将出现的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的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这类条件作用则称“回避条件作用”。例如:通过与朋友的长期相处,小明发现只要对方开始有皱眉、叹气的举动,可能接下来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因此,一到这个时候,小明便主动转移话题或活动场地、或者选择离开,以避免不必要的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