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是什么意思

2024-11-25 15:46:1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笃行 [ dǔ xíng ]

释义:

1、切实地实行。

出处:《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翻译:广泛地学习,没有止境,忠实地实行,不知疲倦。

2、行为淳厚,纯正踏实。

出处:《南史·文学传·岑之敬》:“母忌日营斋,必躬自洒扫,涕泣终日,士君子以笃行称之。”

翻译:母亲的忌日每天吃斋念佛,亲自打扫房屋,常常哭泣一整天,士大夫都说这样的人真是行为淳厚,纯正踏实。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一、笃信[dǔ xìn] 

释义:忠实地信仰;深信不疑。

出处:明 方孝孺 《答胡怀秀才书》:“﹝仆﹞笃信六经有所为也。”

翻译:只要深信六经的道理就能有所成就。

二、博学[bó xué] 

释义:

1、广泛的学习

出处:《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2、学识渊博

三、全神贯注[quán shén guàn zhù]

释义: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笃行

回答(2):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扩展资料:

引证释义:

1、切实履行;专心实行。

鲁迅《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中华民国二十有三年秋,﹝先生﹞年届七十,含和守素,笃行如初。”

2、行为淳厚,纯正踏实。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 战国 之策士也。”

释义:若不是行为淳厚,纯正踏实的君主,就不会是战国的策略之世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笃行


    回答(3):

    笃行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1.[sincerely carry out]∶切实履行;专心实行。
    《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明 李贤 《答耿中丞书》:“公既深信而笃行之,则虽谓公自己之学术亦可也,但不必人人皆如公耳。”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 中华民国 二十有三年秋,[先生]年届七十,含和守素,笃行如初。”

    2.[sincere behaviour]∶行为淳厚,纯正踏实。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 战国 之策士也。”《南史·文学传·岑之敬》:“母忌日营斋,必躬自洒扫,涕泣终日,士君子以笃行称之。” 清 戴名世 《刘退庵先生稿序》:“ 淮 上 刘退庵 先生,今之笃行君子也。” 章炳麟 《<革命军>序》:“乃如 罗 、 彭 、 邵 、 刘 之伦,皆笃行有道士也。”

    回答(4):

    古代的解释

    《四书》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现代的解释

    急事, 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 小心的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回答(5):

    笃行 :
    dǔ xínɡ
    1.切实履行;专心实行。 2.行为淳厚,纯正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