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隆中对的译文

2024-11-22 06:06:1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译文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玲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日前再读《隆中对》,对比了一些古文翻译书,觉得有几处翻译疑点,特发上来请有兴趣的豆友指正!

“隆中对”,亦称为“草庐对”。是《诸葛亮传》中传文的一段节录。“隆中”,山名,现在湖北省襄阳县境。隆中的卧龙冈,原是诸葛亮曾居住过的地方。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原籍是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水县)人。青少年时期随叔父诸葛玄流转各地,后定居隆中。认真研读史书,兵书,并且常与荆襄有识之士,分析天下形势。“对”,对策。指回答刘备“三顾茅庐”,询问诸葛亮关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策略问题。

东汉末年,因政治腐败,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东汉统治者利用地方豪强的武装力量,镇压农民起义军。在这过程中,农民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了,但地方势力逐渐庞大。他们之间互相攻伐,互相割据,形成了军阀混战的政治局面。

公元207年,曹操、孙权在混战中,逐渐强大,初步形成了二分天下的局面。209年,刘备在北方被曹操打败后,流落江楚,依附刘表。但他不甘于寄人篱下,为了建立基业,积极招揽人才,扩展势力,以便达到“恢复汉室,统一天下”的目的。后来得徐庶的推荐,亲自到隆中“三顾茅庐”,问策于诸葛亮。本文就是记录诸葛亮在隆中对答刘备定计的史实,这是蜀汉开始基业,和曹、吴最后三足鼎立的基础。当时诸葛亮只有二十六岁。

一、疑点:

1、谓为信然:

课本注释:“说是确实这样。”其他译书大抵亦如是说。此只从字面译出,意思没有错,但省略的没有补出,尚欠明白。《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说:“谓:认为,以为。信然:确实的。信,真实。然,形容词词尾。”这就更离谱了,连句子结构也搞乱了。

其实,此句应是:“谓(其)为信然。”主语省略掉了,是崔州平,徐庶他们“谓”。“谓”,是谓语,说。“(其)为信然”是说的对象,原来就是一个句子,主语“其”(诸葛亮)省略了。“为”,谓语,判断性动词,是。“信然”,确实是这样。“然”,是代词,这样代上文“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信”,是“然”的修饰语,“确实”,“真的”。《说文》:“信,诚也。”把“然”释为形容词尾是不对的。

2、将军宜枉驾顾之:

“枉驾”:课本注释:“枉,委屈。驾,指车马”不妥。此“驾”是借代词代刘备自己。古代表示敬称的一种习惯的说法,不直接指称对方,采用旁指替代。如说“大驾光临”,绝对不是说大车马光临,是指称贵宾而言。再如“尊驾”、“枉驾”就是指人。“枉驾”,也可说“屈驾”,称人走访的敬辞。《古诗十九首》有:“良人惟古懽,枉驾惠前绥。”甚至“枉骑”、“枉顾”,都是同类词,指称尊屈对方的。如《史记·魏公子传》:“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枉车骑”,就是说尊屈对方伴着去的。

3、遂用猖蹶:

课本注释:“就因此失败。用,因此。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其它译本

大体上亦如是说,如《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遂用:二字同义,因而。猖獗,失败。”欠妥。另外,还有翻译说是:“只是智慧和策略都够不上,他们就因此胡作非为,弄到今天的局面。”这种理解更是谬误,把“猖蹶”说成是“他们”,即刘备以外的人,认为:“猖獗是指当时军阀的势力焰盛的”。这就游离原文之外了。

首先,以史实印证,此“猖獗“所指对象是刘备自己的。《三国演义》三十八回有关情节写作:“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此“迄无所就”就是“猖蹶”释义之语。再从《三国志·先主传》所载的史实,说刘备在赤壁之战前,确实屡次挫折:一次为董卓所破;两次败于吕布;一次败于曹操。妻子家室三次被俘,确实是狼狈不堪。此大概就是“猖獗”之所指。但“失败”绝对不是刘备的用语。

其次,再从词语分析。“猖蹶”是个多义词,可用于行为猖狂,任意横行的方面。义同“猖獗”;也可用于颠覆,失败方面。此处的用法,和“猖獗”是有别的,是个偏义词,偏于“蹶”字,“猖”是修饰词。“猖”:《玉篇》:“狂骇也。”“蹶”:《广韵》:“失脚。”即失足,跌 倒。合起来意为“可怕的挫折”。亦即《三国演义》所说的“迄无所就”,也才会符刘备说话的语意。

再从句子结构上说,“猖蹶”是宾语,“遂”是副词,才。修饰“用”。“用”是动词。《辞源》第一义项释为“使用”。《广韵》:“使也。”《说文》:“可施行也。”其实,“用”应释为“致使”、“导致”。整句意是:“才导致可怕的挫折”。这就是说“智术浅短”所导致的结果,所以后来他才懂得招揽贤士之故。

4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课本注释:“(孙权)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其他译书亦如是说,欠妥。

首先,“可以”,是两个词,而不是一个词。应是“可与(之)。”“以”,即“与”。后边省了介宾的宾语“之”,指代“孙吴”方面。《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华图书馆印行版)就写作:“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此可为证据之一;另外,“以”、“与”在古汉语中,因同音可互用亦是常见的。如《西门豹治邺》:“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此前后互文,“以”同“与”。《孟子·梁惠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此两句中,“以”即“与”。句意为“与天下同乐,与天下共忧。”

在《赤壁之战》中有:“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译成:“除非刘豫州,天下是没有谁可以抵挡曹操的。”其错就错在以今度古,把“可以”视为现代汉语的“可以”。其实此“可以”即“可与(之)”。此语是孙权说的。其意是:“要不是刘备,天下就没有谁和我(一起)去抵挡曹操了。”从此例也可以反证诸葛亮的话“此可以为援”。意为:孙权方面只能和他结为同盟。

其次:“为”亦不宜释为“作为外援”。“为援”这是动宾结构。“为”,动词,结交,结成。“援”,宾语,应为“同盟”。“援”,《辞源》第一义项释为“攀缘”,即结缘。再从下文“外结好孙权”,可证“为援”,就不是“作外援”解,而是说结成盟友。事实上亦如此。

5、贤能为之用:

课本未注释。其它译书的译句各行其是。有的说:“有德有才的人被他任用”。

(《古代散文选译》);有的说:“人才得到他的任用。”(《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且从此两例看,对“为”的理解就有各异。前者译为“被”,视为被动句;后者译为“得到”,视为动词。均欠妥。

其实,从句子结构上看,“贤能”是主语,即贤能的人。“用”是动词谓语,是效劳,出力之意。《商君书·靳令》:“六虱成群,则民不用。”“为之”,是介宾结构作状语,修饰“用”。“为”,读作wèi,给,替。“之”,指代孙权。此句是主动句,不是被动句。“贤能”为他效力应该是自愿,不应是被迫的。整句意为:“贤能的人(都愿意)替他效力。”

6、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此长句无论是释词,还是译句都有值得讨论的地方。

首先,是译句问题。一般是直接按字面译出,诸如《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

译说:“刘璋糊涂懦弱,张鲁在北,人口众多,地方富足,却不知抚慰爱惜(民众)。”已省略的成份,若不合理的补充说明,则句子结构不清,语意不明,到底是说刘璋,还是张鲁?就使读者感到含含糊糊的。

其实,此长句主语是刘璋。以下是从内外情况说明刘璋“暗弱”。虽具备地利的条件,但却内外交困,处于政局不稳定的局面。译句宜作些词语的补充,使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层意明朗化为妥。

其次,句中的一些词义亦尚可斟酌。如“暗弱”,亦写作“暗弱”。课本注释:“昏庸懦弱”。也有释为“糊涂懦弱”。这都欠妥。首先,“懦弱”也就是“软弱”,即指人的个性而言,这就不甚合符实际。且从《三国志》中看,刘璋其性格并非是个软弱的人,他敢将张鲁的母与弟杀死,与之结为仇;对手下征询意见稍有不合,即发怒骂人。这些都不足以说明是“软弱”。其实,此“暗弱”主要指其愚味无能,缺乏治政的才能。不是治政的料子。他是原益州牧刘焉的儿子,刘焉死后,他是“州太吏赵韪等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的。但他治事毫无主见。下文的“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也可说明问题。所谓“智能之士”,就是指他手下法正,张松等人,是经常议论刘璋不足以有为的。就如何对付张鲁一事,何去何从,老是听手下人的意见,忽东忽西。甚至后来差点儿投靠到曹操那里去。下文“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是说即使益州有诸多的有利外因,但主观上毫无远大的政见,终不使国力强起来,这就是“暗弱”的真正含义。

再从词义上说。“暗”(暗),《说文》:“日无光也。”《玉篇》:“不明也”。《广韵》:“冥也。”《荀子·君道》:“主暗于上,臣诈于下,天亡无日矣。”这都是指人冥顽不灵,愚昧,无政治才能。

再次,“张鲁在北”:课本注释:“张鲁当时据有汉中,在益州北面。”只照字面译释,至于此句的深义何在?没有点拨明白,这等于不注释。此句实在是写刘璋政权的外患,是说北面有张鲁的威胁。《三国志》说:“而张鲁稍骄恣,不承顺璋,璋杀鲁母及弟,遂为仇敌。”张鲁是张道陵之孙,是五斗米道的继承首领,初为益州牧刘焉督义司马,与张修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后鲁又袭杀修,并其众,遂割据汉中,自号“师君”,推行天师道,从者甚众,雄据巴汉近三十年。后降曹,封阆中侯。张鲁的政权,先是依靠刘焉的势力起家的,占领汉中后,建立了较稳定的政权。后来两家成仇,刘璋绝不是张鲁的对手。这也是从另一角度写刘璋的“暗弱”

最后,“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此句译释一定要加上主语,是“益州”或“刘璋”,以免和上句混淆不清。“殷”,是多义项之词,在此应是“殷实”之意,和“富”同义。“民殷国富”是互文。《史记·苏秦传》:“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古文常以互文对举。此“殷”与“足”;“志”和“气”都是同义。此可为证。而译“民殷”为“人口众多”欠妥。

“存恤”:一般是照套辞书的解释:“慰问抚恤”,即安抚,抚养。不妥。依语境“民殷国富”,已经说人民富足,本身则无须在这方面需政府去救济,抚养的。此强调“存恤”,主要在政治管理方面。一个词的词义,除考虑其基本义外,尚须结合语境来确定其义。《史记·楚世家》:“存恤国中,修政教。”此例可看出“存恤”是指政治教化,仁政在于教化民心,而不是经济上的抚恤。由此亦说明其“暗弱”之所在,是愚味无知,缺乏政才,不懂得怎样组织治理好民众,导致国力衰弱。

7、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出于秦川”:课本只注释“秦川:秦国故地,现在陕西,甘肃秦岭以北

平原地带。川,平野”。但“出于”未作注释。但有的译书,如《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将军自己亲领益州的部队从秦川出击。”释词:“于:介词,自、从。”《古代散文选译》的注释亦然。不合符事理逻辑,不妥。

问题在“于”字上。“秦川”地处“汉中”的北边,连张鲁管属地都不是。是指现在陕西西部的宝鸡市至甘肃东部的天水市之间,秦岭以北,渭水上游的南北一带地方,古称“秦川”。距离现在四川成都近千里之遥。而“益州”当时是现在四川,以南充市为中心,以成都为治所,绵阳,剑阁一带的,刘备率益州之兵,怎会一下子就能从“秦川”出击呢?诸葛亮策划先主是以蜀为根据地,然后等待形势一变,就北出秦川,和另一路“以向宛,洛”,以取中原的。

实际上语意是说秦川是目的点,而不是出发点。“于”:介词,应是“向”之意。“出于秦川”:“于秦川”是“出”的补语。译句应译为状语,即“向秦川出发”。和上句“以向宛,洛”的“向”是同义,这样才对。

8、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敢”:课本未注释。但所见的译书中译句照写上“敢”字。如:“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酒浆来欢迎将军呢?”不妥。难道百姓被迫来欢迎才是好事的吗?这当然也不是诸葛亮说话的原意。诸葛亮意思是说,像刘备这样“仁义”之君,若出兵秦川,必得百姓由衷的欢迎的。

其实,“敢”是个多义词,在此是作副词,表示敬意,可不译出。《词诠》归之为“表敬助动词”,说:“惟存形式而实已无‘敢’字之意义才属此。”如《中山狼传》:“敢乞一言而生。”“敢”可不译,要译可译为“请”。《孟子·公孙丑上》:“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此“敢问”,即“请问”、“请教”之意。而“孰敢不”的“敢”,要译只能译为“肯,愿意,能够”之类,表示行为的主动性而已。

回答(2):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隆中对》的提法并不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提出的,而是后人加的,还有一种提法叫《草庐对》。 陈寿(233年~297年),西晋安汉(现四川南充)人,史学家。二十五史中《三国志》的作者。 《隆中对》的事情发生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当时27岁)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 陈寿在268年至273年间撰写了《诸葛亮集》,这应该是太康十年(290年)陈寿完成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的主要内容,所以,陈寿肯定是听别人转述然后整理出来的《隆中对》,至于当时到底都有谁请提到并转述下来,就不好说了。
历史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
版本
《隆中对》的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鲁肃版隆中对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极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毛玠版隆中对
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沮授版隆中对
从事沮授说绍曰:“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觽,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觽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觽,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
争论
《隆中对》,一篇节选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三百余字短文,曾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编初三课本,1988年后淡出,2001年经审查通过复又入选2003年春开始使用的初中教材。
7月18日,湖北《襄樊日报》登载《〈隆中对〉“复出”的背后》,披露襄樊市为了使《隆中对》重返中学课本所做的种种工作。7月31日,河南南阳媒体原文转载此文,在南阳各界引起强烈反响。8月16日起,南阳市举行了“捍卫历史,尊重史实,诸葛亮南阳躬耕地万人签名活动”。
与《隆中对》入选同一课本的还有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中的“南阳”在课本中被注释为“襄阳一带”。此解同样在南阳引起大哗。
《出师表》一直是人教社全日制初中语文教材的入选篇目,而《隆中对》最后一次现身人教社教材,是入选该社出版的1987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1988年修订初中教材,该文因“减轻中学生文言文过多的负担”而落选。
作者简介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足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歇后语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玲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隆中对>课文中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回答(3):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先后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为创立蜀汉基业、为“兴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北伐曹魏,耗尽了毕生精力。诸葛亮在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中取得的业绩和忠于蜀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历代人们的称颂。而诸葛亮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与其著名的《隆中对》(也称《草庐对》)的战略决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隆中对》是诸葛亮对汉末时代风云观察的杰作、蜀汉政权立国的建国方略,同时也是诸葛亮善于审时度势,决策北伐的战略方针。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诸葛亮《隆中对》产生的社会背景

东汉末年,由于东汉王朝的残酷压榨和自然灾害的猛烈袭击,广大的农民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无以为生,被迫挺而走险。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张角兄弟的领导下,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起义军用黄巾裹头,呼喊出“苍天当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义军到处,“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川黄巾起义的浪潮迅速席卷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沉重地打击了东汉豪强地主的反动统治。面临灭顶之灾的东汉王朝为了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急忙调兵遣将,向农民起义军疯狂反扑;各地的豪强势力也趁此机会招兵买马,加人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行列。

经过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名存实亡了。而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各地的军阀势力纷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经过十多年的火并厮杀,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并州;袁术占据扬州;曹操占据充、豫二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孙权占据江东;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唯独刘备没有固定的地盘,率领部队辗转四方,先后依附于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图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宁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

诸葛亮出身名门氏族,少时就才华横溢,超群出众。史称其“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z]《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诸葛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诸葛亮就是在东汉末年的战乱年代出生成长起来的,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造成的家破人亡的痛苦。特别是诸葛亮随同叔父诸葛玄南下过程中,沿途那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悲惨景象,更是在年青诸葛亮的心灵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也为后来诸葛亮立志消除分裂割据,统一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础。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年方十七岁的诸葛亮就开始了独立生活, “躬耕陇亩”于湖北襄阳以西二十里的古隆中。在隆中,诸葛亮度过了十个寒暑春秋。

诸葛亮高卧隆中,“躬耕陇亩”的十年,过的也并非是与那种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隆中,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密切注意当时的政治形势,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并且经常与当地及因避战祸而流亡到荆州的名士司马徽、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纵论时局变幻,交换政见,畅谈未来。

他最佩服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和战国时期燕国的名将乐毅,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立志要象管仲、乐毅那样,干一番有益于天下统一的事业。为此,诸葛亮高卧隆中,静观天下风云变幻,等待时机,期遇明主,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

怎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呢?综观其时军阀混战的结果,到赤壁战前,只剩下了曹操、孙权、刘备、刘表、刘璋、公孙度、韩遂、马腾等人。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已经平定了北方,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或是已“据有江东,已历三世”的孙权,而要为四处奔走,无固定的地盘的刘备出谋划策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虽然曹操实力最强,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但诸葛亮深知,曹操的手下有荀彧、郭嘉等一批贤才谋士,如投其帐下,难以其施展才能。同时东汉王朝虽已名存实亡,但在汉末士人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在许多汉末士人的眼中,曹操名为汉承相实为汉贼。道不同不相为谋,诸葛亮自然不肯为其出谋划策。2.孙权虽据有江东之地已历三世,但其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而诸葛亮志在结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大业。况且孙权承继父兄基业,属下早已有张昭、周瑜等一批元老重臣。诸葛亮深知如到孙权之处,同样难以施展其盖世之才。因此,在张昭荐亮于孙权时,诸葛亮不肯留下,人问其故,诸葛亮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3.刘备在当时虽无立足之地而依附于荆州刘表,但自起兵以来,虽屡经挫败,壮心不已,为时人所敬重。就连曹操也认为: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诸葛亮审时度势,认为刘备可以夺取荆州、益州作为立国之基,效法高租刘邦,成就帝业。同时刘备身边一直缺乏真正的谋略之士,诸葛亮认为自己辅佐刘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其抱负。因此,当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欣然应允出山辅佐刘备。

二、《隆中对》踌躇满志,制定天下三分和北伐战略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此时刘备正依附于荆州牧刘表门下,尽管刘表以宗室之谊对刘备待以上宾之礼,让刘备所部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但刘备作为一代枭雄并不甘心寄人篱下,急切地盼望壮大实力,以求能实现其逐鹿中原的大志。刘备对诸葛亮其人是早有所闻,据《襄阳记》载:“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风雏。”,因此,当徐庶力荐诸葛亮时说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四十七岁的刘备便迫不及待地冒着隆冬的严寒和大雪,三往隆中,向年方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三顾茅庐”描述成了一段十分精彩的故事。诸葛亮认为刘备是与他志同道合,可以信赖的明主,便把自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观察与分析和盘托出,并且针对刘备集团的处境,向刘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三分天下,建基立国和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

《隆中对》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是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隆中对》中我们可以看出,《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概括起来,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 “若跨有荆、益,”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3.在益州要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

4.在荆州要“外结好孙权,”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这样的话,刘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综观后来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决策,大体上也是行之有效的。

三、《隆中对》的历史局限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当时形势后,又为刘备谋划了“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建基立业的宏伟蓝图。应该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形势分析和提出的战略决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和可行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它的困难和局限,这在后来形势的发展中逐渐显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首先夺取刘表的荆州和刘璋控制的益州为根据地,然后“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伟蓝图。但是,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占有荆州,向南可威慑江南,进而扫荡割据江东之地的孙吴;向北可出兵宛、洛,北定中原。因此争夺荆州,无论是对曹操、刘备、孙权都至关重要。在赤壁战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唇亡齿寒,共同的利害关系,使刘备、孙权结成抗曹联盟。赤壁之战曹操战败,退出了对荆州的争夺,而赤壁战后,刘备与孙权荆州争夺的序幕就拉开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孙权)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为争夺荆州地区,吴、蜀不惜兵戎相见。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集团留驻荆州的大将关羽率军攻打曹魏占领下的樊城,水淹曹操派来援助曹仁的于禁所督七军,“羽威震华夏”,曹操甚至“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刘备集团势力的发展,不仅对曹魏集团是一种威胁,对孙吴集团也是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和孙权又暂时结成同盟。孙权趁关羽出兵樊城,后方空虚的时机,命大将吕蒙袭取荆州,斩杀了关羽。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为了夺回荆州,刘备不惜倾巢出动,沿长江而下伐吴。夷陵之战,蜀军大败,刘备的蜀汉再也不能对孙吴构成威胁,这时倒是曹魏对孙吴的威胁更加显现。于是,孙吴向蜀汉“遣使请和”,蜀汉与孙吴又结成了抗曹联盟。由此可见,“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之间是存在着极大的矛盾,是有一定条件的。

二、荆州的失去,使得北伐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隆中对》“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的提法,也逐渐了失去了原有的号召力。诸葛亮《隆中对》认为在军事战略上要分两步走:首先利用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的弱点,不失时机地夺取荆、益二州;然后再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等待时机成熟,两路出兵,对曹魏实施两面夹击,以达到逐鹿中原,兴复汉室的目的。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形势也正是按照诸葛亮提出战略决策发展的,刘备集团先后夺取了荆、益二州。此时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天下有变”的东风了。

然而,荆州的失去,使得后来诸葛亮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中提出的北伐战略条件。失去荆州,使得蜀汉政权处于偏安一隅的窘境,经济实力大大削弱,军事上丧失了“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与“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遥相呼应,两面夹击曹魏的可能。

尽管诸葛亮后来与孙吴重修盟好,解除了可能来自孙吴方面的威胁。同时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在政治上加强治理,整顿吏治,举贤任能,调整了蜀汉集团内部,主要是随刘备入川的荆州集团和原属刘璋的益州集团的关系;经济上则大力奖励耕战,务农植谷;军事上治戎讲武,为北伐作准备。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蜀汉出现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局面,训练出了一支十余万人的精兵。为了安定蜀汉的后方,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经过两年的准备,亲率大军南征,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迅速平定了南中四郡南夷首领的叛乱。同时,又得以征收南中地区出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物资以给军国之用;并挑选劲卒万人编入蜀军,号曰“飞军”,加强了蜀汉的军事实力。但仅管如此,蜀汉与曹魏、孙吴相比,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还是最弱的。

为了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天下的大业,诸葛亮从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开始,到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病死北伐军中,七年中先后五次兴兵北伐曹魏。以诸葛亮之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却功败垂成,收效甚微。客观地讲,北伐的失败,与其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时提出的北伐战略有关,蜀汉和曹魏两国力量过于悬殊,蜀汉以一州之力难以蹈覆雄据九州之地的曹魏,失败是必然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十分崇敬,他在《蜀相》诗中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深感惋惜。

回答(4):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玲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回答(5):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的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少,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玲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