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中的作者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了???具有什么的精神??

2025-04-14 18:12:5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第一句中的“巅”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要站在高山之巅?

巅 :山顶 | 站在高山的顶上才能俯瞰黄河的壮阔 (说明作者没有机会做直升机看 哈哈)

2、“欣起万丈狂澜”中的“狂澜”是什么意思?
狂澜:巨大的波浪

3、诗人为何把黄河欣起的波涛称为“金涛”?

黄河由于水中含有过多的泥沙,水色呈现出金黄色,诗人用“金涛”来美化黄河水

4、这节诗分为两层,第一层写:( )
第二层写:( )

第一层写:(从作者观察的角度描写了黄河的雄伟壮观,前2句 )

第二层写:(从黄河的地理特点上写,后2句

回答(2):

象征着中华民族,他的精神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和奔涌不息的未来,我们的民族精神即有源远流长,又将激昂奔流。

回答(3):

《黄河颂》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因此,不能把望换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