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属相的方法正确的是立春。春节(阴历的正月初一)只是现今民间的通俗算法。
我国古代的历法其实有两种,一种根据月亮的运行而定,是“阴历”;另一种根据太阳的运行来定,是古代的“阳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的运行来定的,立春是古代阳历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十二个生肖(古代称为十二地支)是跟着这个定的,与阴历无关。
另外,除了年有生肖(地支)外,月、日、时辰,都有相应的生肖(地支),(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月”也是根据二十四节气划定的,不是阴历的月)。譬如立春起到惊蛰叫寅月(虎),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叫子时(鼠)。
所以每个人其实有四个生肖!
年、月、日、时辰的每个地支(子、丑、寅、卯....)根据历法会有一个相应的天干来配(共十个天干:甲、乙、丙、丁....),这样每个人会有八个字,这也就是古代“生辰八字”的来历咯。
还有,大家要知道,现今的春节(阴历的正月初一)在民国之前称作“元旦”,是袁世凯把“元旦”改到公历一月一号,把阴历的正月初一改称“春节”,而古代的春节专指立春那一天,立春和春节在民国以前是同一天。
所以经过民国时期的改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了民国以西元历法(公历)作为纪年,包括春节、元旦的大改动后,近百年来,属相的算法也就完全混淆了。现今或许只有老一辈的人和懂得生辰八字知识的人知道属相的正确算法了。
如果立春那日出生,第一步、要在万年历上查到出生那一年的立春那天交节气的时间点;第二步、了解自己的出生地和精确到分的出生时间,以上两项在某些网站上可以换算出你出生的真正太阳时(原来的只是北京时间);第三步、将两项时间比较,早于交节气时间的是前一年的生肖,反之则是后一年的生肖。....汗!好复杂啊!
生肖是按照农历春节算的,生肖文化涉及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层面,深含思想观念,又密切联系实际,全面反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生肖文化蕴含丰富的传统思想:
(1) 天人合一:生肖是天干地支形象代表,深受传统阴阳五行哲学影响,体现天人合一。
(2)生态意识:动物崇拜,强调动物在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包含朴素生态理念。
(3)传统道德:寓言、成语和文学作品,通过崇扬和鞭挞动物性情,影射人的道德品格,传达传统价值观。
(4)社群意识:生肖民俗受众广泛,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节庆活动大家同庆同乐,增强社群乃至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国家标准对属相的归属已经明确,遵循农历年标准,从正月初一到除夕!所以题主应该是被误导了。
虽然对于八字迷和神棍大师们来讲,仍不足以让他们放弃,他们大抵会说,国家标准不足以取代千百年来的习俗。问题果真如此吗?
历代官方都是遵循正月初一作为属相干支的开始,现代的标准与之完全一致,根本没有改变,恰好是继承了千百年流传的传统。而神棍大师们认为属相以立春为准的传统,不过是在命理学中遵循的传统,仅仅是在其圈子里的传统,不足以推广到日常生活和正史之中!
首先,农历是中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农历是中国目前与格里历(即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人们习称“阴历”,但其实是阴阳历的一种,即夏历,并非真正的“阴历”。
而公历计时是国际通用的一个标准而已。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中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中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而生肖的划分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以立春为标准,当前命理学以这个为准,有记载的出现在商周时期,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这个方法比较科学,每年的时间比较固定约360天左右。
而另外一种意见是以农历新年为标准,也就是每年的大年初一为新的生肖起点,最初的有记载的出现在北宋。一般民间喜欢用这个。不过这个方法有个弊端,普通年份只有353左右,而碰到闰年的话,最多可达385天,造成了时段的分布不均。
而对于立春,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记载了,正式确定这个东西是在夏朝,也就是夏历以安排和指导当时全国的农业生产。而当时是没有什么公历计时的,所以无论是哪种方法都不是以公历为标准的,只不过是现代人为了方便将其转换为公历了。而由于以立春为标准的方法每年的时间段比较的固定,又与公历的时间段基本吻合,大约360天。因此立春的时间换成公历的时间也就在每年的2月4号或者5号了。
直接以立春节气为准就是了。
不过立春节气与阳历日期的对应日期比较固定,一般相差一两天。
节气与农历的对应就不是很好,有时相差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