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大权在握的秦国丞相,为什么还斗不过宦官赵高?

2024-11-06 14:44:5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李斯的死与他自私的性格有关。李四和商鞅性格非常相似。他们的许多行为都有法家的风格。然而,商鞅是一个真正的改革者,李四是一个文雅的利己主义者,这可以从他对韩非的嫉妒中看出。秦始皇死后,赵高找到李斯并与他密谋。起初李斯大义凛然地对指责赵高,这是一种亡国的行为。然而,赵高已经看透了李斯的心。他告诉李斯,扶苏即位后,蒙恬会支持他,李斯的地位也会动摇。

李斯就纠结了,但是最后同意赵高,立胡亥为太子,并判扶苏和蒙恬死刑。作为秦朝的宰相,李斯其实知道谁比扶苏和胡亥更适合当皇帝。此外,秦始皇的圣旨就放在他面前。然而,对李斯来说,世界上所有人的安全都不如他自己的未来重要,所以他选择了与赵高妥协。沙丘政变实际上是李斯人生的转折点。政变前,赵高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太监。胡亥一直是一个没有任何影响力的纨绔,而李斯是帝国的当权首相。

此时的李斯只要一声令下,赵高也就不复存在。然而,李斯无法忘记赵高的话。他担心赵高的话最终会成真。他很难白手起家成为帝国的首相。他不愿意放弃权力。所以李斯选择背叛秦始皇和扶苏。事实上,胡亥登基时,主动权不在李斯手中。胡亥偏爱赵高,所以赵高此时已经逐渐超过李斯掌权。

这时,李斯其实别无选择。他不再是赵高的对手,除非他发动政变杀死胡亥。然而,他没有这样的勇气。此外,李斯毕竟不像赵高,在他心中仍然保留着最后一丝良心。李斯看到胡亥挥霍无度,勒索钱财,就跑过去抗议胡亥,最终惹恼了胡亥,把他关了起来。李斯写了很多次信,但被赵高截下来。赵高利用这一点指控李斯与他的儿子合谋。最后李斯被杀了,诛三族。

回答(2):

李斯的权力,其实是秦始皇赋予他的。李斯,是秦国有名的相国。自入仕秦国以来,为秦王一统天下,鞠躬尽瘁,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其人本事很强,但是心眼很小。例如,当本领比自己高的师弟韩非子,也来到秦国时,他的嫉妒心就起来了,设计害死了自己的师弟。试想一下,连自己的师弟都要杀害的人,还有谁不会出卖?因为他的心里,只有权力,没有亲情。

为了秦国的发展,李斯看到秦王嬴政颁布逐客令的时候,立即奋笔疾书——《谏逐客书》,文采飞扬,论证严密,让嬴政一下子折服,于是迅速取消了逐客令。这是他的本事。后来,秦国统一了天下,李斯又建议秦王实施焚书坑儒、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措施,迅速加强了皇权,使秦始皇更加器重。秦始皇与李斯还成为了儿女亲家,李斯的女儿嫁给了秦始皇的大儿子——公子扶苏。但是,扶苏是一个有志的人,不仅体恤百姓,对秦始皇的一些政策经常劝谏,同样对这些政策的始作俑者李斯不是那样尊重。这下,李斯的心里哇凉哇凉的。

那年,秦始皇在巡视全国的过程中,突然驾崩于沙丘。此时,秦始皇身边的近臣宦官赵高迅速发力,积极寻找李斯,一起抉择未来的局势。经过商议,他们最后决定将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扶上帝位,因为胡亥便于控制,继位后一切国家管理,均要仰仗李斯。但是,如果让公子扶苏继位,扶苏志向远大,有自己的想法与一班人马,又掌握着军权。到时候,等待赵高、李斯的,绝对是被诛杀的命运。与其最后被诛,还不如先下手为强。这样,李斯这个傻瓜,就很容易地被糊弄了过去。三人一致,假传秦始皇诏书,命令威胁最大的公子扶苏、大将蒙恬自杀,扶上胡亥登上帝位。

由于赵高是胡亥的老师,因此胡亥一切都挺赵高的。这样,赵高运用手段,杀了李斯,自己坐上了丞相之位,羽翼丰满之后,又杀了秦二世。李斯斗不过赵高,因为他所依赖的秦始皇去世了。赵高是所以得势,因为他所扶持的胡亥登上了帝位成为了秦二世,权力的天平倒向了赵高。

回答(3):

因为当时的赵高心机比较深重,加上喜欢在背后联络其他的人,所以他是没有办法斗过赵高的

回答(4):

宦官赵高心机太多了,可以说是老奸巨猾,一般心思或者说不是足够老练的话是干不过他的。

回答(5):

因为他非常贪得无厌, 不想丢掉自己手中的权力,所以才导致这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