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万般好,外地本地都是大学,但相比之下,外地读大学总是少了一种家的味道。越是到最后,越是呆的久,越是会发现本地上大学的各种好处。大学四年的时光确实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吸引人的地方,但也真正让我明白了家的重要性。
本地外地,无非就是离家距离的远近。在各种小节假日,哪怕是平常的周六周日,只要想家,就可以随时回家的是外省孩子羡慕不来的滋味。尤其是想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这种具有团聚意义的节日,本地孩子回家享受一家人的天伦之乐,外地孩子只能用出游填补空缺,又或者是用几个人的狂欢聚会来替代这种落寞感。
又或者是在遇到挫折困境的时候。本地的孩子可以不顾一切的回家找温暖,外省的孩子连打电话回家都要犹豫再三。本地的孩子深刻领悟“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时候,外地孩子学会了“报喜不报忧”。无论上大学对每个人的意义是什么,但对于外省和本地来说,是两种成长的机会。本地的孩子,依然可以在父母的庇护之下享受青春年华,但外省的孩子却也要开始学会承担,在家人离自己很远的地方,只能自己默默成长,来丰满自己的芳华。
家人到底有多重要呢?直到前段时间生病,需要进行一个脓包引流术,可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手术,但也是我第一次经历这么难熬的时刻。疼到哭着走出医院,哭着上车,哭着下车,哭着给妈妈打电话。事后想想其实也没有疼到那么夸张,只不过那天陪在我身边的没有家人,而且我的家人也不能立刻来陪我,我哭的是害怕和不安。
在本地读大学和在外地读大学差距有很多啊。两个地方上学念书优势劣势也是一目了然。我就讲讲在本地读大学和在外地读大学有什么不同吧。
在本地读大学的好处。在本地上学的好处,平时放假可以不定时的回家。如果学校允许走读的话还可以走读。这样在生活上会有很大的方便。这种优势在寒暑假过春节的时候无疑是最明显了。不用天天忙着抢火车票,也不用回一次家就大包小包的,而且不用在火车站里的拥堵的人群里挤来挤去,省时省力还省了不少钱。
在本地读大学的不好的地方,就是本来在本地已活了这么久了,该走的地方走遍了,该玩的也玩过了。可是却不能像在外地读书那样,领略下另一个城市的异地风情,是不是也是一种遗憾呢。而且在本地读大学,因为近水楼台的原因,不能锻炼自己,有什么大事小情可能就找家里了。
在外地读大学的好处。可以去另一个城市,了解不同的人文气息,城市历史,品尝不同的美饮食,增长见识,拓展视野。而且在外地上学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解决,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几年的大学生活自己的也会得到锻炼生活能力也会更进一步提高。
有好处就有坏处,在外地读大学,离的远平时都没有时间回家。假期回家还得抢火车票,甚至出现没买到票站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回家的心时急切的,可回家的路也是遥远的。承受火车的拥挤和颠簸已经成了每次回家的必修课。费时费力还费钱。
以上就是在本地读大学和在外地读大学的不同,希望能给你帮助。
现在的社会媒体,误导性太大。总是充斥着或者暗示性只要读大学前途无量,如何如何。好像是不读大学,这辈子就完犊子似的。诚然很多名人有钱大富翁都是有高学历,那是人家本身有那个能力,。即便不读大学,这帮人也是各个行业的精英,领军人物。其实干什么都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干好,有没有那个能力。本身能力超强,资质高的一群人读了大学,毕业后混的很牛比,显得大学很牛比。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就便觉得只要读了牛b的大学,自己就变得很牛比。北大毕业年薪几十万,那是人家有那个能力。 企业不可能说,你拿个毕业证就开这么高价钱,让你坐着拿钱吧?! 我想说的,不要过于强调学历作用,个人的能力必须匹配学历才重要,不然也是白玩。那个新闻看没看,一个女的,海外留学花了几百万,家里卖房子供她读书,读到硕士还是博士,回国找工作一个月3000,哈哈!!!她本人挺后悔的。偏听则废,兼听则明。
古代指挥打仗的,饱读兵书,例如赵括,马谡,都是很厉害,一打仗就拉稀。一败涂地。就是没有那个打仗能力。光有理论,没实际能力。 古代写兵法的那些人,在实践中都是神人,打仗百战百胜,例如吴起,孙武。 很多理论知识都是一些高人从实际中取得成就自己总结起来写成书供大家学习,但是那些看书的人并不都是神人。 例如赵括,马谡理论牛b,最后一败涂地。
例如朝鲜战争彭大将军文化低不照样打败西点名校的麦克阿瑟将军吗
可能对于有理想野心的人来说,在外地上大学,大城市里会更好,有更好的平台和机会去闯一闯,在本地大学的话可能会离家近一点,对家人都照顾会更频繁一些,以后就会找比较安稳踏实一点的工作
他在老家的城市上学,基本上一个月回家两次,邻居都觉得他读了个假大学,也许在本地读大学,少了一点新鲜感,而且邻居也会觉得这孩子当初没考好,不然怎么还在老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