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构造带与地震活动

2025-05-02 17:42:2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龙门山断裂构造带区域附近是我国地震密集多发地区,许多区域性、主干性断裂沿走向经常密集分布不同震级的地震,各种断层位移测量结果均表明多以扭性为主,龙门山断裂构造带挤压特征更为突出,扭动也很明显,也有历史地震、近代地震沿走向分布。历史地震最大震级为6级,从未发生过8级特大地震。

据殷跃平等[93]归纳整理的龙门山及邻区活动断裂运动速率,表明第四纪晚期以来,龙门山断裂活动速率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表6-6)。而邻近青藏系的鲜水河断裂、安宁河断裂现今活动均处于十分强烈的状态,而且7级左右的大震也频繁发生,由此可以看出龙门山断裂可能被天全-茂汶北北东向新华夏系断裂(控震构造)“锁住”,降低了活动速率,经过长期构造应力和能量集累,为汶川8级地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汶川8级地震在地表形成了许多地震变形、错断、鼓包、陡坎、地裂缝、喷沙、冒水等现象,在地表形成超过300km长度的地震变形带(图6-21)。其中发震构造为华夏系,即发震主干断裂为龙门山中央北川-映秀断裂,地震变形带延长达270km以上;龙门山东缘彭灌断裂的地震变形带长达70km以上,后龙门山断裂也可分为南、北两段地震变形带均以斜冲为主。上述诸地震变形带中以极震区映秀镇及北川地震变形量最大,地震变形带宽约10~30m,少数宽达30~50m;它们的位移量也有较大变化,但均表明极震区位移量值最大,且水平位移(右旋走滑量)大于垂位移量(表6-7)。

表6-6 龙门山及邻区活动断裂运动速率一览表[93]

图6-21 龙门山地区活动断层与地震分布图[93]

表6-7 四川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位移一览表[93]

综上所述,在极震区映秀镇附近,龙门山断裂带三条断裂面向西倾斜,可能往深处汇合成铲形断裂系,映秀镇深19km左右应为震源深度,汶川8级主震后,已发生6级以上强余震8次以上,4.0~5.9级中余震更多,它们沿龙门山断裂带分布,部分少数已经超出南北向地震带的范围,深入到了中国大陆东部的境内[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