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信仰宗教?

2024-11-17 06:21:5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现在很多年纪大的人总会说我们这一代的小孩子啊,没有信仰,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是一代没有根基,追求的太过世俗的一代人,我们却觉得,我们只是没有那些所谓的宗教信仰,自己的信仰我们还是有的,但是,老一辈的人依旧不肯对我们改观,那么,为什么人一定要有宗教信仰呢?


原因一:对现实的苦难予以宽容

现在人们的生活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和麻烦,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认为自己的苦难真实太倒霉了,这时候,就会有宗教告诉你,你现在所受的苦难其实都是因为你上一世贪图享受,干了很多坏事情,上天为了惩罚你,让你这一世受尽苦难,这种说法在洗脑成功之后,让你对苦难宽容了,不在抱怨了

原因二:为来世的希望

在你深受困难,抱怨上苍时候,你觉得你其实可能不是恶人,为什么会受这么多的苦难,这时候,又会有宗教告诉你,你现在受苦受难,都是在为来世积德,攒够了阴德,会保证你下一世投胎一个好人家,享尽大富大贵,不会再受苦难,这又算是一条空头支票,给你了下一世的希望,但是,喝了孟婆汤,谁又会记得下一世呢?

原因三:统治者宣传的洗脑

统治者为什么会鼓励人们信教,那是因为他的教义中今生受苦,来世享福,不要与天抗争,好好的忍耐,下一世是会很幸福的,不会是苦难的,这些都很利于统治者的统治,自然统治者会洗脑式的鼓励大家相信宗教,最好有一个宗教信仰。

回答(2):

对于无神论者及无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很难理解信仰宗教的人。那么,那些有宗教信仰的人为什么会信仰宗教呢?

偶然极端事件

对于中国国民来说,没有信仰宗教的环境和氛围。一般是在生活中遇到了对于自己生活来说,会产生很大影响的事件,机缘巧合在最无助的时候,只能向虚无缥缈的神灵求援,结果没想到,事情的发展突然开始有转机,就像是自己的祈求产生了效果,同时也相信了神的万能和强大。我曾遇到过有生病的人在生命垂危,几乎医生都束手无策时,因为无奈又有强烈的愿望,于是向神灵祈祷并许诺,病情竟然开始好转,于是从此开始有了宗教信仰。

从小的耳濡目染

对于国外的宗教信仰者来说,更多的是从小环境的影响。基督教教徒在国外的范围极广,因此从小在父母的影响下,信仰宗教就成为象吃饭睡觉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如果在成长中不遇到与信仰极端相悖的境遇,一般很难有所改变。

无法从生活的烦恼中解脱

一部分人是在生活中遇到了危及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烦恼和困惑,并因此影响到生活,但百思其解不得法,找不到从困扰中解脱自己的方法,在宗教教义中找到了答案,或者说当对生活中的问题无解时,交给万能的神,所有的问题似乎都有了答案,更简单便捷,不需要费神。这种困扰包括别人的不理解、对自我认识与世界态度的偏差等等。

对死亡未知的恐惧

宗教用一种永恒的方式解决了死亡后的未知对人类带来的恐惧。死亡大概是人类到目前依然未解决,或者不愿意相信死亡后一无所有带来的虚无感,死亡便成为人类的终极困惑和恐惧,而在这个问题上宗教给与了人们终极的解脱。

奉献精神

宗教所宣扬的奉献精神、利他精神更符合公共社会的需要,也更符合大众的内心需要,希望别人给与帮助,希望自己给与帮助后,在自己需要时别人也能给与帮助。同时,由于人性里的自私,这又是时时刻刻做到的,尤其当与自己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而人们总是希望别人能够不自私,同时也只能用自己的不自私去交换,但是必须大家都服从这个规则,才能继续维持。而宗教提供的就是这个规则。

宗教有其好的一面,上进的一面,也有其局限的一面,不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面。

回答(3):

宗教领域很是极致,这是一种彻底的了悟,达到了最上层的生命所在,给世人一条完全圆满的归宿,让生命达到永恒的存在!

肉眼看不见的并不代表不存在,肉眼看得见的并不代表一定就是存在的。

常人忙于俗务,遇阻时才会触碰到一级的开关,由此才会产生思索,解开一级后,就会异于常人一点,再遇阻时就又会触碰再上一级的开关,再次产生思考。就这样,自觉不自觉的,人都会一级一级的寻找,促使寻找的最有效基因便是痛苦。

而痛苦的事往往很难跨越,有的进入了艺术领域,用对美的追求解决世俗的痛苦。有的进入了功利拼杀,用肉眼所及的物质的增加来解决情感的痛苦。

求美的艺术领域的极致最接近宗教的土壤,求真的科学探索过程达到极致后也会进入宗教的领域。可见,无论从哪里走来,一种纯美极致的探求最终都会进入宗教的境界!

而只有宗教的境界才能彻底解决人类如常的困惑,最终获得人人梦寐以求的大快乐,大舒适,大自在!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书画名家,乐音雅师,也包括政治家,商业家等等,最终达到一定高度后无不更进一步的寻找寄托,一个全新生命的诞生就从宗教开始了。

回答(4):

  最近对宗教问题颇感兴趣,一番思考之后,得到两点体会,请各位评点,但愿不会贻笑大方。

  1 宗教的核心是什么?

  最初引起我对宗教的兴趣是因为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在各种宗教中,神学家(或宗教学者)和广大教众对这种宗教的看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前者潜心于阐述和发展教义,后者则只关心教条(或戒律)和仪式。以佛教为例,对佛学家来说,佛教是那些据说充满了哲理和智慧的佛经,而对绝大多数信徒而言,佛教就是吃斋念佛、烧香磕头,深奥的佛理在他们那里只剩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果这种差别只是简单和复杂的差别,本不会引起我的注意,让我吃惊的是,在教义和教条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甚至经常充满矛盾。教义说四大皆空,总之活着和死了差不多,却要求信徒不得杀生;高僧说要去除杂念,老太太烧香时却多祈祷保佑来生,多子多福。不独佛教,其他宗教也差不多。我看不出伊斯兰教义和不吃猪肉有什么关系,但后者却是我们识别穆斯林的主要特征。那么犹太教和割礼呢?基督教和十诫呢?共产主义和《中学生守则》呢?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它的教义是多么深奥和复杂,宗教的核心,也就是宗教真正起作用的部分,是它的教条和礼仪。所谓教徒,就是那些遵从这些教条和礼仪的人,这与他们是否知道、理解和接受它的教义,都没有关系。
  我的观点可能受到这样的质疑:历史上宗教之间的冲突乃至宗教战争,不正是由教义上的差异引起吗?这难道不是教义发挥作用的证据?对此,我想可以这样回答:在历次宗教战争中,教义分歧只是战争组织者的动员口号,真正使军官和士兵能被动员起来,使战争得以发生的,除了宗教以外的利益之外,是因生活方式的差异而导致的对异教徒的憎恶,而生活方式的差异正是部分地由不同宗教的教条和礼仪的独特性所造成,虽然这种差异常常被使用含有教义的语言来表达。比如,当一个穆斯林指责一个异教徒“不敬神”时,他心里实际上想的可能是:“瞧,这群肮脏的家伙,竟然吃猪肉!”。

  2 人们为什么需要宗教?

  对于这个问题,我原先看法是:宗教是给人提供世界观的。人必须对世界有某种看法,否则内心便不会平静,无所措手足;有些人可以通过哲学思考获得某种世界观,或者通过阅读和聆听从哲学家那里取得,但是这两种途径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显得太费劲,他们宁愿选择简单而直接的宗教教义作为世界观,而且往往选择他们父母所信奉的那种宗教,因为这更加省事。
  但是经过前面的思考之后,我已放弃这种看法,我现在认为:虽然人们的确从宗教获得世界观,但这不是主要的,人们需要宗教,是为了获得教条!而他们之所以需要教条,是因为教条能简化他们的生活。
  人天生需要教条。这看起来好像不可思议——难道教条不是对人的意志和行为的约束吗?处处受到约束难道不会使人感到不便和讨厌吗?但是仔细想想,如果没有教条,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么复杂?我们必须对生活中面临的每件事情进行利益算计和权衡,以便作出最优选择。虽然经济人假设能够得到统计上的支持,生活中的个体并不会真的在每件事情上象经济人那样进行算计,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按习惯行事,而构成这种习惯的,正是一系列教条。当然,这些教条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被挑选和修正得更加经济;同时,教条一旦形成也会倾向于僵化,从而具有反经济性。
  上述观点,可以解释为什么各种宗教教条都具有实用性,这种实用性,已经部分的被上个世纪的人类学家们所揭示。印度和中国盛行佛教和其他主张节欲的宗教,是因为它可以缓解人口压力;伊斯兰和犹太教禁止吃猪肉,是因为非反刍的偶蹄类动物在缺乏块茎植物的情况下会与人类争夺食物;至于十诫的实用价值,更是显而易见。

  以上两点看法的意义在于:我们对于一种宗教教义的否弃,并不能成为我们反对这种宗教的理由;当我们要求别人放弃他所遵从的教条时,应该首先考虑什么东西会取而代之;此时此刻,切不可天真地以为:他们将获得启蒙,从此以后理性将指导他们的生活。

回答(5):

其实,人或者说一切众生,都在寻找一个安抚自己心的地方,或者什么。为什么?

因为,人时时不安。每时每刻都不安。首先,为生死而不安。为生老而不安。为病害所不安。为种种灾害而不安。为所想得而得不到而不安。为得到后,怕失去而不安。。。。。

种种不安,使人们陷入种种苦恼,为解脱种种苦恼,而寻求方法。为求方法,而找到的则是我们一般人说的宗教。

所谓宗教者,宗某人之说而行动。比如,基督教,就是宗耶稣所教,修行自己。佛教,就是宗佛陀的教诲来修行自身。以求解脱苦痛。

人生苦,有的人可以认识到。有的人很顿感,认识不到而在苦中挣扎,迷茫。佛家称这种为无明。众多的人们在无明中生,也在无明中灭。同时又在无明下不断地循环--轮回。

有的人,为的是一时的解脱。因为他见地还没有很彻底。有的人会求更彻底的解脱。种种方法方式,就会根据这个人的因缘,与不同的宗教接触,而修行。且不知,万法如一。更不知,这个不安的心,不是外界能求到的。而是唯自性方可化解。具体事宜,不能述说。这里只能回答你,就是因为人心不安,为安抚自心,寻依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