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因素影响水的电导率

2025-04-14 17:23:3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影响因素:

1、温度

电导率与温度具有很大相关性。金属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一段温度值域内,电导率可以被近似为与温度成正比。

为了要比较物质在不同温度状况的电导率,必须设定一个共同的参考温度。电导率与温度的相关性,时常可以表达为,电导率对上温度线图的斜率。

2、掺杂程度

固态半导体的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很大的变化。增加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增高。水溶液的电导率高低相依于其内含溶质盐的浓度,或其它会分解为电解质的化学杂质。

水样本的电导率是测量水的含盐成分、含离子成分、含杂质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标。水越纯净,电导率越低(电阻率越高)。水的电导率时常以电导系数来纪录;电导系数是水在 25°C 温度的电导率。

3、各向异性

有些物质会有各向异性(anisotropy) 的电导率,必需用 3 X 3 矩阵来表达(使用数学术语,第二阶张量,通常是对称的)。

扩展资料:

物体导电的能力:

一般来说金属、半导体、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和一些非金属都可以导电。非电解质物体导电的能力是由其原子外层自由电子数以及其晶体结构决定的,如金属含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就容易导电,而大多数非金属由于自由电子数很少,故不容易导电。

石墨导电,金刚石不导电,这是由于它们的晶体结构不同造成的。电解质导电是因为离子化合物溶解或熔融时产生阴阳离子从而具有了导电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导率

回答(2):

1:温度变化的影响:反渗透膜的实际产水量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大多数纯水设备产水量是按反渗透膜在25℃进水温度下的标准来衡量的。因此,客户在选择纯水机或反渗透纯水设备时,考虑到冬季水温较低,以及反渗透膜投入使用后滤水量会逐渐降低,所以在购买时就要放大需求产水量至设备标称产水量的1.5-2倍考虑。温度变低,水的粘度增加,水的扩散性减弱,产水量也随着温度下降而降低。在同一压力下,温度下降一摄氏度,产水量可减小3~4%。所以一般的冬天反渗透的操作压力很高,产水量较平时低,夏天会好些,一般在反渗透的设计过程中高压泵的扬程要考虑到温差和3年5年后的产水量变化
2:原水水质的影响:如果原水的水质发生了变化导致原水电导率增高那么产水后的电寻率也会相应增高。
3:预处理的影响:前置的石英砂,活性炭过滤器如果没有定期及时反洗也会造成电导率的增高。
4:反渗透膜的影响:反渗透的RO膜没及时清洗;超出使用期限或保养不当造成膜的组件损坏都会造成电导率的增高。

回答(3):

主要影响因素:
1、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含量;
2、温度;
3、溶解性总固体含量;
4、悬浮物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