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民40%收入来自农业补贴,却诉讼中国种粮补贴太多,为啥

2025-04-14 14:06: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美国是全球最大农业出口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额超过200亿美元。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正在减少,而美国的大米、小麦和玉米种植涉及20万人的就业。这样一看,原因就出来了:中国的大米、小麦、玉米种多了,有碍美国相同农产品出口,损害美国农民利益。



一、美国一直对农业实施高额的财政补贴政策,但其农业补贴政策主要依靠法律而非行政手段。

美国主要依据是农业法案,其中特别强调,要给农民提供一种收入的安全网。这不仅是要支持粮食生产,还要给农民提供一种收入支持。美国农民的收入40%来自农业补贴。

根据2014年美国颁布的农业法案,美国新启动了两个保险项目,即价格损失保险计划和农业风险保险计划。其中,价格损失保险计划是指政府依据农作物的历史产量、基地面积等因素制定一个“参考价格”,当年度市场平均价格低于“参考价格”时,价格损失保险计划启动,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差额补贴。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价格损失保险计划就是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延续,只是其手段更加隐蔽,将价格支持转变为保险计划。

二、我国“黄箱补贴”确已接近临界点,以后需要调整农业补贴结构,加强绿箱补贴政策的使用。

我国在加入WTO时承诺,也就是我国粮食补贴“黄线”问题。我国当时曾表示,价格支持、与农产品现期产量等挂钩的直接补贴等,对贸易有较大扭曲作用的“黄箱补贴”不得超过产值的8.5%。据统计,我国“三农”财政补贴已经接近8.5%这条“黄线”。但数据显示,经合组织国家农业补贴平均水平为21.7%,远高于我国的9.1%。与韩国52.1%、日本47.3%的补贴水平相比,我国相差更远。这说明,我国对粮食等农产品的补贴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当然,补贴的方式需要改革。

目前,中国对稻谷、小麦实行的是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玉米则已改革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棉花、大豆已经实行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可以说,我们正在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前行。以后我国应当继续调整农业补贴结构,加强绿箱补贴政策的使用。同时,优化产业结构,以求适应市场需求的最新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效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以保护国内农业生产为宗旨,采取相应的质量标准措施;尽快建立比较完整的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这样才能让华夏农业坚挺的立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