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上册人教版)

2024-11-04 19:23:3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嗯!有答案,是为了方便你对答案 有木有悬赏分?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书写卷面题(8分其中卷面分5分)
书写题(3分)
要求:认真、规范地抄写下面一段话。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二)卷面分(5分)
一档(4-5分)书写认真、规范,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二档(2-3分)书写基本认真工整,字迹比较清楚,卷面基本整洁。
三档(1分)书写潦草,卷面不够整洁。
四档(0分)书写极其潦草,使人难以辨认,卷面很不整洁或基本未答卷的。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请依据给出的读音,写出正确的汉字﹝要求:汉字书写规范、整洁、美观﹞(4分)

瘦骨﹝ ﹞﹝ ﹞ ﹝ ﹞﹝ ﹞ ﹝ ﹞哑 苦心孤﹝ ﹞

盘﹝ ﹞ 卧龙 糟 ﹝ ﹞
2、请给加点的汉字,标出正确的读音(4分)

险 象 迭 生 玲 珑 剔 透 猝 然 长 逝 踉 踉 跄 跄

骇 人 听 闻 称 职 蹂 躏 篡 夺

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鲁智深 -------------------倒拔垂杨柳
B诸葛亮 --------------------三顾茅庐
C孙悟空 --------------------大闹天空
D刘姥姥 -------------------进大观园
抽 样 调 查:(3分)
你最喜欢本学期的哪一篇文章,是什么体裁的,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文章名称:
体 裁:
理 由:

背 诵 楼(5分)
A、﹝ ﹞徐喷以烟,﹝ ﹞作青云白鹤观,﹝ ﹞,为之怡然称快。
B、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C、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 ﹞。
D、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E、﹝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模 仿 秀(2分)
仿照例句的样式,再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我爱平凡,我追求平凡,我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现代文文阅读(30分)
﹝一﹞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yùn niàng﹝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 ﹞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 ﹞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按拼音填写汉字。(2分)
应和﹝ ﹞ 撑伞﹝ ﹞
yùn niàng ﹝ ﹞ 披着suō﹝ ﹞
2、段①着力描绘了春草勃发的景色,其中最能表现小草动态和透露出它顽强的生命活力的句子是: ;段②描写桃、杏、梨争春比美,竞相开放的句子是: 。(2分)

3、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它还像什么?(2分)

4、段④画横线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春雨的哪些特点?(2分)

5、透过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

6、从下列名句中,选出一句,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说说每一名句描写春景的妙处。(3分)
⑴红杏枝头春意闹 ⑵踏花归去马蹄香
⑶春风又绿江南岸 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⑴段①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表现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⑵段②从盛开的花写到秋天的果,从树上写到地面,描绘了百花争春的繁荣景象。
⑶段③用拟人修辞手法,从触觉和视觉入手,突出了春风的和暖和它带来的清新感。
⑷段④描绘了春雨中特有的优美温馨的景象及和平安宁的氛围。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
1 周末 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字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招待我们。母亲说:“您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好,好,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就买啥。”
2、到菜市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3、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4、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5、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6、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7、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阅读理解:
1、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
(1)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2分)

(2)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2分)

2、第4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3分)

4、第6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5、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早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2分)

文言文阅读(22分)
(一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段文字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描写,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文中“君”“尊君”“家君”表示的意思是什么?(3分)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友期行。(2分)

(2)待君久不至,已去。(2分)

找出文中点明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的句子。(2分)

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看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2分)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二)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A、天雨墙坏( ) B、大亡其财( )
C、其家甚智其子( ) D、而疑邻人之父( )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学而时习之
暮而果大亡其财
而疑邻人之父
3、文中的富人对其子及邻人之父的看法为什么会不一样?(3分)

写作(40分)
从下面作文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一)“当吹完生日蜡烛时,我想许个愿,许什么愿好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请以《我想许个愿…》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二)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要生存,要发展,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交往。在交往中获得信息,在交往中寻求发展,在交往中寻求理解,在交往中得到认同……交往是一种本领,交往是一个过程,交往是一种体验。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要和你的父母交往,和同学交往,和朋友交往……交往中你有过许多的感受和体验,有欢乐,也有烦恼;有痛苦,也有幸福,请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与运用
1、嶙峋 慷慨 喑 诣 虬 蹋
2、dié tī cù liàng hái chèn lìn cuàn
B

A又留蚊于素帐中 使之冲烟而飞鸣
果如鹤唳云端
B小桥流水人家
C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D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E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阅读理解
(一)春
1、和hè 撑chēng 酝酿 蓑
2、﹝1﹞小草偷偷地……绿绿的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亲的手给人感觉如“温暖”“轻柔”等,还像……
细密 亮柔 长轻
热爱和赞美之情
合理即可
C
(二) 牵着母亲过马路
1、(1)看到儿子偕妻儿回家看望自己。(2)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
2、“我”看到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
3、(1)陪母亲买菜。(2)听母亲诉说。(3)牵母亲过马路。
4、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
5、B
6、(1)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和“我”牵着母亲过马路这两次牵手。(2)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一﹞陈太丘与友期 1、语言 记叙
2、君:敬词,对对方的尊称;尊君:敬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和朋友相约同行 (2)等待您好久了,您不到,(父亲)就已走了
期日中,过中不至
元方从信用和礼貌两方面反驳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元方是一个有聪明、才智、有礼节的孩子做人要讲信用、讲礼貌(或言必信、行必果等)
(二)智子疑邻
下雨、丢失、认为……聪明、老人家或老头
B
围绕“因感情关系的亲近或疏远导致对事物的认识判断错误”来回答即可。
五、作文 略 赞同
5| 评论(1)
2012-1-5 08:06 167998682 | 一级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书写卷面题(8分其中卷面分5分)
书写题(3分)
要求:认真、规范地抄写下面一段话。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二)卷面分(5分)
一档(4-5分)书写认真、规范,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二档(2-3分)书写基本认真工整,字迹比较清楚,卷面基本整洁。
三档(1分)书写潦草,卷面不够整洁。
四档(0分)书写极其潦草,使人难以辨认,卷面很不整洁或基本未答卷的。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请依据给出的读音,写出正确的汉字﹝要求:汉字书写规范、整洁、美观﹞(4分)

瘦骨﹝ ﹞﹝ ﹞ ﹝ ﹞﹝ ﹞ ﹝ ﹞哑 苦心孤﹝ ﹞

盘﹝ ﹞ 卧龙 糟 ﹝ ﹞
2、请给加点的汉字,标出正确的读音(4分)

险 象 迭 生 玲 珑 剔 透 猝 然 长 逝 踉 踉 跄 跄

骇 人 听 闻 称 职 蹂 躏 篡 夺

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鲁智深 -------------------倒拔垂杨柳
B诸葛亮 --------------------三顾茅庐
C孙悟空 --------------------大闹天空
D刘姥姥 -------------------进大观园
抽 样 调 查:(3分)
你最喜欢本学期的哪一篇文章,是什么体裁的,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文章名称:
体 裁:
理 由:

背 诵 楼(5分)
A、﹝ ﹞徐喷以烟,﹝ ﹞作青云白鹤观,﹝ ﹞,为之怡然称快。
B、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C、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 ﹞。
D、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E、﹝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模 仿 秀(2分)
仿照例句的样式,再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我爱平凡,我追求平凡,我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现代文文阅读(30分)
﹝一﹞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yùn niàng﹝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 ﹞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 ﹞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按拼音填写汉字。(2分)
应和﹝ ﹞ 撑伞﹝ ﹞
yùn niàng ﹝ ﹞ 披着suō﹝ ﹞
2、段①着力描绘了春草勃发的景色,其中最能表现小草动态和透露出它顽强的生命活力的句子是: ;段②描写桃、杏、梨争春比美,竞相开放的句子是: 。(2分)

3、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它还像什么?(2分)

4、段④画横线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春雨的哪些特点?(2分)

5、透过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

6、从下列名句中,选出一句,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说说每一名句描写春景的妙处。(3分)
⑴红杏枝头春意闹 ⑵踏花归去马蹄香
⑶春风又绿江南岸 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⑴段①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表现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⑵段②从盛开的花写到秋天的果,从树上写到地面,描绘了百花争春的繁荣景象。
⑶段③用拟人修辞手法,从触觉和视觉入手,突出了春风的和暖和它带来的清新感。
⑷段④描绘了春雨中特有的优美温馨的景象及和平安宁的氛围。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
1 周末 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字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招待我们。母亲说:“您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好,好,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就买啥。”
2、到菜市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3、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4、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5、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6、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7、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阅读理解:
1、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
(1)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2分)

(2)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2分)

2、第4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3分)

4、第6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5、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早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2分)

文言文阅读(22分)
(一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段文字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描写,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文中“君”“尊君”“家君”表示的意思是什么?(3分)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友期行。(2分)

(2)待君久不至,已去。(2分)

找出文中点明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的句子。(2分)

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看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2分)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二)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A、天雨墙坏( ) B、大亡其财( )
C、其家甚智其子( ) D、而疑邻人之父( )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学而时习之
暮而果大亡其财
而疑邻人之父
3、文中的富人对其子及邻人之父的看法为什么会不一样?(3分)

写作(40分)
从下面作文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一)“当吹完生日蜡烛时,我想许个愿,许什么愿好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请以《我想许个愿…》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二)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要生存,要发展,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交往。在交往中获得信息,在交往中寻求发展,在交往中寻求理解,在交往中得到认同……交往是一种本领,交往是一个过程,交往是一种体验。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要和你的父母交往,和同学交往,和朋友交往……交往中你有过许多的感受和体验,有欢乐,也有烦恼;有痛苦,也有幸福,请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与运用
1、嶙峋 慷慨 喑 诣 虬 蹋
2、dié tī cù liàng hái chèn lìn cuàn
B

A又留蚊于素帐中 使之冲烟而飞鸣
果如鹤唳云端
B小桥流水人家
C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D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E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阅读理解
(一)春
1、和hè 撑chēng 酝酿 蓑
2、﹝1﹞小草偷偷地……绿绿的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亲的手给人感觉如“温暖”“轻柔”等,还像……
细密 亮柔 长轻
热爱和赞美之情
合理即可
C
(二) 牵着母亲过马路
1、(1)看到儿子偕妻儿回家看望自己。(2)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
2、“我”看到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
3、(1)陪母亲买菜。(2)听母亲诉说。(3)牵母亲过马路。
4、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
5、B
6、(1)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和“我”牵着母亲过马路这两次牵手。(2)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一﹞陈太丘与友期 1、语言 记叙
2、君:敬词,对对方的尊称;尊君:敬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

回答(2):

一. 语言积累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道上笼(lǒng)罩着蒸人的青草湿气。
B. 这里阴霾(lí)有如毒雾,整日笼罩着你。
C.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D. 他心里揣(chuǎi)想着究竟什么原因使他生气。
2. 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虽说褒贬不一,但乔那坦却不可避免地成为群落中新崛起的中心人物。(褒贬:评论好坏)
B. 少年蓦地站起身来。(蓦地:突然;出乎意料地)
C. 经过团党委的教育,使这位后进青年思想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脱胎换骨:即彻底转变了错误思想)
D. 流连湖边,细细品味,这才发现白马湖的夏天竟有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超凡脱俗:超越凡人,不落俗套)
3. 下列作品作家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 《捅马蜂窝》--冯骥才 《纸船》--冰心
B. 《母亲》--泰戈尔 《夜雨寄北》--李白
C. 《黄鹤楼》--崔颢 《相见欢》--李煜
D. 《蝈蝈》--赵丽宏 《只要翻过那座山》--杉美树子
4. 按课文填空。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西周初期至_________中期共305首诗歌作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2)《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此书相传为战国时列御寇所撰,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这个寓言故事启发我们观察事物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青青园中葵,_________。阳春布德泽,_________。

5. 下列用词造句哪一项有错误?请你把它选出来。( )
(1)精致:文具店里摆放着几个精致的笔盒,我很想买一个。
(2)拮据:她的性格很内向,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拮据不安。
(3)慷慨:大人们很慷慨,尽管你去勾,猪蹄儿壳对他们来说也没用。
(4)井然有序:和渔船周围的混乱嘈杂比起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快乐而平和。
6. 同样一句话,说话时重音不同,强调的意思也不一样。按照括号里的要求,下面这个句子应该怎么说?请你用着重号(·)给它标上重音。
(1)你为什么这么激动?(询问原因)
(2)你为什么这么激动?(强调程度。)
二.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共8分)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 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五言律诗,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表现出作者年少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思乡深情。
B. 题中的“送别”,是指荆门乡邻送自己离别蜀中,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C.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其译文应是:月影如飞下的明镜在水中奔走,云霞似海市蜃楼,气象悠悠。
D. 这首诗笔势流荡,不受格律束缚,最能体现出李白律诗的特色。
8. 在这首诗里,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故乡无限爱恋的一句是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共15分)
《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乘,与儿女讲论文。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9.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5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
(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
10.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11.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9题。(共29分)
空山鸟语
郭枫
(1)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2)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3)鸟儿的鸣叫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
(4)你不懂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5)在早晨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它们总是用5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6)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松的音乐雨,散乱地、意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能又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7)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8)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100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9)还要做些什么呢?
(10)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12. 阅读(2)自然段,先解释下面词语,再说说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搭配好在哪里?(6分)
(1)婆娑:_______(2)奇崛:_______
(3)爽飒_______(4)飘逸: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4)自然段,指出三个“谁都”的排比句的运用有什么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5)自然段,带点的词“依偎”、“厮磨”的描写和前面哪一句照应?此段画线句有两层意思,请找出来。(4分)
答:
15. 阅读(7)自然段,请说说带点的词语“暗绿”、“寂寥”、“苍凉”的梦境应是怎样的梦境?(3分)
答:

16. 全文共10个自然段,如果划分三部分,下面分段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1)/(2)(3)(4)(5)(6)/(7)(8)(9)(10)
B. (1)(2)/(3)(4)(5)(6)(7)/(8)(9)(10)
C. (1)/(2)(3)(4)(5)(6)(7)/(8)(9)(10)
D. (1)/(2)(3)(4)(5)(6)(7)(8)(9)/(10)
17. 写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本文作者抓住了红喙小鸟、山雀和鹧鸪的怎样的特点,又是如何表达的?(3分)
18. 读完全文,你对“空山鸟语”的“空”有哪些理解?“鸟语”仅仅是各种鸟的鸣声吗?(3分)
19. 这篇散文,记叙在空寂的山野里谛听鸟鸣的感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三. 作文(50分)
以《在那快乐的日子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试题答案】
1. B 2. D 3. B
4. (1)春秋;风、雅、颂
(2)《列子·汤问》;精神实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也不要只强调一点,以偏概全。(3)朝露待日 万物生光辉
5. (2)
6. (1)为什么(2)这么
7. B
8.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 (1)俄:片刻;欣然:高兴地。
(2)未若:比不上。
(3)拟:比、比拟。
10. “柳絮”一喻好,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11.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择一两个。
12. 解释略。通过这些形容词与“花、树、岩石”等名词搭配,描写了山花、山树、山风、山岚的美好,以衬托空山鸟语的动听,突出了“我”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
13. 通过这三个“谁都”的排比句式和拟人化手法烘托鸟鸣受到万物欢迎。
14. 和前面“两只鸟”一句相照应。人类的美名只是一种虚荣的表现。鸟儿为欢乐为自由而鸣唱。
15. 勾起对故土江南的回忆,应是寂寥思恋的梦境。
16. C
17. 红喙小鸟:体态灵活小巧,叫声清脆流畅,缠绵反复。山雀:顽皮,叫声短促而嘹亮。
鹧鸪:叫声轻细、缥缈,不可捉摸。
18. “空”有空灵、自由、无限制等含义。鸟语,表达作者向往自由、向往欢乐的心情。
19. 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由、思恋故土的浓郁乡情。

回答(3):

嗯!有答案,是为了方便你对答案 有木有悬赏分?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书写卷面题(8分其中卷面分5分)
书写题(3分)
要求:认真、规范地抄写下面一段话。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二)卷面分(5分)
一档(4-5分)书写认真、规范,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二档(2-3分)书写基本认真工整,字迹比较清楚,卷面基本整洁。
三档(1分)书写潦草,卷面不够整洁。
四档(0分)书写极其潦草,使人难以辨认,卷面很不整洁或基本未答卷的。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请依据给出的读音,写出正确的汉字﹝要求:汉字书写规范、整洁、美观﹞(4分)

瘦骨﹝ ﹞﹝ ﹞ ﹝ ﹞﹝ ﹞ ﹝ ﹞哑 苦心孤﹝ ﹞

盘﹝ ﹞ 卧龙 糟 ﹝ ﹞
2、请给加点的汉字,标出正确的读音(4分)

险 象 迭 生 玲 珑 剔 透 猝 然 长 逝 踉 踉 跄 跄

骇 人 听 闻 称 职 蹂 躏 篡 夺

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鲁智深 -------------------倒拔垂杨柳
B诸葛亮 --------------------三顾茅庐
C孙悟空 --------------------大闹天空
D刘姥姥 -------------------进大观园
抽 样 调 查:(3分)
你最喜欢本学期的哪一篇文章,是什么体裁的,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文章名称:
体 裁:
理 由:

背 诵 楼(5分)
A、﹝ ﹞徐喷以烟,﹝ ﹞作青云白鹤观,﹝ ﹞,为之怡然称快。
B、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C、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 ﹞。
D、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E、﹝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模 仿 秀(2分)
仿照例句的样式,再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我爱平凡,我追求平凡,我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现代文文阅读(30分)
﹝一﹞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yùn niàng﹝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 ﹞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 ﹞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按拼音填写汉字。(2分)
应和﹝ ﹞ 撑伞﹝ ﹞
yùn niàng ﹝ ﹞ 披着suō﹝ ﹞
2、段①着力描绘了春草勃发的景色,其中最能表现小草动态和透露出它顽强的生命活力的句子是: ;段②描写桃、杏、梨争春比美,竞相开放的句子是: 。(2分)

3、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它还像什么?(2分)

4、段④画横线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春雨的哪些特点?(2分)

5、透过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

6、从下列名句中,选出一句,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说说每一名句描写春景的妙处。(3分)
⑴红杏枝头春意闹 ⑵踏花归去马蹄香
⑶春风又绿江南岸 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⑴段①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表现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⑵段②从盛开的花写到秋天的果,从树上写到地面,描绘了百花争春的繁荣景象。
⑶段③用拟人修辞手法,从触觉和视觉入手,突出了春风的和暖和它带来的清新感。
⑷段④描绘了春雨中特有的优美温馨的景象及和平安宁的氛围。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
1 周末 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字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招待我们。母亲说:“您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好,好,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就买啥。”
2、到菜市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3、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4、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5、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6、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7、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阅读理解:
1、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
(1)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2分)

(2)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2分)

2、第4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3分)

4、第6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5、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早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2分)

文言文阅读(22分)
(一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段文字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描写,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文中“君”“尊君”“家君”表示的意思是什么?(3分)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友期行。(2分)

(2)待君久不至,已去。(2分)

找出文中点明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的句子。(2分)

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看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2分)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二)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A、天雨墙坏( ) B、大亡其财( )
C、其家甚智其子( ) D、而疑邻人之父( )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学而时习之
暮而果大亡其财
而疑邻人之父
3、文中的富人对其子及邻人之父的看法为什么会不一样?(3分)

写作(40分)
从下面作文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一)“当吹完生日蜡烛时,我想许个愿,许什么愿好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请以《我想许个愿…》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二)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要生存,要发展,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交往。在交往中获得信息,在交往中寻求发展,在交往中寻求理解,在交往中得到认同……交往是一种本领,交往是一个过程,交往是一种体验。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要和你的父母交往,和同学交往,和朋友交往……交往中你有过许多的感受和体验,有欢乐,也有烦恼;有痛苦,也有幸福,请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与运用
1、嶙峋 慷慨 喑 诣 虬 蹋
2、dié tī cù liàng hái chèn lìn cuàn
B

A又留蚊于素帐中 使之冲烟而飞鸣
果如鹤唳云端
B小桥流水人家
C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D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E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阅读理解
(一)春
1、和hè 撑chēng 酝酿 蓑
2、﹝1﹞小草偷偷地……绿绿的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亲的手给人感觉如“温暖”“轻柔”等,还像……
细密 亮柔 长轻
热爱和赞美之情
合理即可
C
(二) 牵着母亲过马路
1、(1)看到儿子偕妻儿回家看望自己。(2)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
2、“我”看到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
3、(1)陪母亲买菜。(2)听母亲诉说。(3)牵母亲过马路。
4、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
5、B
6、(1)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和“我”牵着母亲过马路这两次牵手。(2)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一﹞陈太丘与友期 1、语言 记叙
2、君:敬词,对对方的尊称;尊君:敬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和朋友相约同行 (2)等待您好久了,您不到,(父亲)就已走了
期日中,过中不至
元方从信用和礼貌两方面反驳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元方是一个有聪明、才智、有礼节的孩子做人要讲信用、讲礼貌(或言必信、行必果等)
(二)智子疑邻
下雨、丢失、认为……聪明、老人家或老头
B
围绕“因感情关系的亲近或疏远导致对事物的认识判断错误”来回答即可。
五、作文 略 赞同8| 评论(2) 2012-1-5 08:06 167998682 | 一级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书写卷面题(8分其中卷面分5分)
书写题(3分)
要求:认真、规范地抄写下面一段话。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二)卷面分(5分)
一档(4-5分)书写认真、规范,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二档(2-3分)书写基本认真工整,字迹比较清楚,卷面基本整洁。
三档(1分)书写潦草,卷面不够整洁。
四档(0分)书写极其潦草,使人难以辨认,卷面很不整洁或基本未答卷的。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请依据给出的读音,写出正确的汉字﹝要求:汉字书写规范、整洁、美观﹞(4分)

瘦骨﹝ ﹞﹝ ﹞ ﹝ ﹞﹝ ﹞ ﹝ ﹞哑 苦心孤﹝ ﹞

盘﹝ ﹞ 卧龙 糟 ﹝ ﹞
2、请给加点的汉字,标出正确的读音(4分)

险 象 迭 生 玲 珑 剔 透 猝 然 长 逝 踉 踉 跄 跄

骇 人 听 闻 称 职 蹂 躏 篡 夺

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鲁智深 -------------------倒拔垂杨柳
B诸葛亮 --------------------三顾茅庐
C孙悟空 --------------------大闹天空
D刘姥姥 -------------------进大观园
抽 样 调 查:(3分)
你最喜欢本学期的哪一篇文章,是什么体裁的,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文章名称:
体 裁:
理 由:

背 诵 楼(5分)
A、﹝ ﹞徐喷以烟,﹝ ﹞作青云白鹤观,﹝ ﹞,为之怡然称快。
B、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C、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 ﹞。
D、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E、﹝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模 仿 秀(2分)
仿照例句的样式,再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我爱平凡,我追求平凡,我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现代文文阅读(30分)
﹝一﹞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yùn niàng﹝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 ﹞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 ﹞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按拼音填写汉字。(2分)
应和﹝ ﹞ 撑伞﹝ ﹞
yùn niàng ﹝ ﹞ 披着suō﹝ ﹞
2、段①着力描绘了春草勃发的景色,其中最能表现小草动态和透露出它顽强的生命活力的句子是: ;段②描写桃、杏、梨争春比美,竞相开放的句子是: 。(2分)

3、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它还像什么?(2分)

4、段④画横线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春雨的哪些特点?(2分)

5、透过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

6、从下列名句中,选出一句,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说说每一名句描写春景的妙处。(3分)
⑴红杏枝头春意闹 ⑵踏花归去马蹄香
⑶春风又绿江南岸 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⑴段①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表现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⑵段②从盛开的花写到秋天的果,从树上写到地面,描绘了百花争春的繁荣景象。
⑶段③用拟人修辞手法,从触觉和视觉入手,突出了春风的和暖和它带来的清新感。
⑷段④描绘了春雨中特有的优美温馨的景象及和平安宁的氛围。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
1 周末 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字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招待我们。母亲说:“您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好,好,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就买啥。”
2、到菜市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3、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4、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5、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6、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7、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阅读理解:
1、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
(1)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2分)

(2)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2分)

2、第4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3分)

4、第6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5、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早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2分)

文言文阅读(22分)
(一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段文字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描写,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文中“君”“尊君”“家君”表示的意思是什么?(3分)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友期行。(2分)

(2)待君久不至,已去。(2分)

找出文中点明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的句子。(2分)

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看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2分)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二)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A、天雨墙坏( ) B、大亡其财( )
C、其家甚智其子( ) D、而疑邻人之父( )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学而时习之
暮而果大亡其财
而疑邻人之父
3、文中的富人对其子及邻人之父的看法为什么会不一样?(3分)

回答(4):

嗯!有答案,是为了方便你对答案 有木有悬赏分?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书写卷面题(8分其中卷面分5分)
书写题(3分)
要求:认真、规范地抄写下面一段话。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二)卷面分(5分)
一档(4-5分)书写认真、规范,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二档(2-3分)书写基本认真工整,字迹比较清楚,卷面基本整洁。
三档(1分)书写潦草,卷面不够整洁。
四档(0分)书写极其潦草,使人难以辨认,卷面很不整洁或基本未答卷的。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请依据给出的读音,写出正确的汉字﹝要求:汉字书写规范、整洁、美观﹞(4分)

瘦骨﹝ ﹞﹝ ﹞ ﹝ ﹞﹝ ﹞ ﹝ ﹞哑 苦心孤﹝ ﹞

盘﹝ ﹞ 卧龙 糟 ﹝ ﹞
2、请给加点的汉字,标出正确的读音(4分)

险 象 迭 生 玲 珑 剔 透 猝 然 长 逝 踉 踉 跄 跄

骇 人 听 闻 称 职 蹂 躏 篡 夺

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鲁智深 -------------------倒拔垂杨柳
B诸葛亮 --------------------三顾茅庐
C孙悟空 --------------------大闹天空
D刘姥姥 -------------------进大观园
抽 样 调 查:(3分)
你最喜欢本学期的哪一篇文章,是什么体裁的,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文章名称:
体 裁:
理 由:

背 诵 楼(5分)
A、﹝ ﹞徐喷以烟,﹝ ﹞作青云白鹤观,﹝ ﹞,为之怡然称快。
B、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C、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 ﹞。
D、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E、﹝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模 仿 秀(2分)
仿照例句的样式,再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我爱平凡,我追求平凡,我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现代文文阅读(30分)
﹝一﹞春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yùn niàng﹝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 ﹞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 ﹞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按拼音填写汉字。(2分)
应和﹝ ﹞ 撑伞﹝ ﹞
yùn niàng ﹝ ﹞ 披着suō﹝ ﹞
2、段①着力描绘了春草勃发的景色,其中最能表现小草动态和透露出它顽强的生命活力的句子是: ;段②描写桃、杏、梨争春比美,竞相开放的句子是: 。(2分)

3、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它还像什么?(2分)

4、段④画横线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春雨的哪些特点?(2分)

5、透过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你感受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

6、从下列名句中,选出一句,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说说每一名句描写春景的妙处。(3分)
⑴红杏枝头春意闹 ⑵踏花归去马蹄香
⑶春风又绿江南岸 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⑴段①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表现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⑵段②从盛开的花写到秋天的果,从树上写到地面,描绘了百花争春的繁荣景象。
⑶段③用拟人修辞手法,从触觉和视觉入手,突出了春风的和暖和它带来的清新感。
⑷段④描绘了春雨中特有的优美温馨的景象及和平安宁的氛围。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
1 周末 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字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招待我们。母亲说:“您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好,好,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就买啥。”
2、到菜市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3、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4、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5、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6、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7、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阅读理解:
1、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
(1)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2分)

(2)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2分)

2、第4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3分)

4、第6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5、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早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2分)

文言文阅读(22分)
(一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段文字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描写,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文中“君”“尊君”“家君”表示的意思是什么?(3分)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友期行。(2分)

(2)待君久不至,已去。(2分)

找出文中点明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的句子。(2分)

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看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2分)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二)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A、天雨墙坏( ) B、大亡其财( )
C、其家甚智其子( ) D、而疑邻人之父( )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学而时习之
暮而果大亡其财
而疑邻人之父
3、文中的富人对其子及邻人之父的看法为什么会不一样?(3分)

写作(40分)
从下面作文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一)“当吹完生日蜡烛时,我想许个愿,许什么愿好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请以《我想许个愿…》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二)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要生存,要发展,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交往。在交往中获得信息,在交往中寻求发展,在交往中寻求理解,在交往中得到认同……交往是一种本领,交往是一个过程,交往是一种体验。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要和你的父母交往,和同学交往,和朋友交往……交往中你有过许多的感受和体验,有欢乐,也有烦恼;有痛苦,也有幸福,请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与运用
1、嶙峋 慷慨 喑 诣 虬 蹋
2、dié tī cù liàng hái chèn lìn cuàn
B

A又留蚊于素帐中 使之冲烟而飞鸣
果如鹤唳云端
B小桥流水人家
C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D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E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阅读理解
(一)春
1、和hè 撑chēng 酝酿 蓑
2、﹝1﹞小草偷偷地……绿绿的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亲的手给人感觉如“温暖”“轻柔”等,还像……
细密 亮柔 长轻
热爱和赞美之情
合理即可
C
(二) 牵着母亲过马路
1、(1)看到儿子偕妻儿回家看望自己。(2)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
2、“我”看到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
3、(1)陪母亲买菜。(2)听母亲诉说。(3)牵母亲过马路。
4、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
5、B
6、(1)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和“我”牵着母亲过马路这两次牵手。(2)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一﹞陈太丘与友期 1、语言 记叙
2、君:敬词,对对方的尊称;尊君:敬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和朋友相约同行 (2)等待您好久了,您不到,(父亲)就已走了
期日中,过中不至
元方从信用和礼貌两方面反驳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元方是一个有聪明、才智、有礼节的孩子做人要讲信用、讲礼貌(或言必信、行必果等)
(二)智子疑邻
下雨、丢失、认为……聪明、老人家或老头
B
围绕“因感情关系的亲近或疏远导致对事物的认识判断错误”来回答即可。
五、作文 略

回答(5):

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请依据给出的读音,写出正确的汉字﹝要求:汉字书写规范、整洁、美观﹞(4分)

瘦骨﹝ ﹞﹝ ﹞ ﹝ ﹞﹝ ﹞ ﹝ ﹞哑 苦心孤﹝ ﹞

盘﹝ ﹞ 卧龙 糟 ﹝ ﹞
2、请给加点的汉字,标出正确的读音(4分)

险 象 迭 生 玲 珑 剔 透 猝 然 长 逝 踉 踉 跄 跄

骇 人 听 闻 称 职 蹂 躏 篡 夺

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鲁智深 -------------------倒拔垂杨柳
B诸葛亮 --------------------三顾茅庐
C孙悟空 --------------------大闹天空
D刘姥姥 -------------------进大观园
抽 样 调 查:(3分)
你最喜欢本学期的哪一篇文章,是什么体裁的,并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文章名称:
体 裁:
理 由:

背 诵 楼(5分)
A、﹝ ﹞徐喷以烟,﹝ ﹞作青云白鹤观,﹝ ﹞,为之怡然称快。
B、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C、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 ﹞。
D、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E、﹝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模 仿 秀(2分)
仿照例句的样式,再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我爱平凡,我追求平凡,我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来。

现代文文阅读(30分)
牵着母亲过马路
1 周末 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字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招待我们。母亲说:“您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好,好,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就买啥。”
2、到菜市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3、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4、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5、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6、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7、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阅读理解:
1、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
(1)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2分)

(2)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2分)

2、第4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3分)

4、第6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5、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
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
D、文章早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 (2分)

文言文阅读(22分)
(一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段文字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描写,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文中“君”“尊君”“家君”表示的意思是什么?(3分)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友期行。(2分)

(2)待君久不至,已去。(2分)

找出文中点明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的句子。(2分)

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看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2分)

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二)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A、天雨墙坏( ) B、大亡其财( )
C、其家甚智其子( ) D、而疑邻人之父( )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学而时习之
暮而果大亡其财
而疑邻人之父
3、文中的富人对其子及邻人之父的看法为什么会不一样?(3分)

写作(40分)
从下面作文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一)“当吹完生日蜡烛时,我想许个愿,许什么愿好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请以《我想许个愿…》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二)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要生存,要发展,人与人之间就需要交往。在交往中获得信息,在交往中寻求发展,在交往中寻求理解,在交往中得到认同……交往是一种本领,交往是一个过程,交往是一种体验。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要和你的父母交往,和同学交往,和朋友交往……交往中你有过许多的感受和体验,有欢乐,也有烦恼;有痛苦,也有幸福,请以“交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附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与运用
1、嶙峋 慷慨 喑 诣 虬 蹋
2、dié tī cù liàng hái chèn lìn cuàn
B

A又留蚊于素帐中 使之冲烟而飞鸣
果如鹤唳云端
B小桥流水人家
C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D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E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阅读理解
(一)春
1、和hè 撑chēng 酝酿 蓑
2、﹝1﹞小草偷偷地……绿绿的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亲的手给人感觉如“温暖”“轻柔”等,还像……
细密 亮柔 长轻
热爱和赞美之情
合理即可
C
(二) 牵着母亲过马路
1、(1)看到儿子偕妻儿回家看望自己。(2)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
2、“我”看到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
3、(1)陪母亲买菜。(2)听母亲诉说。(3)牵母亲过马路。
4、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
5、B
6、(1)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和“我”牵着母亲过马路这两次牵手。(2)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一﹞陈太丘与友期 1、语言 记叙
2、君:敬词,对对方的尊称;尊君:敬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和朋友相约同行 (2)等待您好久了,您不到,(父亲)就已走了
期日中,过中不至
元方从信用和礼貌两方面反驳的,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元方是一个有聪明、才智、有礼节的孩子做人要讲信用、讲礼貌(或言必信、行必果等)
(二)智子疑邻
下雨、丢失、认为……聪明、老人家或老头
B
围绕“因感情关系的亲近或疏远导致对事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