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带来的坏处?又如何理解人民币?

2024-11-02 09:27:4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我给你来回答,但要追加分哦

首先你要明白我们衡量经济发展是用GDP的,这包含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四个指标.而这4项都需要货币,假设需要10块钱,国家只印了8块钱,就会造成货币不足,也就是通货紧缩.其后果就是经济发展不充分,比如本来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够大家吃,现在不够了.当然这只是极端情况,毕竟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

通货膨胀,反过来理解,就是钱印多了.最严重的后果当然是物价上涨,大家手里的钱不值钱了.比如本来你有100块钱存款,可以买一件衣服,现在通货膨胀,衣服涨到200了,你那100块钱也就贬值了.而且通货膨胀造成价格信号失真,就是说其实是钱印多了引起的物价升高,但生产者还以为是市场上短缺,就拼命生产,就造成产品过剩,东西都卖不出去了.

人民币是一种法币,是国家法律规定强制使用的货币,除了人民币,其他任何货币,包括黄金,美圆都不能作为支付手段,就是说你不能去商店拿块金子或者美圆买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回到上面说的,人民币印刷多了就会印发通货膨胀,所以不能无休止的印刷啊,要与市场上实际需求的货币相对应.人民币本身就是一张纸,也就是说,如果国家规定它不是支付手段了,他就没用了,跟纸一样.这主要是跟黄金相对的,以前古代用金子银子做货币的时候,金子银子除了可以当钱用,本身还是贵金属,可以换钱

回答(2):

一、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带来的坏处:
1、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①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②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③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
④政策性调整,理顺价格关系会引起上涨。
⑤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才是通货膨胀。
2、通货紧缩 :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争议。但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对于通货紧缩的涵义,与对通货膨胀一样,在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从争论的情况来看,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1)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
2)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
3)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这种观点被称为“三要素论”。
3、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表现为价格的持续下跌和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即所谓的“双要素论”。
4、通货紧缩就是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被称为“单要素论”。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尽管对通货紧缩的定义仍有争论,但对于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这一点却是共同的。通货紧缩作为通货膨胀的反现象,理应反映物价的变动态势,价格的全面、持续下降,表明单位货币所反映的商品价值在增加,是货币供给量相对不足的结果,货币供给不足可能只是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因此,双要素论的货币供给下降的界定,将会缩小通货紧缩的范围;而三要素论中的经济衰退,一般是通货紧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因此,用经济衰退的出现来判断通货紧缩就太晚了。根据单要素论的观点,判断通货紧缩的标准只能是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其他现象可以作为寻找成因,判断紧缩程度等的依据,但作为通货紧缩的构成要素是不妥的。
二、人民币的理解:
1、人民币是一种法币,是国家法律规定强制使用的货币,除了人民币,其他任何货币,包括黄金,美圆都不能作为支付手段,就是说你不能去商店拿块金子或者美圆买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人民币印刷多了就会印发通货膨胀,不能无休止的印刷,要与市场上实际需求的货币相对应。人民币本身就是一张,如果国家规定它不是支付手段了,就没用了,跟纸一样.这主要是跟黄金相对的,以前古代用金子银子做货币的时候,金子银子除了可以当钱用,本身还是贵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