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学生都自感到不适应(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由于自身生理、心理上的明显变化,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由于主观条件不适应客观环境,接踵而来的问题往往会令中学生困惑不解,应接不暇。在适应这个环境过程中,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人际关系又是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人生旅途中,谁不希望既有健康的身体,又有健康的心理呢?因此,我们有必要一起来探索关于中学生人际关系的问题。
一、中学生人际交往对个人成长、成材的作用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谁都无可厚非,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他们的唯一任务,除此之外,良好道德的养成、审美活动、人际交往等也是他们的人生必修课。就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家人、老师和同龄朋友。
什么叫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人们与社会广泛接触、与他人建立各种各样联系的过程。
人际交往对个人成长、成材的积极作用是很大的,主要表现在:(1)使人与人之间互通信息,交流思想。俗话说“与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就充分说明了人际交往沟通的作用。(2)可以排除内心的孤独。生活中常有不顺心的事发生,这时常会令人心灰意冷,陷入孤独的境地。当这些事情发生后,最怕的是单人独处,而人际交往是清除孤独的最好办法。它可以将自己心中的积怨、忧愁和悲哀一一倾吐出来,减轻心理压力,同时还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生活的力量和勇气。(3)可以协调人际关系。交往不仅能使人学到知识,增进感情,还可以消除人际关系不协调的重要因素——误会。误会是人际关系中的大“公害”,它之所以产生,主要是缺乏相互的了解。交往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消除隔阂,润滑人际关系。(4)可以促进人的成熟。在交往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对方的为人出世、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思想水准、道德修养,从而得到教益。同时,在交往还可以体验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影响,根据他人对自己言行的反应,进行自省和自我调节,使自己逐步完善起来,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以适应复杂的社会。
二、当代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热情开朗、乐于交往、精力充沛、思想活跃,但也有些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感情冷漠,不愿和他人交往,甘于自我封闭,如: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意识弱,什么活动都不愿也不想参加,什么人都没兴致交往,对人、对事都很冷漠;独立意识与合作意识弱,往往只用“好人”或“坏人”的单一思维去评价他人,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差;交往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弱,易受暗示,受挫折时,情感脆弱,不少学生胆小、懦弱、任性等。日前,笔者对桂林市某中学进行了两次调查(达1204人次),从结果看,学生在“修养性”上得分率仅为64%,关心他人为69%,严己宽人为71%,谦虚礼貌为71%,孝敬父母73%,这也说明了当今部分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确存在着问题,值得人们注意。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曾遇到过这么一位中学生:李某从小父母离婚,他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对他疼爱有加,但由于工作很忙,经常早出晚归,只好以”金钱”来表达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每当考试进步了,在家表现好了,在校得到老师表扬了……都奖励他几块钱。为了防止他不按时回家,在路上玩耍,父亲专门帮他买了台电脑,让他在家上网学习,打游戏。而自从迷上电脑游戏以后,李某变得越来越自私、冷漠、孤僻,在校他从不让自己吃亏,别人不小心弄了点墨水在他衣服上,他一定要别人赔;同学有困难,他也不乐意帮;班级活动,他更不愿参加,致使他与同学关系很不融洽。在家里,他总是要求长辈对他如何关心、爱护,稍有不顺,就大发脾气,而自己却从不考虑如何去关爱长辈,有一次,父亲头痛难忍,叫他去药店买些药回来,他拿着钱高兴地跑出去了,可时间过了两个小时也未见他回家,父亲急了,不知他去哪,于是硬撑着去找他,可他此时,正在网吧乐滋滋地打游戏哩,早把父亲生病一事抛到九霄云外了。当父亲找到他时,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感到悲伤:是什么使我的儿子变成这样的呢?
三、部分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受阻的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部分学生的感情变得有点“冷”、有点自私呢?笔者以为原因可以从三方面找。
1、从社会角度说:(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在观念、人生价值取向等方面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影响如金钱万能、权钱交易、人皆自私论等对中学生的影响较大。案例中的李某从媒体上看到几则金钱万能、权钱交易的实例之后,就认为在今天的社会里,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有了钱就可以办成任何事,把人与人的关系简单化为人与钱的关系,认为人与人之间没必要付出真情,对他人的真情付出是以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这种观点自然会影响他们与他人的交往的积极程度。所以,他认为与亲人、朋友之间的友情都是用“钱”来交换的。(2)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产业狂飙般迅猛发展,电脑的普及,信息网络的普及,丰富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但也要看到,学校减负后,学生的业余时间很多,没人管、没处去的情况总有的,于是部分中学生热衷于电子游戏或进网吧聊天室,这也可能引起他们与他人人际关系的淡漠,减少体验生活和接触自然的机会,对他们身心带来各种不良的影响。案例中的李某自从迷上电脑之后,只要有时间就上网打游戏、聊天,哪也不去,甚至玩上瘾时连朋友的电话都懒得接,作业也是糊乱地写完应付老师。他把一切快乐都建立在网上的一些东西。渐渐地,他不愿与家长、老师谈心,原来的几个伙伴也对他疏远。由于计算机展现给学生的世界更多的是虚拟的世界,学生在其中遨游,所获取的内在情感体验往往是失真的,与现实世界相脱离的,当学生步入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时,其情感的殿堂将倾塌。同时,学生与计算机的交流,更多的是人与物的对话,学生的情感投入得到的常是物性的回答,长期沉溺于此,其情感势必趋于麻木,疏于现实中人与人的正常交往。
2、从学校方面看:(1)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在每次统考后明里暗里排名的无形压力下,每个学校虽然都高唱要贯彻素质教育,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照抓不误,重智轻德,分数第一,名次第一。抓德育,也是满足于学生守纪律、不给老师添乱子,而如号召学生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组织公益活动,很多时候就带点强制性。对该怎样教他们学会“将心比心”,认识到这样做对他们有什么益处,怎样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爱,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教育显得有点力不从心。(2)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学生觉得和老师讲的出入很大,老师无法讲清,而且按课本的理论也实在讲不清。于是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常见的现象是:学生德育成绩单上的分数很高,讲起道理来,可以说得头头是道,至于他信不信、行不行,看看他们做的那一套就知道了。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和老师的关系疏远了,淡漠了,久而久之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就降低了。(3)在教学中,老师有时会自觉地不自觉地”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偏恶”学习差的学生,这不仅会影响学习差生与老师的关系,也会造成学习差生对学习好生的嫉妒、敌视,引起他们之间的关系紧张,互不理睬,缺乏关爱。有时学习好生有困难后,那些学习差生往往是幸灾乐祸的。
3、从家庭影响看:家庭对子女不教育、不会教育的现象令人忧虑。在一个家庭中,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以爱为基础的。爱实质上由“被爱”和“施爱”两部分组成。凡是真诚的爱,都是双向互助的,是在体验中产生在交流中发展的。而现实中:(1)有的家庭忙于赚钱,对子女只愿出钱不愿花时间精力,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学校,和子女的感情沟通越来越少,感情也越来越淡漠。正如案例中的李某父亲,为了忙于做生意,无暇顾及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只能用“钱”来与儿子交流感情,以为用钱来奖励他就能完全表示对儿子的爱。这可能使孩子想到:父母对于子女的感情只是一沓沓的钱,更何况对他人,那他人对我又能怎样?人与人之间难以有真正的关爱。在家里,没有“被爱”,当然也不会去“施爱”,这使少数学生对他人关心的程度大大降低,产生对人“冷漠”的现象。(2)有的家庭对孩子只是“给予”,不讲“回报”,不去指导孩子“施爱”,这种单向的半堵塞的爱,造成了孩子的情感畸形,只知叫父母关心自己,不知自己还应关心父母,更不知道关心别人。正如案例中的李某只知道享受爱,而当父亲生病时却不懂得应该去关心、照顾亲人,甚至叫他去帮买药,却拿了钱就往电脑室里钻,只顾自己开心,把亲人的痛苦抛到九霄云外。(3)有的家庭父母是绝对权威,孩子根本没有发言权,这样家庭的孩子大多比较内向,不愿和人交往。(4)在减员增效、发展经济的大形势下,有的学生的父或母失业了。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失业,都使这些父母深深地感到生存的危机,于是教育孩子,只有学习好,将来考个好大学,学个好专业,才能找个好饭碗,才能不象自己活得那么累,学习第一重要,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学生看到家里的实际情况,觉得父母讲的也对,所以对家庭之外的人关心程度低,造成亲子关系良好而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淡漠,愿意和学习好的交往,缺乏广泛交往、博取众家之长的精神。(5)现今的中学生绝大多数在家都是独生子女,一个人同时享受着六份爱: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事无巨细,都有人为他包干到户。过着优裕舒适的家庭环境必然养成他们懒惰、任性、自私的行为习惯,且心理极为脆弱,心胸狭窄,这都影响到他们真诚地与他人交往。
四、培养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措施
我们都知道并承认人际交往对个人的成长及成功的重要作用,有关专家也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人生幸福,智商(IQ)占20%,它决定人生;情商(EQ,也称情感智商)占80%,它主宰人生。而所谓情商是指:认识自身的情绪,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激励他人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情商发展的集中体现。而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经过长期的实践也得出近似的结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能,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做人处世能力。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担着在本世纪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要完成这个神圣的历史使命,他们的智力因素是很重要的,同样,他们健康的情感世界及良好的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也是很关键的。面对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不足的现实,我们该怎么办?
笔者以为: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防治基础,正确的学校教育是重要因素,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必要条件,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是关键。
1、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防治基础 教育祖国的下一代,整个社会都有责任。现在学生都比较喜欢看书、报、电视,从各种媒体获取信息、知识,所以媒体的宣传、披露不要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揭露事实真相要多一份原因的客观分析,该打击的要打击,但不要“一篙子扫一船人”。另外,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也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有利有弊的,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充分发挥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对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尽量减少它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加强这一行业的管理。要创造一个好的社会大环境,既符合现实又能引导中学生正确发展,各行各业都有责任。案例中的李某对上网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应利用计算机帮助你增长知识,适当玩一些娱乐游戏。但由于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社会应限制中学生上网的时间和内容等,不要让他们受不良思想的影响或迷恋上网。
2、正确的学校教育是重要因素 对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学习生活、接受各种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学校在这方面的正确教育很重要。老师一方面要精心备课,保证教学质量不倒退,另一方面要创造或利用各种机会,运用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做人处世方法的传授,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等。如:(1)老师在教学中要敢于面对现实中的阴暗面,不遮遮掩掩,进行正确引导,分析其产生、存在的原因,并引导他们学会看全局:这种反例在中国不占主流,只是少数情况。(2)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游戏材料,设施和机会,模拟真实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交往,学到丰富的社会知识和能力;或者组织一些兴趣小组,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使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后来,我让案例中的李某参加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每天放学后与同学们到生物角去采集动、植物标本,与同学们互相砌磋、交流思想、方法,与同学关系渐渐好转,他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3)在班集体中让学生自己管理、教育自己,实行干部轮换制,让更多的人有机会锻炼;另外,班集体要为每个学生都找到发挥特长的”岗位”,形成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友爱、互帮互学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在班级和团队活动中进行爱的教育,指导学生学习交往艺术;作为老师,在各方面要平等待人,不偏好不嫌差,尽力营造一个具有良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氛围。通过观察,我发现李某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就鼓动他竟选数学科代表,并指定他负责帮助几名“落后生”。他开始还犹豫了一下,在大家的不断鼓励下,他开始大胆、认真、耐心地工作。一学期下来,他各科成绩都有所提高,全班数学成绩也上了一个台阶,同学们都敬佩他,这更增添了他的自信心。(4)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手拉手”活动等扩大学生的社交圈,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见世面,经锻炼,长才干。(5)指导学生在家庭中的人际交往,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懂得疼爱他人,学会向家长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建设家庭文化,处好邻里关系等。我利用上政治课的机会,有的放矢地教育学生怎样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之,学校要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小保鲜σ欢霞忧孔晕倚扪诠ぷ髦幸皇油剩黄貌幌硬睿喔钌恍┕匕恍┱媲椋陨斫讨越蹋米约旱男卸叫蜒牧樯畲Φ陌模盟且宰约旱陌娜ス匕恕R妒ヌ障壬倒骸敖逃ぷ髡叩娜抗ぷ骶褪俏耸Ρ怼!敝丶督淌ξ菏樯顾倒骸坝醚牧樯畲Φ哪茉矗樟裂木袷澜纭J亲罱谠寄茉吹姆椒ā!?BR>
3、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必要条件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知识、经验、思想、品格、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和特殊才能的形成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作为家长,一方面要认识到自己养育子女的责任,既要“养”更要“育”,注意加强与子女的心灵沟通,如倾听孩子的见解,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发言权,选好合适的时间,充满慈爱和尊重,避免讲伤心的话,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与李某父亲对这孩子的人际交往问题进行商谈,希望家长每天尽量多抽时间陪陪孩子,与孩子象朋友一样地聊天、谈心,效果不错。李某后来一回家,首先就是找父亲把一天在校的“新闻”告诉父亲,与父亲分享快乐与忧愁。作为家长也及时地了解了孩子的最新心理动向,并增进了父子感情。另一方面要注意优化养育孩子的方式,注重培养孩子好的交往观念。在孩子:“被爱” 即享受父母之爱时,就要教会孩子“施爱” 即以同样的爱回报父母,形成健康、完整、流动的爱。爱,只有流动起来,方能使孩子的爱不断由“被爱” 向“施爱” 转化,促使孩子在父母之爱的熏陶下,由感激父母、牵挂父母到想到为父母做事,回爱父母,这样才能形成健康、热情、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才能使爱的境界不断升华,由爱父母到爱老师爱同学爱其他人,形成良好的人格,成为孝敬父母、尊敬他人、善于同情的热心人。
4、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是关键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正确的学校教育、合理的家庭教育,这些都只为学生形成、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关键还在于他们自己要愿意加强自我修养。愿意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教育,愿意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积累经验,向既定的目标前进。案例中的李某,自从认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欠缺后,暗暗下决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重新得到友情的滋润。通过自己地思考与实践,他认为人际关系好关键是靠自己真诚地付出,如懂得尊重、关心别人,对亲人、朋友要坦诚想见,言而有信等,用真诚来换取友情。其次要学会主动地关心,帮助他人。特别是别人有困难时,应主动伸出热忱之手,以热情培养友情。再次对朋友之间的一些不同意见或小摩擦,不要斤斤计较,要学会谅解,以宽容来维护友情……经过一个学期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主要是李某的积极配合,他变化真大。现在在家里,看到父亲工作忙,他会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懂得如何为亲人分忧。在学校学习自觉、主动,身为科代表,他积极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主动帮助同学,热心助人。期末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同学们都敬佩他,乐意与他交朋友,他自己也感到很自豪。享受到友情温暖的他现在正向市级“文明示范生”迈进。
心理学家指出:会协作是决定孩子将来是否成材的关键。会协作就要求一个人有好的人际交往观念及交往能力。现代社会分工很细,任何人都不能“包打天下”。要成功地办成一件事,离开他人的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实现。能与人和谐相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品质。缺少同别人的和谐关系,就算有了知识、智慧和财富也毫无意义。所以,请社会、学校家庭多多关注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中学生正确、良好的人际交往观念及交往能力,这对他们个人的成材、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待中学生,不能直接用说教的方法,告诉他如何交际,因为他会反感,因为他马上感觉得到你反对他现在的交际。当然除非他现在很听话。
如果有可能,从小学开始,就必须教会他如何去交朋友。但是到了中学之后,就不能这样了,而且他有了交际之后,只能认可他的朋友,然后才去挑这个你不喜欢的同学的毛病,但是要一点一点的挑,慢慢的,他也会不喜欢,你的交友观也会慢慢的灌输给他。
平时,孩子在场的时候,你们可以含蓄低交流交际想法,去慢慢影响他,不要让他感觉到在说教,更不要直接去教他如何如何做,这个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