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其基本特征是: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现代农业机器体系广泛应用,因而机器作业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业;有完整的高质量的农业基础设施,如良好的道路和仓储设备;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无机能的投入日益增长;生物工程、材料科学、原子能、激光、遥感技术等最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开始运用;农业生产高度社会化、专门化;经济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等在农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广。现代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也使农业生产和农村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代农业科学的形成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源远流长。古代天文、物候、历法、测量等知识的形成,实际上都与人类早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有关,是当时人们对农业生产条件、季节更替规律,以及土地利用方法等探索成果的反映。
后来,人们从企图认识农业环境,进步到设法改变环境条件和农业生产对象本身,就又促进了土壤耕作、施肥、灌溉,以及作物的品种选育和栽培、家畜的饲养和繁育等方面知识的逐步系统化。篇幅浩瀚的中国农书,为古代农业研究的光辉成就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如生物学、化学、生理学、遗传学、昆虫学、微生物学、土壤学和气象学等的研究成果,及其实验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农业,促进了农学研究从经验水平到现代农业科学的质变。1840年李比希的经典著作《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的发表,一般认为标志着现代农业科学系统发展的开始。
从此,以实验为基础的各门农业科学先后形成。农业化学在作物栽培中的应用,导致了化学肥料工业的建立和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的发展,作物栽培技术也因而更加科学化。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基因学说的提出,导致现代作物育种学的诞生。随着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原理用于畜牧生产,家畜的育种、繁育和饲料科学以及兽医学等也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初,动力机械特别是内燃机拖拉机和其他机动农具逐步推广,以畜力为农业动力的局面发生变化,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由此而形成的农业机械科学,为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合成化学工业兴起,促进了对各种农药、除草剂和农用塑料等的研究,植物保护手段日益改进。随着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遗传工程等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开始取得成果,预示着育种技术的一场新的革命。而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在农业中的应用,则从宏观上为农业科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和领域。
与此同时,由核技术、电子计算机和遥感、遥测等提供的新的研究手段,也已经和正在使农业科学研究更加精密化。现在,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者不但已有可能几倍以至几十倍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各种动植物产品的单位产量,有效地改进产品的品质,并极大地减轻因有害生物和不良自然条件而造成的损失。农业科学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和高速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必要条件。
当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并非仅仅得益于自然科学。农业经济科学的发展,对于人们更加自觉地依据经济规律来进行农业生产,变革和改进农业中的生产关系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环节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也起了很大作用。
编辑本段农业科学的内容及分支
农业生产对象的多样性和生产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农业科学的范围广泛和门类繁多,其中有侧重基础理论的,也有侧重应用技术的。随着有关学科的相互渗透,新的研究领域层出不穷,学科内容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根据目前状况,除林业科学和水产科学另有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外,农业科学可以大体概括为五个主要门类,每个门类又有若干学科及其所属分支。
农业环境科学 农业环境是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广义上也包括有机环境,即农业生物以外的其他生物因素,但习惯上常指日照、温度、水、大气、土壤等无机环境条件。农业环境科学就是以农业生物-环境的发生和发展、组成和结构、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等为研究内容。目前比较成熟的分支学科有土壤学、农业气象学等。农业工程学包括农田水利科学等也是农业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但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
作物生产科学也称农学或农艺学。其研究对象除大田作物外,还包括果树、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作物生产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作物生产科学的这种综合性常常使它同自然科学的一些学科难以截然分割,但在实践中也已经发展出一些比较系统的学科。
作物育种学和作物栽培学的作用在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能力,甚至改变植株和植物器官的构型,使之适应栽培、包装和贮运等措施的需要。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杂草学和农药科学等的作用则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作物生产中的损失。
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学科一方面进一步分化,如植物病理学又细分为植物病原真菌学、植物细菌病学、植物病毒学、植物线虫病学、植物免疫学等;另一方面,它们又趋向于综合,如病虫害防治中综合防治的运用、植物保护措施与育种、耕作栽培措施的结合等。这又导致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等在农业生产中日益受到重视。
畜牧科学是为经济地增产优质家畜、家禽和肉、奶、蛋、皮毛等畜产品服务的科学。其中,家畜育种学的发展以及杂种优势利用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的应用,已经大大加速了良种畜禽繁殖的速度。家畜营养学的进步,日益清楚地揭示了各种家畜在不同情况下的营养需要,和各种营养元素在许多饲料中的含量。
电子计算技术应用于最佳饲料方案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和畜禽生产的机械化和工厂化,提高了饲养的密度和劳动生产率,缩短了生产周期,并使产品更加规格化。
兽医学是一门独立性较大的学科,不少国家不把它列入农业科学的范围之内。但由于它与畜牧科学关系密切,许多情况下仍将二者相提并论。
兽医学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改善畜牧业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诊治畜禽疾病,从而减少因病害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提供了可能。在畜牧生产愈益趋向工厂化和集约化的条件下,兽医学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兽医学的下属分支主要包括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寄生虫学、家畜传染病学、兽医内科、兽医外科、兽医产科和兽医药物学等。
农业工程科学是现代农业生物学和现代工程学相结合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综合应用各种工程技术知识,为改善农业生产(包括农产品加工、贮运)的工艺技术和环境条件服务,有时也包括为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服务。
早期的农业工程主要只研究解决有关农业机械的设计、制造、使用管理和销售服务方面的问题。现在的研究范围已扩及农业建筑和环境控制、水土资源、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等。以农业系统为对象的农业系统工程学应用于农业布局、水域生态系统、农作物群体生理和害虫综合防治等方面,将为农业生产的系统化、定量化和最优化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农业经济科学以农业中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运动规律为对象,研究农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诸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农业生产力诸要素利用和组合状况,农业内部各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与布局、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等。其中有的已形成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如农业生产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等。
编辑本段农业科学的发展前景
在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推动下,当前农业科学不论在微观或宏观领域里都在继续向前发展。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由于许多农业生产问题的解决,要求多学科、多专业的配合,农业科学在不断细分的基础上走向综合的趋势正在加强,从而催生了不少新的学科和新的专业。
如服务于综合治理低产区域的国土区域治理科学为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而集合遗传育种、植物病理、植物生理等不同学科知识于一体的“遗传评价与利用”专业等。研究手段正进一步快捷化和精密化。同时广泛的科学研究协作和国际合作研究也在进一步发展中。
1.农学
前景解读:该专业为农业科学骨干专业,生物技术、新材料、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使该专业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主干课程:植物生理生化、植物营养与施肥、农业气象、植物病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农业经济管理、作物栽培与耕作、农业生态学、农业昆虫学、植物育种等。
就业方向: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场、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企业、国家机关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深造情况: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博士。
2.农业工程
前景解读:农业工程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有机结合。本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专门立项研究而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的一级学科招生专业,培养工程领域技术集成与创新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工程测试、生物学基础、农牧业生产、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农业机械与设备、土壤与水资源、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工程、机械装备设计、农业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工程项目管理、机电系统驱动与控制等。
就业方向:农业工程设施与装备部门、农业高新企业、科技开发园区、规划设计院所和科研教学单位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管理、教学或试验研究等工作。
深造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可以报考包括农业工程及其下属各二级学科专业以及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环境工程、管理工程等相关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
3.动物科学
前景解读:动物科学研究经济动物生命规律,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研究范围从畜牧业扩展至水产动物、珍禽异兽、观赏动物的各个领域。克隆羊的诞生说明动物科学是今后生命科学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主干课程:动物解剖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营养学、繁殖学、育种学、动物环境卫生与畜舍建筑学、畜牧生产系统、配合饲料工艺原理与技术、企业管理学、反刍动物营养、猪营养、家禽营养、鱼虾动物营养、饲料学。
就业方向:动物遗传育种、营养与饲料、动物生产等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内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
深造情况:毕业生可考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硕士和博士。
4.农林经济管理
前景解读:加入WTO以后,中国农业的市场问题变得更加重要。如何配置稀缺的自然与经济资源,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召唤着大批仁人志士。
主干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货币银行学、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农业经济和政策、农业企业管理、项目投资与评估、农村合作经济等。
就业方向: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政府部门从事农业管理及农业政策研究,农业类公司的经营管理,银行、保险、税务等部门的相关工作。
深造情况:深造专业很多,国际贸易、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等专业研究生都可选择。
5.种子科学与工程
前景解读:该专业在中国农业大学首设,已有5届本科毕业,受到种子部门用人单位的欢迎。
主干课程:植物育种原理、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专题、种子生理学、种子生产学、种子检验、种子贮藏加工与种子经营、成本会计、公共关系学、农业推广学、国际贸易原理、市场营销等。
就业方向:农业公司、种子公司、种子管理站、农资公司、国家农业管理等部门的科研、营销、管理等工作。
深造情况该专业可到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硕士、博士深造。
6.农业水利工程
前景解读:该专业在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水危机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范围从灌溉排水工程已扩展至城市供水、绿地灌溉、污水处理及防洪、喷泉设计等诸多领域。
主干课程:工程水文学、水力学、力学、建筑结构,土壤与农作学、水利工程测量、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水利工程施工与项目管理、灌溉与排水、水资源系统工程学、水工建筑物、抽水站与排灌机械、农村水电站、环境水利学、水利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
就业方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深造情况:该专业可考农业水土工程、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水文学及水资源3个硕士点。
动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科学专业、
生物科学专业 - 动物科学专业 - 生物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