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的意思

2024-11-16 20:57:4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冬则温: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

夏则凊: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

晨则省: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

昏则定: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况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出必告: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

反必面: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让父母安心。

居有常:平时生活起居,要保持正常有规律。

业无变: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扩展资料

该句出自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弟子规》。

《弟子规》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力仅次于《三字经》的文学作品,原因无他,就是其内容关乎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指引着芸芸学子们启蒙开化。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用以启蒙养正,教育子弟。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仅次于《三字经》。“弟子”是指一切圣贤的弟子,“规”是规范、道理之意。也就是做人应尽的规范,应尽的道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弟子规

回答(2):

意思:

冬天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天气酷热,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再入睡。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

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

出自《弟子规》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扩展资料:

“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 》“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

详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

《弟子规》这本书仅次于《三字经》,是启蒙养正,教育后辈敦伦绝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蜕化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基本着手。

图挽犯法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基本为枝末,认枝末为基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作问题。正人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弟子规

回答(3):

意思是,(侍奉父母)冬天要使他们感到温暖,夏天要是他们感到清凉,每天早上要跟父母请安,

每天晚上要让父母睡好,出门之前要告诉父母自己去那里,回家是要跟父母讲我回来了,居住的地

方应该保持稳定,事业志向应该不动摇。出自《弟子规》。

扩展资料:

《弟子规》首先明确强调了做人的各项准则,以教育我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为名义,继而教育人

民把对父兄的顺从扩大到社会各个阶级,“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弟子规》讲的

是社会行为规范,让孩子知道应有的规矩,在孝顺父母、兄友弟恭中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其目的

在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诚敬的态度,形成仁爱的人格。

回答(4):

翻译:

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况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让父母安心。

平时生活起居,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出处:《弟子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1670年,根据儒学核心制定和颁发“圣谕”十六条,作为人们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

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

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生命。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荐举山林隐逸、十六年开设明史馆、十七年的荐举博学鸿词,网罗名士,弘扬儒学。

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儒家的发展。《弟子规》正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下,写作而成的。其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

他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贾存仁将其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弟子规

回答(5):

出自《弟子规》。

冬则温:冬天要使他们的身体感到温和。夏则凊:夏天要让他们保持凉爽。儿女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褥,让他们安定下来。

晨则省:早上要跟父母请安表示你的关心。昏则定:晚上要让他们睡的安稳。就是每天早上要记得向父母问候,问早安。同时问完早安之后还要关心一下,昨天睡得好不好,是不是安稳,一切是不是睡得很舒服。

“晨则省”,“省”的意思就是安慰问候的意思。“昏则定”,“定”也是如此。也是安慰。让他的心情觉得很好。

出必告:出门前要禀告父母,让他们知道你去了哪里,知道父母时刻关心子女。反必面:回家后一定要先见父母,让他们知道你回来了,使他们安心。出门时必须告知父母,或征得父母亲同意方可出门,回来时必须面见父母,及时免去父母的牵挂。

居有常:居住的地方要固定,生活要规律化。业无变:做事要有恒心,所立定的志向不要随意更改。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居住的地方要固定,工作也不要随意变动。

扩展资料

《弟子规》全书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章为总纲,分为五部分,各选择《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辑而成。

全文总计360句,1080字,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道德品性、处世之道等,详于道德教育。

《弟子规》是一部蒙学经典,所谓“弟子”,不是一般的意义,而是指要做圣贤弟子,而“规”则是“夫”、“见”二字的合体,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识。

“弟子规”便是说,要学习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成为大丈夫。《弟子规》就是其入门读本。此书原名《训蒙文》,采用《论语·学而篇》:“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把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贾存仁加以改编,改名《弟子规》。此书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远邪小、走正道,养成忠厚家风的必备读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弟子规